文章吧手机版
《万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12-23 03:51: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万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万物》是一本由(德)雷德侯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8,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精选点评:

  ●欧美人的东方观其实是很肤浅的。他们总以为自己可以理解中国,总以自己的世界观来衡量中国,总是以一种上帝模式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其实他们什么都不是。

  ●模件和大规模生产,我们好像已很熟悉,八个主题好似都不深入,然而用这个轴串起来,却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真的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太过熟悉,我们往往会忽略。另外,二版刚出的时候本来很容易买到,结果想着等几天凑凑单一起买,结果很快售空了,孔网炒到了两百多,好书要趁早啊。

  ●向认真又有慧根的外外致敬。一本让人自我膨胀不足的书。。。

  ●其实这本书揭示了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道理。但这个道理,只适用于广义西方视野下美术史的定义,于中国艺术,其实所涉不多。翻译不错,作为工艺美术史的另一种写法,也值得一读。

  ●可怕的想象力以及,极为贫乏的知识底子,总之几乎没有收获

  ●defamiliarization的效果,丧心病狂的博学

  ●印刷、地狱

  ●将不甚了解的细节描述出来

  ●好看 把中国文化看做模式体系的想法给我很多启发

  ●查理芒格说:这种机会很少,通常它只会落在不断寻找,等待,充满求知欲而又热衷于分析不同可能性的人头上。当这样的机会来临后,如果获胜的几率极高,那么只要动用过去的谨慎和耐心。“要做到结果的简单,就必须做到起点的复杂。” 查理芒格孩子们觉得他就是一个“长着两条腿的书橱”。 正如有个哲学家说的,“对结果的简单,我全力以赴;对过程的简单,我嗤之以鼻。”学霸的逻辑就是“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 狮子捕杀不成功的原因,是狮子就没想成功——狮子想通过攻击来观察这一群猎物里哪些跑得慢,哪些容易出错,哪些容易落单,甚至在攻击的时候,使猎物在奔跑中受伤。

  《万物》读后感(一):思考方式值得学习

  一天时间翻完了 排版插图都很赞 特别是用西方思维和表达方式来看中国传统 能解释清楚很多我国文化里暧昧不清的东西 最后的跋总结的特别好 重要的是学习这种方法论 具体细节案例倒是其次的 作者能找到模数化这样一个把中国文化串起来的点功力深厚

  《万物》读后感(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需要学者们做精细的体系化研究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工艺过于注重自身修养和师承,少有这样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体系化的研究。这是现代世界的必然趋势。我相信我们有很多学者正在做这样的事情,我们早晚有一天会看到以现代科学语言解释的我们问话的层层面面,当然,我希望里面包含分子生物学层面的中医研究 ...

  《万物》读后感(三):读雷德侯《万物》

  现在看看,觉得这本书对于中国艺术界的影响多过学术价值。

  4 (中国人将零件拼成艺术品。这一想法对于数字化制造的意义?)(通过系统而非个别的分析跳出了普通美术鉴赏的范畴)

  208 圣经和佛经的大量印制对活字印刷的促进。

  255 在中国体系中文字和抽象的崇高地位,这与西方传统的具象艺术品味有鲜明区别

  《万物》读后感(四):认识自我

  我觉得他对汉字偏旁部首的模件化的构字,还有书法艺术是中国人在练习构建“关系”学的视角和分析,令我对中国文化、自我有了顿悟的感觉。从书所体现出的德国人基本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很令人难忘。

  一本简短、明白地理解中国自己的文化好书!人文必读。

  《万物》读后感(五):今天到货

  京东活动,满三百返一百三,不到三十块到手。这部书可能是开放艺术史丛书里面最便宜的一本了。其他的几部都死贵死贵的。不过已经差不多买全了,认真看过其中几部,比较有意思,有启发。

  之前没有看过《万物》,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东西,今天翻开,发现里面居然还有专章讨论印刷的,很有意思。从《钦定古籍图书集成》的活字版开始,回溯雕版印刷,然后讲到印刷的起源及其存在的历史谜团,然后转到青铜器的铸造。有一点小问题,p203照相技术应用,习惯的称呼是珂罗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万物》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