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花舞大唐春》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2-03-29 03:36: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花舞大唐春》读后感精选

  《花舞大唐春》是一本由齐东方 / 申秦雁著作,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页数:2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舞大唐春》精选点评:

  ●论物理化学生物与考古学的关系。

  ●走馬觀花了一通,然後还給先生了。

  ●照片精美,解说考据详实

  ●金光闪闪的大唐,真的美爆了

  ●听过齐老师的讲座之后来的,在陕历博男朋友买的礼物~~~~~~啦啦啦 我不是在秀恩爱

  ●并不足以涵盖大唐,只是唐朝的某个片段,吹太猛没必要,但的确是好书,没钱买啊,2013.08.11,陕博

  ●物品都是珍品,图版极精致。

  ●美轮美奂

  ●需要再读

  《花舞大唐春》读后感(一):传世好书

  很奇怪 这本书居然无人评价

  非常非常珍贵的资料

  何家村的窖藏 陕博有特展 冲着这个 也值得专程去次西安

  05年时 有幸在上海博物馆走马观花了《周秦汉唐大展》

  何家村 法门寺 秦俑。。。。

  我想去西安啊。。。

  :)

  《花舞大唐春》读后感(二):碰撞的繁华

  何家村窖藏金银器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展示大唐繁华的最重要的文物,“花舞大唐春”这句唐诗,尽显其意。这本制作精良的图册买在1年前,亲眼目睹实物之后,才拿出来仔细欣赏阅读,越发感慨。按照历史学者的研究,这几百件金银器埋藏于唐德宗年间的泾原兵变之时,为唐代宫廷之物,制造年代在盛唐前后这百年中,代表了唐代金银器的最高水平。其中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镶金兽首玛瑙杯、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更是国宝级的精品,造型和图案都美不胜收,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纪念币上用的就是其中舞马和鹦鹉的形象。其他文物如玛瑙、水晶、白玉材质的长杯,银香囊和玉臂钏,10副各色玉带,都将唐代的审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唏嘘不已。这些金银器有着浓重的萨珊波斯、粟特、拜占庭特色,唐承接了北朝数百年的少数民族文化,这几百年对中华文明来说是大分裂、大混乱的蛮族入侵的年代,对欧亚大陆整个文明圈来说却是大交流、大碰撞的文化激扬的年代。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碰撞和交流,中国才有了大汉之后又一个辉煌。

  《花舞大唐春》读后感(三):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陆陆续续花了大概一周时间草草读完了,用日记的形式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即使只是记录、整理了感兴趣的部分,也竟然有了万余字,深刻感受到自己以前参观博物馆实在是走马观花,能了解领悟到的知识实在太少太少。

  唐代的文物实在是精美绝伦,可以说是叹为观止,这本书也极为耐心、细致地的介绍了何家村窖藏的遗宝。无论是前面的论文集,还是后面详细的具体文物介绍都可窥见我国考古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在这本书中,文物图片的拍摄极为高清,还配有各种局部图感受其纹理,再加上精细的线图绘制,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简直是唐朝名物的一场饕餮盛宴。

  看完之后,突然有点明白自己为什么很不喜欢清朝中后期的文物,特别是雍正乾隆时期的。它们的工艺也许达到极致,但是却太过繁复,是一种薄而脆弱,矫揉造作的美。

  唐朝的金花银器,鎏金工艺张扬的金黄与鱼子纹低调的银色交错生辉,自此形成了我印象中唐朝的颜色。它们展现的是一种雄健之美,美得自信,美得生气勃勃。

  大爱。

  附上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以示敬意。https://www.douban.com/note/613975937/

  《花舞大唐春》读后感(四):与书不尽有关(文物社是个令人尊敬的社),还是变相写个人的日记

  周日下午听友邻提到,晚上粗翻电子版。粗浅联想是:

  1、唐工艺和文学艺术发达。是艺术的盛世。——注视几个素面银壶,造型优美朴实,几达大雅,望之如仙,非凡艺术成就。

  2、政治文明很糟糕。——如所发窖藏物主真为解析中惊掉读者板牙的王仙客的尚书舅舅……那么泾原之乱中,可怜的官吏在正治绞肉机中如何应对,多是死,没有正治文明可言,朱泚谋*逆自是死,段秀实骂贼自是死,刘震这等可怜的中上官僚,108坊之一坊居民中最显贵者,在他人正治倾轧中跑不脱,不得已从逆,事后也是死……一如黄巢兵败后,所诛姬妾多为旧家衣冠女,应对可采,明明是我辈中人,有何死罪?然而一个正治体制,其中之人,无人有生命安全和道理可讲。那么这个社会组织方式很不好。不应为维护它而斗争。

  3、科学思想逻辑能力太不佳。——物主郑重将炼丹的朱砂并外面厚厚壳子保护它的银器藏埋,还等着世态安静后掘出,去寻昂贵的皇室显贵阶级横死……唐五帝父子兄弟并死于丹药,而不能逻辑归纳总结之……那么有唐一代,上层精*英(好吧,吐一下先,这些控制了财富、文化和权力的人)的这方面能力弱极了。

  因笔者我心事注意力所及,自能歪引材料感受。想:由是,除非我要参予诗歌最高点时代的创作,或我要做歌尔德蒙的艺术创作,我不愿穿越(好吧,比格又下去了……)到李唐去。因它的正治不文明,科学蒙昧无望摆脱。那么我被肉身投掷在的时代地域呢?我是否满意?

  1、如果真有伟大的老陀生在我国,应有伟大于地少事简老MAO子的时代和灵魂记录。然,连浅陋的爱拯救一切的双城记作者也没有。白瞎了材料和无尽的痛苦。并文艺和工艺盛世无之。

  2、政治文明,大约仅我菪的在位握权、肥肥分润的内部人员及家属+不需要面对真正竞争的中式亚洲教父+乘上社会不正常分肥车的上海多房房主称赞之吧。我的苦楚注于多处,正在骂,连骂似乎也不能常享用……控诉权并无之。

  3、科学和逻辑。我不大了解,不说胡话。基础理论上的成就可帮助介绍给我,普通人的认识和论辩力水平我不大惊喜。于一个不能求真的地方,再要求别的,逻辑工具再正确有何用。

  文物社品质不错。可惜所居雍和宫附近胡同距它虽近,却无缘爱慕交结一下。

  《花舞大唐春》读后感(五):《花舞大唐春》作者齐东方教授讲座笔记

  齐东方教授带着新版的《花舞大唐春》来到上海,上海图书馆与出版社、作协等协同组织承办了《花舞大唐春》主题讲座,看过本书,再听齐东方教授亲自讲解,这等良机,自不容错过。

  齐东方教授以何家村出土文物为依据,讲述了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和沿线国家的意义。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为第一次中国官方对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接触,此后各国政府间开展了友好商贸,此举影响了古来中国对自我的认知。外来器物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代及以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许多物品进行了中国式改造创新。齐东方还厘清了学界的误区,给予隋炀帝、张骞等更为客观的评价。讲座最后,简单介绍了中国器物对西方的影响。

  (坐于会场倒数第二排,本不欲拍摄,后应同学之请,手机拍摄了讲义群内直播。画质要求高的不用往下看了。)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唐代+丝路,必座无虚席,几无立锥之地,幸而遇一年长妇人,她保留了一座,招呼我在她身边坐了。后相聊甚欢,多一同好。讲座主线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天无二日 民无二王”的观念在张骞出使西域后发生改变。汉代出土西域文物和艺术品不多,张骞出使西域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政府与西域之间产生往来,而与西域的通商路径和行为古已有之。历来关于隋炀帝有误解。 好奇心强、精力旺盛、有胆魄之人必会做出许多异于常人,具有前瞻性的事。战争难道不是一种交流手段?中外文化交流实录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外国器物从骆驼背上的东西可以看到不同朝代贸易的发展人物与骆驼不可分,两者必须结合起来看游牧民族的提梁壶、胡瓶以带把杯为例,看看它的的前世今生。带把的杯类器物唐代后特别多,之前很少有类似的把,之前的把仅作为装饰。何家村出土的器物与现俄罗斯出土的粟特文物最接近。何家村发现多件外来器物。 三种可能性:外国传到中国,中国仿制外国的,外国人在中国制作的。齐东方认为:因器物底部的纹样是中国喜好,器物造型外国的。所以是中国人仿制的。中国人对原器物进行了中国式改造。之前中国古代人用碗吃饭、喝酒,不用杯。中国式文化创新。杯具演变史,小小杯子学问大。何家村出土有粟特技法的器物。唐代中期以后出土花口型器物。铜镜也同样,唐中期前圆镜,唐中期以后出现花边型,各种造型镜。石油产地有天然沥青,可以用沥青做底模制作器物,故中亚地区可以制作各种花型器物。丝绸之路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仅在器物造型上,还有纹样。碗底联珠纹。丝绸不是中国人的专利,波斯人也造,波斯锦也很不错。萨珊王朝的标准纹样。 两种说法:1、波斯传到中国;2、中国人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喜好,做的外销品。一开始中国贵族猎奇,模仿,后来中国化,改进了图案(裸体人像的去除)唐太宗叔叔墓葬出土的,三彩制的仿品。题外,齐东方认为:要有文化自信,不要怕开放学习外来文化丢掉了本国文化,传统文化是血液里的,丢不掉!中国发现大量外国货币,说明了货币是可以在中国直接使用的。说明了当时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高。接下来说中国对外国的影响。中国题材的地毯。表现西方人想象的神秘中国。太监长胡子,贵妃坐沙发。瓷器进入贵族生活。耶稣给使徒洗脚,画家画了青花瓷洗脚盆。克拉克瓷 外销品不同时代,观念的变化。从衣着看社会风气与观念日益开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花舞大唐春》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