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故乡小山村
日期:2020-12-19 22:12:35 作者:大唐羽衣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的故乡是个很小的村子,只有二、三十户人家。

  它有个很有特征的名字,叫做新屋头。

故乡小山村

  新屋头?是的,看到这个名字,你都能顾名思义,而且你一定认为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历史的地方。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可就真错了。这是一个至少在六百年前就有了名字的村子。

  《许氏宗谱》记载:迁庐许氏一世祖尧佐公,洪武初年奉旨意与他的三个儿子一同从徽州府歙县许村来此募垦,当时的落脚点就是这儿——新屋头。估计这就是小村最初的得名了。读谱每至于此,我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这么一个场景:

  初来乍到的尧佐公带着一家来到这被元末战火彻底焚毁的巢湖南岸,四处寻找着落脚的地方。按那个时代徽州人外迁流行的“卜居”的习惯,他反复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他所想要的地点,这个紧临巢湖南岸的、有山有水的地方。总不能露天宿营吧?于是父子四人,或许还有一些一起来屯垦的部属,同心协力,短时间内盖起了一栋或数栋草屋。那时周边几乎无人居住,偶尔路过的行人经过此处,自然就把这新出现的地方当做地标,称为“新屋头”了。

  如果再往深处想:为什么尧佐公要选择这个地方住下来呢?当然,如今已无法考证。不过,据老人们口口相传的说法,说是这个地方的地势是簸箕形的,簸箕是装粮食的工具,预示着收获、丰收,自然是好地方。不过,我后来认真研究过唐以后徽州“卜居”的规律,背山临水的所谓“风水宝地”应该是其主要考虑。新屋头正是这种风水宝地的具体而微者。从地形地势上看,它是两个“簸箕”的交汇地。一只“簸箕”口朝南,背靠北,从西经北往东依此由小麦岗、张石岗、牛屋山组成“簸箕”三边;另一只“簸箕”背靠东南,口朝西北,由北经东往南依次由牛屋山、磨子山及背后的大山、荒山及藤山井组成的“簸箕”三边。前有照后有靠,很符合那时人的要求。村子就坐落在两个“簸箕”口交汇的山坡上。

  我很佩服老祖先们的眼光。两个“簸箕”的“靠”部都有一口水塘,确保了旱年也有足够多的水用;两“簸箕”往“口”部都是梯田(村里人叫它“冲田”),自流灌溉,方便又省力;村口下方又有一口“门口塘”,洗衣、洗菜、消防,都极为方便,典型的徽、饶移民的“九龙攒珠”结构的微缩版。而由于村子地处坡上,即使大水年也无洪灾。我听说和眼见的五四年、六九年、八三年大水,“破圩”后水位最高也只到村里最低处的大冲田、大四亩,不曾有实质性的灾害。所以,那些年,村里各家也就成了“圩上”亲戚投靠的对象了。

  但“簸箕”也有它的不好,它装不了多少。所以,注定了这儿不是祖先们发展的最终方向。几代人之后,“大本营”移到了县城和大集镇,小村子除了留守祖业的,也就剩下名字了。

  是落脚点,不是目的地。不过,它的许姓“属性”定下来了。如今,小村二、三十户人家,只有两三家不姓许,然而,他们许姓的印记明显。最新的一户异姓是许姓入赘的女婿,另两户也是两三代前迁来的、许姓人家的异父兄弟。同姓同宗,称呼都是按着辈分而不是年龄,似乎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大家庭一般。

  从我记事起,小村给我的最突出印象是一个字“穷”。穷,在我小时候估计是那个时代的共同特征,但它给我的记忆却是刻骨铭心的。米是稀罕物,有,但不够吃。平时是早饭以山芋、南瓜、萝卜为主,铝合金盆里蒸煮一点能照得见人影的稀粥。双抢大忙季节时,为了等一碗没有菜的大米饭,情愿等几个小时不睡觉。这种状况直到八十年代末才结束。后来我常想,原来“风水宝地”也不是什么时候都管用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故乡小山村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