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是一本由谢宇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精选点评:
●关于邓肯的学术成就一篇很重要,基本拎清了他所谓社会人口学方法的社会学的方法论,其中关于高斯模型和高尔顿模型的区别对我是极大启发。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认识论基础,我们的方法教学最大失败还不在于技术落后,而在于讲不清这种方法何来,其正当性何在。后半部分有骗钱嫌疑。
●值得多次读。
●谢宇,定量研究
●前一半方法论,还是比较重思想的,启发很多,技巧性的讲的比较粗,作为文科出生的数学渣,有些公式还是看得蛮吃力的。后一半是几篇论文,还是蛮有意思的几篇文章,逻辑蛮清楚的。
●汉语文献中理解社科方法论绕不开的一本书,可以同赵鼎新的十讲以及吴晓刚主编的那套交叉阅读。
●《辩证实证主义与洋泾浜的美国人口统计学》
●GRE的argument大全。。。
●方法篇不错 研究篇跳读
●观其人,读其书
●改变了我对定量研究的偏见,多学点方法的知识总归不坏。
《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读后感(一):前沿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书籍
本书共分为两大部分,“方法篇”注重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剖析和阐述,尤其是对基本方法的描述和讲解,能够使读者对于社会科学有更为直观而深入的理解。“研究篇”则结合作者几年学术研究专著和成果,对书中前半部分基本研究视角和方法作以应用的示范。此书逻辑鲜明,通熟易懂,是社会学研究方法学习不可多得的好书。
《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读后感(二):中文书中比较好理解的一本
研究生阶段刚接触社会学和定量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阅读英文的课件、文献、YouTube等学习知识。中文资料相对而言较少,这本应该是从基础讲社会学定量研究了,简洁易懂,也还算生动有趣。虽然没有非常拓展性的东西,但对于初学者从0开始理解有帮助。
如果想要接触更加深层次的社会科学定量研究,还是建议去阅读英文的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的书籍,根据软件不同,R、stata等都有不错的讲解
《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读后感(三):有启发
内容还是不错的,但是文章与文章之间,有较多的重复。
其实这本书的内容,网上差不多都有了。没钱的兄弟姐妹们可以在网上看吧。
这是我买了书后在网上找到的,呵呵:
《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读后感(四):好书
本书前一半主要由几篇讲稿辑成,后一半是几篇论文和《美国亚裔的人口描述》(一个在美国出版的单行本,基于2000年美国普查资料)的汉译。谢老师在分类数据分析方法方面有开创性贡献,substantive 领域也很广。本书前一半,讲的是社会科学方法论,重点在于思想而非技巧,比较平易近人,稍有基础的学生应该都能读懂——即使没有基础也多少能得到些启发。后一半,论文的方法部分可能要复杂些,但说理的脉络和结论总是看得懂的——有一篇专门讲方法的例外(92年那篇对数可积层效应模型);至于《美国亚裔》,读起来并没有方法上的困难。
顺便做个广告,据说谢宇的第二版《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明年会出中文译本。还有,他的回归分析讲义也将要整理成中文出书。
《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读后感(五):谢宇教授的社会学研究思考精华
毫无疑问,本书的作者谢宇教授是当代社会学研究的(华人)权威,能以中文出书实属难得。
本书在结构上分成了“方法篇”和“研究篇”,前者多属作者本人在不同场合的通识讲座汇集而成,讲述了作者在如下问题的深入思考总结: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矛盾,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社会学中的因果推理,研究设计与抽样理论,忽略变量偏误,相关模型以及流动表比较研究。“研究篇”主要汇集了作者本人的一些著名研究,包括美国亚裔人口结构,下乡的社会后果,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地区差异,以及人口学及人口模型的简要评述。
本书并不是社会学定量研究的教材,而是作者本人对于社会学定量和定性研究的人生思考。每个章节都非常独立,可以单独阅读。个人尤为推荐精读的是4(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11(下乡给知青带来了好处吗?),以及14(认识中国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