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想得越多,烦恼越多
日期:2020-11-12 08:19:10 作者:不是我吧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想得越多,烦恼越多

  1

  我一个朋友,最近总是唉声叹气。

  问其原因,原来是父母亲朋催婚催得紧,现在连她自己也开始动摇了,想着是不是该找一个差不多的对象结婚算了。

  单从外在条件看,朋友的生活过得并不差。她父母都是双职工退休,自己在一家公司担任部门主管,收入也颇为可观。周末闲暇时还可以和一众好友外出旅旅游,度度假。

  但在安稳的小日子中过得久了,朋友说,自己始终有着莫名的不安全感。

  尤其今年以来,她发现,父母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身体开始经常会出现一些小毛病。她是家中的独生女,虽然两个老人都在尽量避免给她添麻烦,但她依然还是会感受到压力。

  每次到了那种时候,她都会想,自己确实是需要找个相互扶持的人了。否则,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万一遇到点意外,自己一个人怎么扛得住。

  可再转念一想,结婚也有结婚的很多麻烦之处。而且听了身边越来越多的离婚事件后了,她对婚姻也没有了什么想(向)往之心,觉得结婚更像是一种束缚,而非陪伴。

  所以,思来想去,好像怎么选,都难以尽如人意。

  我当然能理解她的这些困扰。问题是,谁又能拥有完美无憾的选择呢。

  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有割舍,而每一次的割舍也都是为了成全你所做的选择。这才是人生的真相,生活的常态。

  王小波曾在书中写道:当我沿着一条路走下去的时候,心里总想着另一条路上的事。这种时候,我心里很乱。

  人最怕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果看不清这一点,那么,摆在你面前的任何一条路,也就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正确的路。

  2

  生活中,我们都常犯着同样的错,以为只有考虑得越周全,内心才能越笃定。

  殊不知,很多失败,恰恰是因此而起。

  东京大学心理学专家曾做过一项实验。招募100名各方面条件都基本相当的志愿者,把志愿者平均分成两组,然后布置一个相同的任务。

  不同的是,对第一组,要求他们全盘考虑完成任务的方法、过程、意义,甚至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等等,而对第二组则不作任何要求,只让他们直接去做就可以了。

  结果,第一组完成任务花费的时间是第二组的近两倍,且完成的质量远不如第二组。

  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凡事思虑过度,反而会阻碍行动力的发挥,这也是为什么越想得越多的人,越难以实现目标的原因之一。

  想得多,是希望能够不出错,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自己有所得。可安全感这种东西,终究不是靠想出来的。

  正如西谚中有句话所说,担心太多并不会减轻明天的负担,却会剥夺今天的幸福。

  安全感要从哪里来,答案是,从奋斗和实践中来。无论你的设想有多好,都需要一步步去践行,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如你所愿。

  世间完美的事太少,你终究不可能什么都想要。

  对于当下的生活而言,能认得清适合的方向,不害怕失去,不盲目比较,而是有能力去承担起后果,并为之付出持久的努力,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

  3

  很认可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三个阶段,不知得与失,在乎得与失,无谓得与失。

  年轻时,难免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年岁渐长后,压力开始变大,人也变得越来越患得患失,于人于事都唯恐错付。

  直到走过半生,尝遍世事无常,一切终于又可以化繁为简。日渐明白,得与失本来就是相伴相生的,得中有失,失中有得,与其在得失中苦苦徘徊挣扎,不如学会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它。

  看过一期关于舞蹈老师廖智的采访。

  廖智曾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双腿和心爱的女儿,但坚强如她,并没有被命运所击垮,而是尝试用残缺的双腿练习跳舞,直到再次站上舞台,破茧重生。

  后来她重新组建了幸福的家庭,虽然每天只能靠假肢行走,却活得比许多四肢健全的人都更加精彩。

  有人问她:你为什么可以这么快乐?

  她给的回答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会看到自己失去的东西,我不一样,我总是能够看到自己拥有的东西并为它们而感恩。

  这是涅槃重生后的强大,亦是从失去中获得的感悟。

  很多时候,得与失是成正比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智慧的人,会选择凡事多往好处看,不因失去而懊悔,只因得到而珍惜。

  事实上,人生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来自于拥有得多,而是源于要求得少。想得越多,烦恼越多,只有当我们学会尽己所能不强求,一切才有会豁然开朗的美好,和水到渠成的收获。

  好的生活归结起来,其实无非这十五个字:不瞎想,做得多,要得少,常微笑,懂知足。

  所以,如果此刻你还在纠结犹豫,就请勇敢一点,别作茧自缚。

  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拥抱每一段人生的际遇,且行且珍惜就足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想得越多,烦恼越多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