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噙满口水》是一本由[韩]金爱烂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噙满口水》精选点评:
●找到了一种写作风格上的参考。
●细碎的心情抓得真准,像在看日本的女性向深夜剧,也像tvn出品的韩剧。其它,不太知道原文怎么用词,但译者老是把男人翻译成“汉子”,把首尔翻译成“京城”,读到略出戏。
●后半段不怎么好 前面超级灵
●好看 是真的好看 遣词造句和行文结构上简直是年轻人正式学习得典范 虚实和夸张的表现都掌握得太灵活了 真不像是在东亚文化里产出的青年文学家 但更神奇的是 二十多岁的小说家 在突破抒发感情的禁锢之外 又能将社会问题 层级分析进行得如此举重若轻 着实厉害
●金爱烂遣词造句并不激烈,读来却仍能感受到一股被扼住脖子埋向冰河的巨大压力。孤独,空虚,颓废,压抑,当代青年的痛点被她细致入微地雕刻在了书页上,太真实,以至于读到情绪崩掉。没必要去批评她作品的“小家子气”,她只是专心的写青年人的困境罢了。最爱篇:《经过子午线时》。
●特别有才气的作家
●品一品无望人生然后去睡吧 看完推荐给J小姐,她说她也看了,我俩应该对这个有大共鸣
●一个我被拆分到每一篇中的你我他游走。 现在,我看到我在江边,在路灯下,在走出象牙塔的成年阶段里,踟蹰着,还在忧心忡忡地行走和停留,好像嚼着湿哒哒粘在包装纸上受潮了的半片口香糖,噙不住的口水,硬生生吞咽着保持呼吸,抑制过分跳动的心脏。
●呀看一半忍不住来写评论,写得真好,而且是自成一路的好,蹦蹦跳跳地来了,就像我们的镜子。文学性上接近向田邦子吧,写得很脆,但比向田邦子要更活泼更清新些,还有结构也很妙。她笔下的青春和年轻,是尴尬的,无奈的,所以总带点喜剧性,从我们惯常的忧伤里跳了出来。
●借/感觉这本翻译有问题,明显没有《你的夏天会好吗》那本好,故事本身也是。比较喜欢刀印。/今年完整71st
《噙满口水》读后感(一):一本普通的书
其实,这是一本很普通的书,普通的人物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酸甜苦辣,普通人的故事,普通到让我以为这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普通到让我害怕我会变成书中的人物。
这是第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韩国作家的作品,也是我真正走入韩国文学的奠基石。金爱烂对于人物的塑造,故事的设置,情节的安排都堪称一绝。
《噙满口水》读后感(二):2019.12.21
一个下午读完了今晚十点钟要归还图书馆的书
“我的天空比你的天花板还低。”
如果我以后一个人独自在陌生偌大离家又远的城市工作,是不是也会像她一样住在自己住着一个单身公寓,一到双休日就一整天上网或看电影,随便穿什么衣服,随便什么时候起床,随便吃点什么东西应付。偶尔有客人来,就像开庆典一样砰砰打开红酒。
“人生本来就是从最底层一步步爬上去的。”
“哪里还有比这颗心更糟糕的呢。”
“怎么会有人不喜欢齐柏林飞艇呢?”
《噙满口水》读后感(三):大城市里挣扎的年轻人
高考后已经5年了,在一些不太重要的考试前夕我还是会梦见自己坐在高中的考场上,题目都在眼前晃。或者是高中的某个暑假结束后,我的作业还没有写完。关于高考,还有研究生入学,还单一却压倒性的学习,我最爱(经过子午线时)这一篇。对普通的孩子来说,升学,求职,公务员考试。
过去坚信自己只是经过的地方为什么还在经过呢。我也问自己这句话。
次爱 刀印 和 圣诞特典 这两篇。圣诞特典里微小琐碎的情绪在发酵,刀印 里就只是钝钝的难过和痛心。
祈祷 总让我想起自己,想起我周围的朋友和同学。
噙满口水 太细腻和触动了,不知道怎么去评价。但是作家对人的细微情绪,心理的把握好像解剖到自己的内心,把感受完全袒露出来给人看。如果这不是作者自己的切身感受,这样细腻而入微的感受是从何而来呢?
《噙满口水》读后感(四):噙满口水。记。
噙满口水这篇看完,有点困,有点疲惫。她的孤独的状态,有时候,就享受窝在被窝过着周末的日子。不管是不是发霉的,慵懒的,无聊的。大家都在这个不容易的世界活着,她无奈,有很多控制不了的事情,学妹也在努力地活着,卑微地,把她看成了某类心理上的依靠。生活都没有错,可它,就是灰色的。有点觉得,作者活的很深刻。很多小的生活里的细节,有时候,就会莫名觉得好,而她跟你讲,为什么好。
说实话,好喜欢经过子午线时这篇文章。她对待感情如此理智,如此冷漠,其实心底里都保存的好好的,7年了,那人早就走远,而她依然能见到当年那个热烈的他。我们的沉默或者冷静,只不过同样分量的感情没有呈现在表面,同样的分量,他热烈得发散完了,而她,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慢慢地挥发出来,一点一点。什么时候结束呢?谁也不知道,那一点一点的尽头在哪一刻。
“给你买娃娃呀”这样的男孩,虽然他们的出现不一定会带来什么happy ending,但这一定一定是一句以后想起来还是能傻傻发笑的话。唉,所以说,这一点一点还可能被这莫名的回忆再拽回来点。祝所有敢爱的人都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