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断头女王》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12-10 02:42: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断头女王》的读后感大全

  《断头女王》是一本由斯蒂芬·茨威格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断头女王》精选点评:

  ●这个女人是一个传奇。她比伊丽莎白可爱多了。像她这样美好的一个人儿如果不从政就真的会得到幸福吗?打算再看一次的书。

  ●上高中的时候读的,记忆非常深刻。哪知道今天真的能在苏格兰看她的画像呢。十多年就这么过去了。

  ●在政治中,错的总是那些失败者。没有必要再说一个对而另一个不对,死神对两个人给予了同等的地位。

  ●当时觉得女王好心酸。读完这本书将近十年后,我终于来到了苏格兰。在Hollyroad Palace看到玛丽女王留下的痕迹。

  ●永生在诗歌里的女王,茨威格确实很适合去写她的传记,传主和作者很搭啊。

  ●兩天,讀完瑪利亞•斯圖亞特的一生。也許,要感謝茨威格在倫敦發現了這個莫衷一是的故事。他一向偏愛的激情、熱烈、直接,還有某種意義上單純地決絕,在她身上一覽無餘。這樣一個女人,一個在歐洲歷史上第一個在斷頭台上殞命的帝王。一個女人,同時也是女王的時候,往往是所有悲劇的起源。

  ●茨威格真的很偏爱女人呦,你能从书中看出来她有多作,也能看出来尽管这么作,再茨威格眼里,她还是高贵,直率,热情奔放

  ●越是伟大人物的传记,其命运的足迹越是清楚。

  ●茨威格在描写女性心理这块太牛逼了,膜拜啊膜拜!还有,玛利亚斯图亚特和伊丽莎白,明显就是射手座和处女座的对决啊!

  ●露多大脸,现多大眼。但是,因为这部书,我有理由相信那些对茨威格的赞美都是真实的~

  《断头女王》读后感(一):很乌龙的情况下买到断头女王

  才发现断头女王和断头王后不是一本书,我本来是要买断头王后的,但一不小心买成了断头女王,但属于误打误撞买到本好书,茨威格的功力果然很好,不同于别的人物传记,看了不会有枯燥的感觉,不过我对欧洲史没有太了解,所以对茨威格笔下苏格兰贵族国家意识的缺乏程度感到很惊奇

  《断头女王》读后感(二):权利与利益的狂飙

  很喜欢的书

  充满哲思的辩证理论

  有人说 它太主观了

  我认为不然

  它是在陈述了历史的种种之后

  再表明自己的立场

  作为 传记

  不仅应该尊重历史

  尊重事实

  重现场景

  也应该有自己的观点

  否则 只是 前任资料的整理

  无聊的平铺直叙

  有人说不喜欢 大片的辩证议论

  我反倒很喜欢

  流畅的思绪

  体现出作者行文的流畅

  更是思绪的连贯

  一个女王坎坷的一生也是本书的一大看点

  值得一读

  因为人性的丑美

  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断头女王》读后感(三):断头王后—江山给你,男人我要

  这本书主要讲了苏格兰的玛丽一世—玛丽亚·斯图亚特的一生,简单粗暴得说,七个字,要美男不要江山。

  与她一辈子的对敌伊丽莎白一世相比,玛丽亚刚出生六天,就成为了苏格兰的女王,生来便有一手好牌的她却用一辈子的时间把牌打烂了,最终落得被砍头的下场。

  中间看到她疯狂迷恋博斯维尔时,甚至有错觉以为自己在看小说…怎么可以有女王对待自己的权力与地位如此不慎重?无论勋爵与摄政如何与她协商,她就是不肯离开博斯维尔,落得历史上悲剧一角,实在是咎由自取。

  培根说,人的各种情感中就数“爱情、嫉妒”最迷惑人的心智。你看啊,贵为女王也难逃一劫。

  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的敌对,是天主教与新教的对抗,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抗。玛丽亚的英勇果敢是伊丽莎白所无法企及的,但伊丽莎白的理性与智慧又使她更胜一筹。她们的敌对一直是暗流涌动的,前期的数十年间也仅仅是书信往来,直到最后才兵戎相见。

  看完还是觉得很可惜吧,可你没法去到几个世纪前的苏格兰,对玛丽亚说:别这样,他是错的人…

  《断头女王》读后感(四):典型女人的悲剧

  玛丽一生的悲剧根源在于她所受的教育是对一个花瓶的教育。

  她学的是各种古典语言,是音乐,是舞蹈,是如何做出端庄又妩媚的姿态,唯独没有学习政治。

  她信了她天然是无价之宝,她信了他们应该保护她,她信了他们一定会保护她。

  她以为她要付出的代价只是保持美丽和安静。

  她是是被歌颂被赞美的女神,也是被利用被操控的木偶,二者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与之相反,伊丽莎白实际上的监护人是一位活过了蓝胡子亨利八世的摄政王后,又在权力流转中遍尝人情冷暖,才长成一个深谙人心的君王。

  作者茨威格的价值观是反马基雅维利的,所以君王不必为民生殚精竭虑,而人民天然需要忠于君王。无知即是无辜,一切苦难都可归罪于命运的无情。

  茨威格的审美观是反女权的。要获得他的赞美,几个条件缺一不可:婚生,贵族血统,美丽,温柔,毫无心机,对权谋一窍不通。

  两者结合,便会推导出一个神奇的结论:女王向人民妥协是一种耻辱,但如果她不能对一个特定的男人无条件牺牲,那她作为女人就是个废人。

  一切的愚蠢、轻浮、任性、狂妄都变成了茨威格口中至高无上的褒义词:“女性的”。

  一切的励精图治富民强国都是废人聊以自慰的阴谋把戏。

  王座之上睥睨众生的那个人,在茨威格眼中,只是灵魂污浊的君主,不是女人。伊丽莎白·都铎不是,卡塔琳娜·美地奇也不是。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两种人生,后人如何选择,高下立判。

  伊丽莎白·都铎的悲剧是英雄的高处不胜寒。

  玛丽·斯图亚特的悲剧是玩偶的身不由己。

  《断头女王》读后感(五):【断头女王】

  这个女人无疑拥有了传奇的一生,她的故事就像戏剧一样波荡起伏,不那么真实却又真实发生。

  上帝给了她最好的一切。她的血脉、她的王冠,她的高贵,都是与生俱来的。从小就收到万人敬仰,一出生就是苏格兰的女王,十几岁便是法国的女王,甚至是英国的合法继承人,这一些都是上天赠予她的,她不给任何力气就可获得的一切。但是,当你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时候,上帝总是会扇你一巴掌,告诉你生活没那么简单。一夜之间,丈夫离世,母亲离世,法国第一夫人的名号顷刻之间碎落一地;一念之间,苏格兰女王的名声也可以消失殆尽,并遭到全世界的厌恶;一眼之间,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她的“好姐姐”可以将她推进无边地狱。

  玛利亚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她与生俱来的自信,捍卫自己的勇气,经历挫折的气概,不为失败的坚毅…她身上有着太多让人震撼的品质。她不完美,却如此讨人喜欢,又令人害怕。纵观她的一生,任何一个跟她扯上关系的人都难以幸免于难。就像是上帝在出生是给了她莫大的恩惠,却让她用一生来偿还。我同情她,心疼她。作为女王,她勇敢果断,却也让她吃尽苦头;作为女人,她敢爱敢恨,却也让她身败名裂。第一任丈夫,恶病缠身;第二任丈夫,设计谋害;第三任丈夫,举国追杀。她为了这些男人沉醉,也为他们付出惨重代价。再高傲的女人,在爱情面前也会变的无比卑微,玛利亚便是如此。在爱情这条路上,她总是难以得偿所愿。

  出生高贵,法国长大,优越的环境除了给她天真快乐和才华,还给了她幼稚可笑和傲慢。这样的环境造就出来的性格,也将她一步步推向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她,玛利亚·斯图亚特,第一个站在断头台上的女王。她的传奇一生,蕴含着的不仅仅是这戏剧般的精彩,更是这不可言说的人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断头女王》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