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19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无数辆“孤儿列车”将纽约孤儿院的孩子们送到西部的接纳家庭中,作者邦廷和画者希姆勒合力而为的独特深刻的故事就发生在其中一辆“孤儿列车”中。这个让人心碎故事的精心叙述者名叫玛莉安,她是一个梦想着和母亲团聚的普通女孩儿。女孩玛莉安,长得不漂亮,被贫穷的父母遗弃,在和母亲分手的那一刻,她从母亲头发上拿下一根白色羽毛,母亲承诺去西部开创新的生活,再回来到孤儿院接她。可是一直到第五站,14个孩子只剩下她了,也没有见到接她的母亲。就跟了一对年老夫妇。未来如何,只能凭借想象。
故事适合给孩子讲吗?讲述着的立场肯定会在讲述的过程之中流露出来。
我觉得,可以给4岁以上的孩童讲这个故事。
故事的氛围沉重凄凉,现实生活中少有,正因此,可能会吸引到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出来生命深处的同情。细节上很唯美,很真实,也有欢笑场景。
试试能否体会出来:
一、深厚友爱
萝拉被一户人家相中,宁可不要小狗,也要玛丽安相伴。孤儿院里,有好友,不觉孤寂,分离的时候,萝拉一直在哭,在孩子心中,朋友是最珍贵的。
二、母爱在孩子心中是最分量最重。
玛丽安的那根羽毛,作为礼物送给了收养她的白太太,她渴望白太太就是自己的妈妈。
三、大人要给孩子说真话
白太太不否认自己当初想要男孩,但是又说:“有时候,你最后得到的会比你原先想要的更好”。说真话需要勇气,但不伤人,确实是一种智慧。
四、恩爱的家庭更具安全感
玛丽安一直不希望自己被选中,主要是心里想着自己的妈妈一定会来接她。当白先生、白太太出现时,玛丽安感觉到了他们的温柔真诚专注善良,她开始心动了。老师卢小姐问我:你现在准备好了吗?
玛丽安回答:准备好了。
故事结束了,回味一下,就是在这样的带点悲剧色彩的故事当中,一样的充满了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