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楼上有琴声如水,楼下的蒲公英开得热烈,一地金色。婆婆草也不甘示弱,蓝色的笑脸展开如初。如初安静的午后时光,其实更多喜欢这样的一个人独处。跟心灵对话,让时间驻足凝望自己生命里的寻常时分。
寻一段跟自己相处的光阴其实不容易,更多时候我们所做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更好,聆听时可以安静下来。最近在公众号里聆听郦波蒙曼老师的讲课,深入之后终于发现被诗歌感动的其实是源于一段光阴的见证。在孟浩然的故人庄,在李白的长江之滨,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里……走入诗词其实总是更多去看见他们已经过滤的人生,没有人愿意在诗歌里描写一地鸡毛,而是风花雪月一些过滤苦恼和不堪,只有绿树青山,菊花美酒。
而每次分享之后却总是忍不住让孩子举手看看到底哪些家长是用心跟着孩子一起来成长的。孩子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即使一年级也可以跟着大学老师学习,而那些无所事事的家长却一直惦记着指望老师教孩子,可是没有勤奋陪伴的土壤,教师即使教了也没有什么呢?因为有些孩子荒芜了很久,不是老师不教,而是教他其实没有效果,即使多付出时间跟精力。
所以最有效的教育还是家长的努力陪伴。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可是,举手听了古诗解读的可能不到一半。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只有那些属于人性的有些东西可能才是久远不会变化的,其实人性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也有不同的见解。
而最近在优培的群里张文质先生开始给我们原始的学员讲课,其实也就是每天晚上谈论自己所思所想,看似轻松,却还是有一些启迪的价值。
关于我们的生命,关于我们的精神世界,关于童年,关于诗歌……一切似乎都是生命里重要的东西,一切又似乎有点距离,但是恰是在先生熟悉的叙述里,心开始沉浸,开始思考,也可以去规划未来,人生余下的时光,乃至我们的课堂如何去改善孩子的生命状态。
所以说真正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其实不容易。而太多时候其实我们做老师容易苦恼,为什么他们不信任我们的言说呢?感觉更多还是需要孩子家长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最近有些妈妈来到教室里看孩子写字就可以知道孩子的差距所在,更多时候还是需要比较,看见差距接纳差异再去改善也就可能了。
世界似乎一夜之间改善很多,朗读者忽然火爆也是不偶然的事情。那么蒋勋讲课也是别有滋味,忽然想到一句话,可能未来聪明的越来越聪明,愚蠢的会越来越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