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祖大业到始皇帝七百多年间,不出昏君,历代王都有雄才大略,一代代苦心经营,不断蚕食周边国家,由一个小诸侯国,终成大业,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车同轨,郡县制,辉煌达至极。
到秦二世,一个断崖,突然跌落了!三年时间,二十一岁,毕了终生。
大家在研读过程中,对始皇非常有感觉,诗歌吟诵,好不热闹,因未曾通读,不能细赏。《秦始皇本纪第六》整整五十页,出篇幅新高,整整一周,每天读一点,一直到昨天,才算啃完。从太史公描述秦二世胡亥的字里行间,我慢慢品出一些味道:秦二世绝不是用来嘲笑的,尽管他非常荒唐;秦二世绝不是用来指责的,虽然他专权瞎整害人不少;秦二世作为历史遗产,是值得研究的,他身上所有的习性,今天社会上仍暗中流行,尽管人们都不愿意怀一颗仁心去看他的陵园一眼,就在西安曲江公园,可他作为历史遗产,难道不该好好继承?人们肯定要问:他“暴虐于屠杀骨肉之戮,昏暗于指鹿为马之昧,荒嬉朝政于声色犬马,凋敝民力于秦阿房,终致天下揭竿而起,胡亥自刎望夷,叹秦不世辉煌于此葬送”他有什么好继承的?
看《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发现太史公有深刻的用心,他不评价,而是让人物自己出来说话。
一、人们心目中的昏君胡亥,为自己骄奢淫逸找到这样的根据:“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
听听吧,天下是我的天下,我为什么不可以肆意极欲?回想前几年未上任之前的两会上,女权贵们如明星一般耀眼,从头到脚,满身品牌,坊间模仿,极尽骄奢,有人炫耀,我这一身也才20万,算什么?攀比风盛,民间疾苦,无人过问。他们相信“以权治人,控制天下”与胡亥有什么不同?
二、昏君胡亥,不学无术,目中无人,竟然说出:“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为百姓做出牺牲)尚何于法”?
听听他的话,连虞舜夏禹亲民爱民仁爱之举,都看不上,觉得他们没有什么值得效法的!看看那些被双规的达官,哪一个不是戾气十足,哪一个不是高高在上?事实上,凡是把民众利益放在心上的,国家才有可能长治久安;凡是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几人能有好下场?
三、昏君胡亥,官二代贪心不足,不懂节制,膨胀无度:“朕尊万乘,毋其实,吾欲造千乘之驾,万乘之属,充吾号名。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竟,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天下被称为万乘之主,拥有万辆兵车,我身居万乘之高位,却没有万乘的实际,我要建造千乘之车驾,设立万乘之徒属,让实际跟我的名号相副。再说,先帝出身于诸侯,兼并了天下,天下已经平定,对外排除四方外族以安定边境,对内修建宫室来显示成功的得意,你们都看到了先帝功业已经就序。)
一个人膨胀到何等地步,必然失败到何等地步。从胡亥身上看清楚了吧!
一胡亥亡大秦,表面看是这样,其实,秦亡的种子早就埋伏在秦帝国的机体之内。太史公文笔厉害,“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