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登黄山》是一部由陈国星执导,卢奇 / 魏积安 / 奚美娟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邓小平登黄山》精选点评:
●居然满座。满座。全国4000w公务员都是票房。
●爷爷是老革命,根正苗红,“十一”央六放映,老人家不换台,陪着他看完了。有些点可以当很好的题材,浪费了。原本的歌功颂德,有给自己“战队”挖坑,呈现出来的有些人物是平日里五毛党和愤青最爱喷的姿态。还有群演浮夸的演技,哎,真高黑
●拍得中规中矩,主要是我国的政治宣教片,所以被洗脑的豆瓣文青排斥
●一部很棒的主旋律电影,与众不同的良心之作。值得观看!
●恩 蛮好看的
●黄山真美,所以我再过几天要第八次上黄山了,以一种最虐的方式。
●真的,这片子太尬了,任何一个需要导演稍微发挥一丁点儿的地方都是无比的稀烂,除了邓大人以外的所有人的行动动机和方式都让人觉得尴尬。献礼片不是这么拍的
●79年的老百姓居然帆布鞋、牛仔裤、polo衫、格子衬衣,留着跟现在一样时兴的发型。哎我就日了狗了
●电影拍得太普通,但当年的事件实在太不普通。故事本身还挺感人的,因为真实。但现在的主旋律电影在角色塑造上都有问题,我说的是所有角色,主角都太有特点,配角都太无特点。
●真没想到小学毕业以后还能看一部这样的电影
《邓小平登黄山》观后感(一):黄山散记
今天领导人要登临某名山大川,恐怕是见不到真正的民众游客的,都是筛选过的。
最有印象的倒是《白发魔女》剧组(其实应该是《白发魔女传》),这个电影我小时候曾经看过,还看过一本连环画,后来自己也买了一本小说,这是我第一部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后来又买了一些别的,但《白发》好像已经低价转让同学了。原来1979年张鑫炎已经带着长城电影公司到内地实景拍摄武侠片,不过这部《白发魔女传》票房只200万出头,位列年度24位,不算亮眼,但也过得去了,1980年的冠军是关于日本侵华的一部纪录片《惨痛的战争》,安乐公司出品,由如今安乐的掌门江志强的哥哥江志文拍摄,票房950万将近,实在令人想不到。
想起了13年去黄山的往事,下雨天,背着一个6岁小朋友走完了大半座黄山主峰,也是厉害。
《邓小平登黄山》观后感(二):不谈工作 我只是爬个山
奶奶卖茶叶蛋给孙女买录音机、女大学生旅游的意外收获、长城电影剧组的拍摄日常、外国游客等四条小人物支线铺开,中间又添加了黄梅戏 和邓丽君的歌曲 ,前者是地方文化特色,后者乃年代背景展现。小平同志虽然不与地方官员谈任何政治工作,但所有百姓发生的故事 无一不向往着改革开放。
茶叶蛋奶奶见到小平侃侃而谈 ,见到地方官慌忙而逃。 女大学生为了感谢父亲被平反,高考恢复终于见到副主席一面。HK的摄制组欢喜的合影,也算是完成了使命,外国游客稍微少了一些交代,无非是邓要求当地接待条件要搞好,土特产包装要高大上。最后邓说自己落难时 他的儿子(朴方)投奔他,想找事做,要修收音机,可是当地穷的没有一台收音机,也算是给茶叶蛋奶奶的支线首尾呼应了,演员表看到了邓朴方,电影没有,应该是故事情节被删除了。
《邓小平登黄山》观后感(三):那城,那山,那人
该影片以纪实的手法,重现了1979年的7月,75岁高龄的邓小平徒步攀登黄山,发表“黄山谈话”的全过程。影片围绕小岗村“包产到户”、恢复高考、香港回归等热门话题,再现了世纪伟人的人格魅力和崇高风范,让观众重温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小康道路的光辉历程。
影片刚开始,一辆列车缓缓驶入安徽省皖南山区的一个小站——繁昌火车站。列车停稳后,一位穿白衬衫的老人精神抖擞地从车上迈步下来。那老人,正是75岁的邓小平同志,他此次是专程为登黄山而来。而在他来之前,该地的政府和相关负责人便布置封山、不让老百姓上山做买卖,还警告、围堵。刚下车的邓小平同志便和陪同的工作人员规定了两条:“第一条,不能因为我来黄山而妨碍群众游山。第二条,这次利用休假时间来黄山的,对外不宣传。”同时,邓小平要求与他随行的家属,食宿费用自理,伙食按四菜一汤标准。
再往黄山上跃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小平同志,这也是我认为的影片高潮部分。山上的人们欣喜万分,情不自禁地列队鼓掌。有人称他为邓副主席,有人喊他邓爷爷、邓伯伯,许多游客大声问候:“小平同志,您好!” 整个山头都萦绕着“小平同志好”的声音,小平同志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还不断问候:“大家好,同志们好。”看到这里,感到震撼人心,我想,这就是伟人的影响力。可是小平同志说他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当晚,在山上住宿时,看到黄山的旅游人数多而设施设备却跟不上,游客住宿成问题。小平同志发动家人和陪同人员腾出几间房供给带孩子的旅客们;将酒店特地为自己准备的面条让烧给游客们吃。这一些细节体现了邓小平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优良品质。而后在百步云梯为三位复旦大学学生签名拥抱,在始信峰与香港的摄制组亲切合影等细节体现了他关心百姓疾苦、体察民意、倾听民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崇高风范。
邓小平在黄山时,问黄山的建设、问黄山的发展、问黄山的生态、问黄山的物产,殷殷叮嘱“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成为全国最富的地方”,句句话语都饱含了他对山区人民致富的殷切期望,处处体现了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冲破观念束缚,敢闯敢试,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勇气和决心。此次黄山“破冰之旅”,邓小平就开发黄山旅游资源、发展黄山旅游业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发表了被后人称之为“开启了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之路的著名的‘黄山讲话’”。邓小平用坚实的脚步、用有力的双手为黄山的未来写下了气壮云天的诗篇,黄山以旅游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发展之路从此开始了新纪元。
看完这部影片,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作为一名90后的新党员,虽然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的时代,但是我们应该继承邓小平改革开放旗帜,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工作,一直沿着邓小平给我们指明的道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