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是一本由卡尔·马克思著作,人民日报出版的401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200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资本论》精选点评:
●有图不枯燥
●插图很棒!
●深奥
●还是不要太狂热的好
●读过一册,一册一颗星
●图像和文字结合,学过政治经济学以后再看的话,不是特别吃力。
●如果马克思回到现在,他不晓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会真得能兑现,也不会想到资本主义能走入东方,此书里许多东西都很经典,配图也非常有时代感...
●读完第一卷
●读完发现第一卷基本上都被高中政治经济学抄了-_-||二三卷是延续,结构统一且前后呼应,一以贯之,点名批评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可能是缩译的原因,也可能是领域不一样,感觉不如中央编译局的马恩选集第一卷那些哲学文语言生动。不过只是跳出原来思维模式就可以体现马的智慧,看到时代下的价值。
●1.资本论的核心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和利润是一体两面;2.资本会自我增值;3.资本、土地和劳动是三位一体。
《资本论》读后感(一):催眠好书
在首都机场等飞机没事的时候买的。
可能是我的政治经济学欠缺的原因,没有看懂。语言及其晦涩,看起来是紧急拼凑出来的。
至少概念上应该统一啊。
没有看完,搁置一边了!
《资本论》读后感(二):未被妖魔化的马克思
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确实做到了,至少他彻底改变了中国,那个年代我们喊着打倒资本主义,整天纠结于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却完全不清楚自己还在农业社会,这种搞错对象,真是一个时代在日狗。真实的马克思和课本上的完全不一样,马克思在中国完全被妖魔化,变成一种讨伐工具,真实的马克思,极具智慧,提出了一套思想体系,洞察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他提到的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依然能解构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他提出的剩余价值之类的概念,是非常有趣的,会让你从更宏观的格局理解人类社会。
《资本论》读后感(三):笔记
商品是对象。
为什么能交换?
内在有一定属性可通用,即劳动?
商品的价值由劳动量决定。
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即同一的人类劳动力。
引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通过交换关系显露出来 (商品拜物教)
市场过程
货币-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转化为资本以劳动力变成商品为基础
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力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协作阶段,手工场,机器大工业
资本的积累过程
两个条件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现象:1.社会财富集中度增加
2.失业人数越大
3.生产资料集中,劳动社会化
资本的循环过程
转型问题
资本-成本价格
利润-平均利润
价值-生产价格
商品价值等于市场价格出售的两个条件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
《资本论》读后感(四):看二手的总结,写三手的报告
原作:http://www12.plala.or.jp/rekisi/sihonnronn.html
解说非常简单易懂,就是因为太简单易懂了,不知道这份解说到底涉及到了多广多深233
零、国富论和资本论
マルクス以前に有名な経済学の本がありましたね。「国富論」です。書いた人はアダム・スミス。アダム・スミスは「経済は市場に任せ自由にさせておけばいい。政府は余計なことをしないほうがいい。その方が経済は発展していくのだ」という考えでした。こういう考えを資本主義経済っていいます。マルクスは、この資本主義経済の危険性を「資本論」の中で指摘したんです。一、商品
1.商品价值
a.价值的分类
商品には2つの価値があるといいます。1つは使用価値。もう1つが交換価値。.劳动价值观——交换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このようにマルクスは商品の交換価値を労働力によって決まるものだと考えました。商品の価値は、その商品を作るために費やされた労働量によって決まる。労働によって価値が生み出される。これを労働価値観っていいます。2.如何提高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狡猾的小脑瓜天天在想的事情
a.剩余价值
剰余価値とは資本家の儲けです。資本家が自分の儲けを増やす為には2つの方法があります。.两种方法各自对应的——絶対的剰余価値、相対的剰余価値
まずは、労働時間を長くしちゃえばいいんです。給料はそのまま。これを絶対的剰余価値といいます。然后是
給料減らすことですね。これを相対的余剰価値といいます。3.资本家想的很美,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
これでは、労働者がストライキを起しますよね。a.那怎么办?
生産性を上げればいいんです。.具体来说
新たな機械などを導入もうひとつ、マルクスは労働の生産性費を切り下げればいいともいっています。労働者の生活費を下げるということですね。c.啊咧最后一句有点不太懂啊……
資本家が必死になって生産性を上げようとすると商品の価格が下がりますね。みんながそうすれば、労働者の生活費も下がって安い賃金でも生活できるので給料が下がっても納得してもらえます。4.嗯!听起来很好啊!资本家爽了,劳动者也爽了,皆大欢喜?
a.发展成了独占社会……
資本主義経済の下では格差社会と独占を生む.为啥?
その際に機械を導入したりして、労働力を購入する金額を減らしていくと失業者が増えていくことになります。c.资本家因为生产的提高抛弃了劳动者,造成了失业,于是两极分化
失業者が増えたり、労働者の給料が減っても生産性が上がれば、資本家の儲けは増えますね。 こうして、資本主義経済では、資本家に富が集中し、労働者は貧困にあえぐという訳です。d.资本家爽了,资本家不带劳动者玩了……所以劳动者不爽了
この状態が発展していくと自由経済は独占の状態へと変化していくといいます。 資本家と労働者の間の格差が大きくなれば、いずれ労働者たちが革命を起して資本家たちを追い出してその財産をすべて労働者のものとするってことです。二、社会主义的出现
1.中国和苏维埃——的结果?
しかし、競争のなくなった社会主義は実際あまりうまくいかなかった2.被统治的言语
また、資本家たちが資本主義に再び経済を戻そうなどと考えることもありうるので、彼らの考えが広まらないように言論を統制します。すると自由な言論も抑圧されてしまうんです。三、作者的想法
ですから、一時期、マルクスの資本論は時代遅れの経済学だといわれていました。しかし、日本でも現在問題になっていますよね。格差社会・・・。これらの問題が再び浮上し、マルクスの資本論を見直す動きも見えています。——————————
看二手的资料,写三手的书评。具体过程就是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中阅览标记,回家/在教室里以后用电脑重新看一遍,仔细分类排版写出来新文。
这篇真的非常好懂理解啊~~~应该是面对初高中的吧
《资本论》读后感(五):马克思先生是伟大的-读《资本论》
谨以此文,献给我刚刚谢世的叔公谢保民先生,他是一位可敬的家族长者,忠诚的革命战士。
《资本论》肯定是我读得最累最慢的一本书了。(其次是《亚洲史》,每天只能读几页)
我读的这本《资本论》是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的文图缩印本,内容共有401页,其间穿插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图片文字资料,以辅助读者阅读。书中大量运用的数字推理与历史辨证给喜欢经济与历史的我很深印象和很多启发。
我大学时的专业是旅游管理,由于是新兴的边缘学科,所以作为管理类基础课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要学的;去了法国,继续深造,学旅游学,兼修EMBA课程,还是和这些挂钩,于是继续学了企业管理、管理与财务会计等课程;回国后,出于兴趣,又自学了林毅夫先生的中国经济问题课程。学到最后,我发现贯穿其间是一种与古典西方经济学一脉相承的、温和保守的资本学说,教会个人如何成为称职的资本家,教会国家如何构建合格的资本社会。
最近三个月啃完的《资本论》却完全不同,是马克思先生向工人和知识分子所做的激进灌输,与我中学时国家通过政治课对年轻人所进行的革命教育遥相呼应,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我是在独立地思考,自发地学习,而且带着一种客观批判的精神,其结果是我受到许多启发。我感觉,马克思先生希望引导人民通过针对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争取权力与自由,为此,他提出了剩余价值论,以此为基础,借助大量历史事实的辨证分析,阐述了资产阶级是如何通过肮脏的手段摧毁传统农业社会的,又是如何在新建立的工商业社会中残酷地剥削无产阶级。学到最后,我感觉贯穿其间是一种人类反抗压迫的精神一脉相承的、暴力激进的革命学说,教会个人如何成为社会的主人,教会国家如何构建合理的平等社会。
马克思先生是伟大的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马克思先生是伟大的。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马克思先生同样是伟大。马克思先生对资本根本矛盾的透彻分析,唤醒了无产阶级通过暴力与非暴力的手段争取和保护自己的利益,鞭策着资产阶级通过民主与协商的办法改良与创新社会的体制,最终帮助西方国家的普通民众过上了福利国家的高品质生活。
对于过去的历史来说,马克思先生是伟大的。对于今天与未来的梦想来说,马克思先生同样是伟大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或者说全球经济殖民化)的今天,虽然马克思主义与所有理论一样,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无法解释一些社会经济的现象,但是它还是保留了一定的预见性与指导性。在我看来,中国广大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如果想再有一个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如果想再有一个强化,就必须立足于温和改良的总体精神与社会经济的具体状况去发展和创新《资本论》中的马克思主义精髓。
信用与股份的数字游戏
我不打算具体地深入,不过我想举一个例子,摘录一些话,为大家提供一个切入点。在356页,马克思先生谈“信用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发展”时,他一针见血地写道:
“股份公司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极扬弃。股份公司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股份公司可以增强资本的支配权,使许多分散的个体资本联合起来,使生产资料事实上具有了社会的形式。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股份公司是在资本主义关系限度内,适当地改变和调整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保留和提高。与此同时,资本的集中,也促进了工人合作工厂的产生和发展。在工人合作工厂中,一方面还不可避免地保留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一些缺点,但另一方面,这种工人的合作工厂内部已经没有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这是对资本和劳动对立的一种‘积极’扬弃,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股份公司是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点。”
在马克思先生的年代,他看到了“股份公司是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点”,在我们的年代,我们看到了股份公司是(国有企业)向私有制的过渡点。也就是说,无论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股份制既是一种有限的私有制,又是一种有限的公有制。那么我们是不是该大胆地去假设:股份制可以成为一种调和极端公有制和极端私有制的“中庸稳定的所有制”,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殊途同归的终点站?
当然,股份制也有它的缺陷,因为它是建立在“信用”体制的基础上的,而这种“信用+股份”的模式很容易将新兴的市场经济和市场政府都引向无聊的数字游戏。
记得在法国时,一次教我管理与财务会计的法国老师Mr.Manifcier和我聊股票和选举时提出,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经济是股份制的经济,美国政府是股份制(选票制)的政府,你控制了相对多数,当然,最好是51%,你就控制了一切,无论是企业总裁的位子,还是美国总统的宝座。因为在企业股票买卖中,你有机会用100万买下价格买下价值A公司51%的股票,再通过融资买股票,用A公司控制更大规模的B公司,再用B公司控制再大规模的C公司。美国总统选举中,你也有机会争取到了一些权数大的洲的51%选票,最终因为得票多而当选总统,却可以全然不顾你是否真的在所有选民中获得了 51%以上的支持率。
于是乎,经济与政治变成了数字游戏,而且是钱多的资本家与权大的政客的游戏。正因如此,马克思先生在357页紧接前面那段论述针对“信用加大了资本集中的力度”,些道:
“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使单个资本家不仅可以支配自己的资本,还可以利用信用,在一定界限内,取得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财产和劳动的权利。信用制度一方面使分散的小资本联合成为大资本;另一方面,大鱼吃小鱼,推动资本兼并进程。使很大一部分社会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受少数人支配。”
马克思先生还在接下来的“资本主义信用的二重性”中写道:
“资本主义信用一方面加速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信用制度促使少数人拿鄙人的财产来进行冒险。信用发展,使社会财富越来越为少数人所占有。使单个资本家不仅可以支配自己的资本,还可以依靠信用,在一定界限内取得绝对的支配别人财产的权利。使少数资本家拿着社会的财产,而不是拿自己的财产来进行冒险。加剧了生产各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促使一些部门生产过度膨胀,促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严重失调,引起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引起金融风险,从而加速和加强经济危机的爆发。”
“诱奸”?“自愿”?
马克思先生把“信用+股份”的矛盾分析得很透彻。我很担心,因为从历史来看,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在自我改良中消除这个矛盾,而是更加依赖于这个制度,人类社会至今也无法找出比它更高效的资本周转方式,在政府政策与体制上,也无法找到一种能避免危机发生的新模式。
在马克思先生发现这个矛盾的时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推崇的政府对经济不闻不问、只扮演“守夜人”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这种政策的结果是,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最终出现垄断,反而消灭了自由,消灭了竞争。于是西方国家不得不继续为克服垄断和维持自由竞争而努力。
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反省之,认为自由主义是罪魁,就开始实行政府主导经济,为民众提供从出生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的国家主义经济政策。结果西方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政府的规模与职能也不断膨胀,行政效率低、效率高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公共行政管理学也随之兴盛起来。
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又爆发了一次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再次反省之,认为国家主义是祸首,就又开始推行自由主义。
历史上,经济上自由主义与政治上的帝国主义是一对小夫妻,从古希腊时代的雅典海上帝国,到近代的大英日不落帝国,再到当代的美国,他们一直都很恩爱,始终不肯分开。这一次,回到人间的帝国主义收敛了脾气,不再采用直接武力掠夺的“JINGJI ZHIMIN”模式,而是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叫“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美男子”,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不断吸收新人加入他们建立的一个叫WTO的“交友俱乐部”,堂而皇之地玩起了“诱奸”。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人穷志气短,一个个自己上了发达国家的床(此处作者删去血泪交融的N万字)。
中国大陆本是名门闺秀,只因当年老爹思想冥顽,被西方“美男子”的父辈们合伙谋杀抢劫,于是家境中道衰落,以至于揭不开锅。中国大陆环顾四周,邻近的日本、韩国当了二奶,每天披金戴玉,自家台湾和香港当了三陪,每天吃香喝辣,隔壁的朝鲜要当贞洁烈妇,却穷得没裤子穿。
中国大陆哀叹一声:“这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啊!”就咬咬牙卖了,开放的是肉体,解放的是精神。在红楼,她成了最红的姑娘,在“交友俱乐部”,她做了最火的小姐,一时间,大把大把的美元涌入中国,第一次能吃饱饭甚至吃好饭的中国,开始相信,只要自己是在忍辱负重,是在韬光养晦,富强崛起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于是拼命卖,接的客人越来越多,不小心接坏了身体。
中国大陆身体不好,一半是因为体虚,整天没日没夜地干,成天大鱼大肉地补,是人都会吃不消的;一半是因为疾病,西方“美男子”们搞自由主义,身上毛病很多,如“社会不公正”、“机会不平等”、“收入不平衡”、“发展不均衡”等等。
“美男子”们是“久病成医”,对于这些“花柳病”多少有些免疫力,即使得了,治起来也是熟门熟路。中国大陆则不同,缺乏抗体与治疗经验,一时半会无法痊愈,只好忍受不时的痛楚,比如说像昨天股市暴跌那样的胸闷。
所以我觉得,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很对的政策,是该歇下,调养调养身体了。毕竟卖身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却不是为了卖身。当务之急,应该是花钱把把病治好,然后赎回自己的清白,用剩下的钱当个老板,赚更多的钱,脱离一线的劳作了。
胡说八道,扯得太远了……
但是,别忘了,我们的繁荣建立在一块危险的基石上。
其他收获
回到正题来,这本《资本论》中的图片文字资料是我所读过书中质量最高的,虽然它们与所在页面的讨论内容并无直接关联,但是补充了大量历史事例,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视角。(近半数历史年代晚于资本论成书之时)这些事例,一方面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部分前瞻的准确,另一方面也客观地反映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部分预言的失灵。编者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为读者提供大量的事实,从而摆脱了以往插图服务于主题的教条模式,使思想从“高度统一”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可以自由、多元、包容地翱翔,飞得更高。正因如此,我佩服这些编者,他们令我联想起了叙而不作的司马迁先生。
可惜我写书的时候,注定是自己的牢骚话一大篇了。
4164字,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