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精选点评:
●一本散文集吧,虽然冠的书名有点烂俗。2016年看完的第一本书。但是没有雅舍小品那么着迷,再看一遍,做读书笔记
●作为杂文类,可当闲暇琐碎时间品读
●看到有读者说此书文不对题,我也有这种感觉,编者起书名过于随意了。读这本书的时候另一个感触是,不认识的字太多了。
●羡慕
●我猜想他本是一个严谨的译者 字里行间透露着严肃认真 跟题目风格完全不搭 里面的推荐书目也有些晦涩难懂 学问不及 可能书是好书 拜读起来太过枯燥
●零零散散用时9h37min翻阅了这本书。由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及架构、阅历等等之不足,因此读此书时颇为吃力,但是本书中涵盖信息量极广,让我了解了很多以前未曾听说或涉猎之部分。 梁实秋先生博学多闻,从说话、读书、诗歌、做人、戏剧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如在谈到说话之道时,概括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①谈话需注意场合; ②说话有方式方法。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注意的地方。 或许过上多年,等自己的知识储备、涉猎更为丰富广泛之时,再重读这本书,那时应该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文不对题。但是文字很有意思
●挺不错的一本书
●梁实秋散文集会给满星,但是编者取这个标题真是不能理解。
●感觉内容是要一个人造诣比较深才能比较会说话,最后的内容感觉和题目无关
《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读后感(一):有时候慎言比华丽的言语更重要。
这本书名很讨喜,不过是把梁先生曾经写过的类似言语类文章进行了一个汇集。翻看了几十页和之前看过的梁实秋杂文集中有不少重复的,不过也算是温故而知新吧。
说话的确是一门艺术,可以一句说笑,也可以一句说跳。纵观如今人气火爆的《奇葩说》《吐槽大会》等等,不仅体现一个人的言语水平,更是情商和知识面的多重考验。
都说雌性是听觉动物,因为香艳的甜言蜜语自古而今都发挥着奇效。其实,不仅仅是雌性,弗洛伊德说过:“人可以防御他人的攻击,但对他人的赞美却无能为力”。这是人性的弱点。
所以,恰到好处的赞美,比不遗余力的吹捧更有效果。
最重要的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发现生活中的美。
最功利的是,用一个厚黑的嘴取悦权贵们的心。
而本人最推崇的则是《二十年目睹怪现状》里的吴继之那样的人,世故而不势利,真正将李宗吾先生学得厚黑平步青云却又是用于心系天下苍生的大无私精神,可歌可泣!!!
《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读后感(二):Kindle笔记
1. 重要的不是生命里的岁月,而是岁月中的生活
您在位置 #1399-1400的标注 2018-01-22 22:07:29
2. 所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您在位置 #1308-1308的标注 2018-01-22 22:03:18
3. 英国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维尔爵士为例,他的表演艺术在如今是登峰造极的一个,他说:“我现在拍电影,人们总是在报上批评我。‘为什么拍这些垃圾?’我告诉你什么原因:找钱送三个孩子上学,养家,为他们将来有好日子……”
您在位置 #1250-1252的标注 2018-01-22 21:59:04
4. 俗语说:“三年出一个状元,三十年不见得能出一个好演员。”人才难得,半由天赋,半由苦功。
您在位置 #1236-1236的标注 2018-01-22 21:57:32
5. 叔本华的基本认识是:人生无所谓幸福,不痛苦便是幸福。痛苦是真实的,存在的,积极的;幸福则是消极的,并无实体的存在。没有痛苦的时候,那种消极的感受便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而非实质的存在。基于此种认识,人生努力方向应该是尽量避免痛苦,而不是追求幸福,因为根本没有幸福那样的一个东西。能避免痛苦,幸福自然就来了。
您在位置 #997-1000的标注 2018-01-18 18:54:29
6. 吊死者曰吊,吊生者曰唁。
您在位置 #433-433的标注 2018-01-16 17:43:39
7. 幽默是humor的音译,译得好,音义兼顾,相当传神,据说是林语堂先生的手笔。不过幽默二字,也是我们古文学中的现成语。《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幽默是形容山高谷深荒凉幽静的意思,幽是深,默是静。我们现在所要谈的幽默,正是意义深远耐人寻味的一种气质,与成语幽默二字所代表的意思似乎颇为接近。
您在位置 #204-207的标注 2018-01-12 11:50:26
《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读后感(三):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过不会说话的人吗?
《少帅》里,张作霖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朱自清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
我觉得两位都说得很对,组成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说得通俗点,就是人情世故,而人情世故里,说话又是重中之重的一环。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在教我们怎么说话,那时候,更多的,他们传授给我们的是一种行为能力,让我们懂得用嘴巴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需求。到了上学以后,老师也教我们说话,而他们传授给我们的,大多都是“怎么说话”,即,如何做一个礼貌懂礼数的人。本以为这是读书时才需要学会的内容,后来进入社会后才发现,会说话,是一件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事情。
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不会说话的例子。
我和女朋友交往快两年了,期间双方都见了家长,两方都很满意,生活方式和三观都有相似的地方,即使有出入,也能通过礼貌和尊重轻易磨合掉,基本上成为一家人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了,我们也乐得自在。前不久,我和女朋友去她一个表哥的家,本来兴致挺高的,一到表哥家,我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因为有一双眼睛在直勾勾地盯着我看。那双眼睛就是表哥母亲的。她上下看完我以后,便开始问我的身高和毕业的学校,语气特别冲,好似她像个警察,我像个犯人。我礼貌性地回答以后,她说,我身高不够高,又问了我就读的是哪个年级的,她在那个学校有熟人,可以去查,我一脸尴尬地说不出话来,她又紧追着问是学士还是硕士。我实在无法和她对话下去了,借故走出了房间,希望她能明白给我造成的不适,以及我和她的关系——我们非亲非故,我也不是在和你的女儿谈恋爱,你没有权利质问我这些问题,况且,我们只是第一次见面。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告诉我,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吃饭的时候,她问我家住哪里,我说了一个城市的名字,她问:“是在市区还是在郊区或者城乡结合部?”我真的觉得她很没有智商,活了几十年的人了,居然会说出这种话。我笑了笑,没有作答。过了一会儿,她又问:“你们那个地方的人,是不是长得像你一样挫(丑)?”我当她是前辈,还是我女朋友的亲戚,没有发作,赔笑道:“还好吧。”然后埋下头吃饭,并在心里打定主意,以后再也不登门。吃完饭后,我抱着一肚子气问女朋友:“是不是你眼瞎啊?找了一个这么差劲的我。”女朋友拥抱我,并安慰了我好久,我心里才好受一点。
事后我才知道,她性格本身就是如此,因为不会说话,修养不高,得罪了很多人,自己的孩子都不愿意和她多说一句话,即使有了女朋友也得瞒着,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怕传到她的耳朵里。我想,她的孩子不愿意带女朋友回来,是怕被这样的妈妈吓到吧。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不会说话的人,可能是同学、亲戚、朋友、同事等等。那种滋味很难受,如果心里想不开,一整天都会感觉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过几天想起来,还会有恶心的余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离开这样的人,不要和他们有下次接触,如果走不开,就要做到不在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和其争论没有意义,还特别浪费时间。
说话是一门艺术,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代表了他的修养是否高。会说话的人,往往朋友很多,他们懂得如何和人打交道,相应的,工作和生活也会顺利得多。不会说话,修养低下的人,正好相反。
总之,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
《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读后感(四):所谓人情世故,就是会说话,会说话的人一般混得都不会太差
《少帅》里,张作霖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朱自清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
我觉得两位都说得很对,组成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说得通俗点,就是人情世故,而人情世故里,说话又是重中之重的一环。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在教我们怎么说话,那时候,更多的,他们传授给我们的是一种行为能力,让我们懂得用嘴巴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需求。到了上学以后,老师也教我们说话,而他们传授给我们的,大多都是“怎么说话”,即,如何做一个礼貌懂礼数的人。本以为这是读书时才需要学会的内容,后来进入社会后才发现,会说话,是一件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事情。
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不会说话的例子。
我和女朋友交往快两年了,期间双方都见了家长,两方父母都很满意,生活方式和三观都有相似的地方,即使有出入,也能通过礼貌和尊重轻易磨合掉,基本上成为一家人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了,我们也乐得自在。
前不久,我和女朋友去她一个表哥的家,本来兴致挺高的,一到表哥家,我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因为有一双眼睛在直勾勾地盯着我看。那双眼睛就是表哥他母亲。她上下看完我以后,便开始问我的身高和毕业的学校,语气特别冲。
我礼貌性地回答以后,她说,我身高不够高,又问我就读的是哪个学校,她在那个学校有熟人,可以去查,我一脸尴尬地说不出话来,她又紧追着问是学士还是硕士。我实在无法和她对话下去,借故走出了房间,希望她能明白给我造成的不适,以及我和她的关系——我们非亲非故,我也不是在和你的女儿谈恋爱,你没有权利质问我这些问题,况且,我们只是第一次见面。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告诉我,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吃饭的时候,她问我家住哪里,我说了一个城市的名字,她问:“是在市区还是在郊区或者城乡结合部?”我真的觉得她很没有智商,活了几十年的人了,居然会说出这种话。
我笑了笑,没有作答。过了一会儿,她又问:“你们那个地方的人,是不是长得像你一样挫(丑)?”我当她是前辈,还是我女朋友的亲戚,没有发作,赔笑道:“还好吧。”然后埋下头吃饭,并在心里打定主意,以后再也不登门。吃完饭后,我抱着一肚子气问女朋友:“是不是你眼瞎啊?找了一个这么差劲的我。”女朋友拥抱我,并安慰了我好久,我心里才好受一点。
事后我才知道,她性格本身就是如此,因为不会说话,修养不高,得罪了很多人,自己的孩子都不愿意和她多说一句话,即使有了女朋友也得瞒着,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怕传到她的耳朵里。我想,她的孩子不愿意带女朋友回来,是怕被这样的妈妈吓到吧。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不会说话的人,可能是同学、亲戚、朋友、同事等等。那种滋味很难受,如果心里想不开,一整天都会感觉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过几天想起来,还会有恶心的余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离开这样的人,不要和他们有下次接触,如果走不开,就要做到不在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和其争论没有意义,还特别浪费时间。
说话是一门艺术,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代表了他的修养是否高。会说话的人,往往朋友很多,他们懂得如何和人打交道,相应的,工作和生活也会顺利得多。不会说话,修养低下的人,正好相反。
总之,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
刘墉说:“说话,最大的艺术就在同一句话你怎么说。哪件事先说,哪件事后说。尤其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如何说到重点。”但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没有眼力见的人,听他们说一句话,会像被噎住了一样难受。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过不会说话的人吗?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