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则菊花仙子的故事,让人九曲回肠
日期:2020-12-21 07:01:34 作者:冰晶鸟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一则菊花仙子的故事,让人九曲回肠

  从前,顺天姓马的一家,祖祖辈辈喜欢栽种菊花,因而远近闻名。马家院里种的、花盆里栽的无一不是天下名菊。每逢菊花盛开之时,满院菊香,景色迷人。家公子马子才更是好菊入迷,只要听说哪里有好的菊花品种,不管路途多么遥远,他总是千方百计把花买来种植。马家住着一位来自金陵的客商,见马公子如此酷爱菊花,便主动介绍说,他的亲戚有几种名菊是北方罕见的品种。马公子一听大喜,立即备了行装,随同客商到金陵买菊。不几天,他们到了金陵。马公子在客商的帮助下,终于买到了几种名贵的菊花。他如获至宝,把菊花苗的根部精心包好,准备返回。

  第二天一早,马公子辞别了客商,背起菊花苗,便离开了金陵。途中,翻过一座山,马公子抬头一看,一位丰姿洒脱的少年书生,在前面骑着毛驴,跟在一辆装饰十分华丽的马车后面。马公子好奇地追了上去。马公子跑向前去和少年拱手相见。两人各道姓名,少年自称姓陶.两人一见如故,谈话十分投机。马公子便把去金陵买菊花之事告诉了陶生。陶生听罢,说道: “花的好坏,不光是种子,主要看你如何栽培管理?”陶生接着谈起栽种菊花的方法。他讲的条理清楚、深入浅出。马公子见陶生是种菊花的行家,心中肃然起敬。

  当马公子亲热地问陶生要到哪里去时,陶生说:我姐姐在金陵住烦了,想到北方找个清静的地方。"马公子说:“我家有余舍三间,贤弟如不嫌弃,愚兄不胜欢迎!

  陶生十分感激地说:“蒙马兄见爱,待弟和姐姐商量一下再定。”接着,便走向车前,把去顺天马公子家的事给姐姐讲了。陶生的姐姐名叫黄英,是个二十上下的绝色美人。她掀起帘子对马公子说: “房子好坏不要紧,只要有个宽敞的院落就行,这可给公子添烦啦!

  马公子眉开眼笑,连忙答话: "哪里,哪里,小姐不必客气!”说罢,三人便一路同行,直奔顺天而去。他们晓行夜宿,不几天就来到顺天。马公子家有南北两个院落。北院公子居住,南院有茅屋三间,但院落很大,有二亩荒园没有种植。陶生和黄英对这个住处十分满意,便在南院住了下来。马公子夫妻对陶家姐弟十分友好,就像自家人一样。

  从此,陶生帮助马公子管理菊花。有些花枝已经枯死,经陶生重新栽培整理很快就活了。马公子十分敬佩陶生的种菊技艺。马公子的妻子吕氏不断地送些粮柴给黄英度日,而黄英也常来和吕氏一块做针线。两人你来我往像亲姐妹一般。陶生和马公子更如同兄弟,每天陶生整理完菊花,马公子总要留他吃饭。日子长了,陶生见他家里十分清贫,心里很是不安。

  一天,马公子又约陶生吃饭,陶生说:“你家里也不富裕,我和姐姐常在你家吃饭,实在过意不去,我想把你丢弃的菊苗拿去栽种,以便卖些银钱维持生活,你看如何?”马公子鄙夷地说:“我以为你一定能经受贫穷的考验,保持高贵的情操,没想到你竟想拿菊花做此等买卖,岂不令人见笑?”

  陶生笑着说: “自食其力不为贪,卖花为业不为俗,未必可笑!清贫并非高贵,既有生财之道,为何非要受穷?”马公子仍坚持说:“爱菊之人去卖菊,实在有辱菊花的名声呀!”陶生接着说:“把丢弃的菊苗利用起来,加以栽培,卖点银钱,总比白白丢掉为好。我们有条件可以过的好一点,为什么非要守着这么多菊花苗饿肚子呢?"一席话,使马公子无言对答。饭后,两人来到菊畦旁,马公子叹道:“贤弟,你实在要卖花,我也不勉强阻拦,只是…….”接着说:“放心吧,马兄,去做卖花的生意,不见得就降低了人格啊!”

  此后,陶生便把马公子丢弃的残枝劣种拾去栽。不久,便开出漂亮的菊花。前来登门买花的人络绎不绝,陶生的生活也逐渐宽裕起来,不再到马公子家里吃饭了。

  半月过去了,陶生一直未到马家吃饭。马公子心中正在纳闷,忽听街上人声吵嚷,好象市集一样,觉得非常奇怪。马公子走出门外,只见陶生门庭若市。人们纷纷争购菊花,有的用车拉,有的用肩挑。大家对这菊花赞不绝口。马公子好奇地走进人群一看,所有菊花都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名菊,认定是陶生新弄来的好品种,借以卖花发财。马公子转念一想:也许是陶生有种菊秘方,故意不传!不够朋友。他越想越生气,不觉来到陶生门口,打算好好教训他一番。马公子来到陶家,见陶生笑脸相迎,气就消了一半。他见原来的二亩荒园都已成了花畦,满院菊花争相开放,十分好看,遂转怒为喜。马公子走近菊畦细看,不觉大惊:原来那些名贵的菊花品种,都是自己修剪菊苗时丢弃不要的,没想到被陶生拾来种得这样好,就想问个究竟。

  这时,陶生的姐姐黄英端来了酒菜,招待马公子。马公子见黄英殷勤好客,又有美酒佳肴,并不推辞,便和陶生在菊花畦边喝了起来。两人边喝边谈,陶生说:“我是个穷人,不能和你一样有那么多清规戒律,这几天卖花赚了点钱,姐姐高兴,亲自做了几个菜,实在不成敬意。”马公子吃着美味可口的菜肴,不断地夸黄英的手艺高,并问陶生:“你姐姐为什么还不出嫁?"陶生笑着说:“一年后再说吧!”两人直喝得酩酊大醉,方才散去。

  第二天,马公子又来到陶家,见昨天新栽的菊花已经长到一尺多高,十分惊奇,忙问陶生到底有什么育菊的秘方?陶生说: “其实也没有什么秘方。不过你又不以卖花为生,告诉你又有什么用处呢?”马公子听了心里不大高兴。又过了些天,买菊花的人渐渐少了,陶生便把剩下的菊花运到南方去卖。第二年春天,他又把南方的名花运到北方来卖,渐渐地赚了许多钱。从此,陶生和黄英的日子便富裕起来,头一年就盖了新房,第二年又买了田地,都种上了菊花。陶生则往来于金陵、顺天两地以卖花为业。

  这年秋后,马公子妻子不幸病故。他知黄英未嫁,想娶她为妻。但由 自己不好出面,只好托媒人去说。媒人把马公子的意思告诉了黄英,黄英听了只是微笑。她说:"婚姻是我一生的大事。弟弟又不在家,还是等他回来再说吧!”那媒人又把黄英的话向马公子说了一遍,马公子觉得黄英言之有理,但不知是喜是忧,只好等陶生回来再说。

  一天,忽然有位客商给马公子捎来陶生的信,信中之意他要姐姐嫁给马子才为妻。马公子看后,不觉心中大喜。马公子无意中发现陶生发信的日子恰好是自己妻子去世的那天。他回忆在菊畦傍饮酒时,陶生曾提过黄英一年后出嫁,从那时至今,恰好过了一年,马公子高兴地忙去找黄英。黄英看罢弟弟的来信,只是掩口而笑,好象早已知道陶生有信捎来,对信中提及婚姻之事,她既不答应也不拒绝。马公子一时猜不透她的心思。马公子沉不住气,便试探地说:“你弟弟不在家,你看这聘礼送到哪里去呀?"黄英笑笑说:“你家里这样贫穷,还送什么聘礼?我可不像你那样讲究。”

  黄英接着说: “我喜欢直来直去,你家里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而且院落也小,还不如到我家来成亲倒方便些,不知公子意下如何?马公子说:“这可不行,我堂堂男子,到女家成亲成何体统? "黄英接上马公子的话,说: “这有什么不可,从古到今,男的到女家成亲的也不是你头一个,我看你就别再墨守陈规了。”马公子决意要按传统的老规矩办事,黄英无奈,只好答应在北院成亲。不久,马公子选了良辰吉日,便和黄英成了亲。婚后,黄英因北院院落太小,就在院墙上开了一个通向南院的小门,以便到南院管理菊花。南北两个院落,简直是两个天地。南院楼高院阔,北院屋小院窄。马公子见妻子家这么富足,室内陈设富丽堂皇,很不以为然。

  一天,马公子嘱咐黄英说: “今后咱们两院的东西要分清楚,北院的就是北院的,南院的就是南院的,以免混淆不清。”黄英听后一惊,但没猜透丈夫的意思。黄英对丈夫的话,并没在意,每逢家中缺少什么,就让仆人到南院去拿。不到半年,北院用的东西,差不多都是从南院里拿来的。马公子一看,家中用具,几乎全是来自黄英那边的。他当即打发仆人将陶家的东西一送还,并交代说: “今后不论缺少什么,谁也不准再到南院去拿。”但没过几天,两院的东西又混淆起来,马公子十分生气,又命仆人送还。黄英笑着说:“公子何必这样固执,这些东西北院又没有,南院的整天闲着不用,拿来用有什么不好?

  马公子无言答对,只好服从黄英。不到半年,北院也建起了楼房,并把南北两院的围墙拆除,合成了一个大院。从此,夫妻二人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黄英天天陪着丈夫在菊花畦旁散步赏花。但是,这样的生活,却使马公子深感不安。一天,马公子对黄英说:“三十年来我一向是清清白白地过日子,今天依靠你富贵起来,实在没有一点丈夫气!'黄英见他大男子味道挺足,便批评道: “公子这话就不对了!”马公子对妻子的批评不以为然,辩解道:“人们都想过得富足,我却不然! "黄英说:“我并不是贪图富贵,如不生活得好一点,会被人耻笑,这只不过是为争口气罢了!”

  两人穿过院门走进回廊,黄英接着说:“人们没有不愿自己的事业兴旺发达的。谁还放着富裕的日子不过,偏偏去找苦吃?”黄英见丈夫哑口无言,又说: "再说,人穷了要想变富很难,然而,富日子要想穷下去却容易得很 .马公子虽然没法反驳妻子的话,但他仍然固执己见,不同意黄英的看法。黄英瞅了马公子一眼,边走边说:“你如果非要坚持自己的主张,我也不能勉强,咱们只好分开来过,免得我沾污了你的清高。”

  马公子说:“也好,这样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实在并无害处! "黄英对丈夫的"清高"很生气。她说:“既然如此,咱就这样说定 ?"马公子欣然同意。

  不久,黄英在院子里专门给马公子盖了间破草房子,找了个婢女伺候他。这样一来,马公子倒觉得心安理得了。 然而,这样过了没多久,马公子却思念起黄英来。他让婢女去叫,黄英无论如何也不肯来,马公子心中十分苦闷。马公子由于思念妻子,只好又和黄英同居,黄英笑着说: “公子又和我住在一起,岂不成了清者不清,和蚀者同流合污了吗? ”马公子无言对答,只是尴尬地傻笑。

  黄英有意地问:“明天还回到茅屋去吗?”

  马公子说:“不去了!”

  黄英正色道:“这就对了,俗话说,夫妻二人谁也离不了.……."席话,说得马公子很不好意思。马公子又搬回黄英房里来,一切听从黄英的安排,两人恩爱如初。

  一年之后,陶生从南方归来,见南北两个院落已经合为一个大院,又见公子和姐姐夫妻恩爱,心中十分高兴。—天晚上,陶生兴,请马公子喝酒。两人开怀畅饮,陶生一直喝得大醉,方才罢休。陶生离席出门,不觉来到菊畦,当即摔倒在地。马公子赶忙跑了过来,正想拉他起来。转瞬之间,陶生变成了一棵高大的菊花上面有十几朵像盘子一样大的花朵,马公子见状,又惊又怕。马公子赶紧把这件怪事告诉了黄英。黄英赶来面对菊花自言自语地说:“平日我劝你少喝酒,你偏不听,结果醉成这般模样,何苦呢?”说着,把菊花从地上拔了起来。黄英回房拿来衣衫,轻轻地盖在那棵刚拔下的菊花上面,好象给熟睡的婴儿盖被一般。马公子不知真情,甚觉奇怪。

  马公子正想向黄英询问,黄英神秘地说:“不要问啦,赶快离开这里。”马公子无奈,只好随黄英离开了菊畦。

  第二天黎明,马公子因思念陶生,偷偷来到菊花畦旁,只见陶生在菊旁睡得正香,身上披着黄英昨晚盖在菊花上面的衣衫,顿时又惊又喜,不知说什么好。一会儿,陶生醒来。他见马公子呆呆地站在身旁,笑着说: "公子,你怎么啦?"说着,双手拉着马公子的手。马公子不理解地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黄英赶来笑着说:“实话告诉你吧,我和弟弟都是菊花仙变的,因公子酷爱菊花,感动了花神,特命我们来人间陪伴公子,但愿公子不要见怪。”马公子一听,恍然大悟。他欢乐地对黄英说:“我盼不得和你们永远生活在一起,哪能见怪呢?

  从此,他们三人生活在一起,黄英料理家务,马公子和陶生每天不是整修菊园,便是出外寻求名菊。渐渐地园内种满了天下名菊,更是令人喜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则菊花仙子的故事,让人九曲回肠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