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方圆在乡里的集市大街上,开了第一家性用品店,轰动一时,成了所有人的谈资。
因为这事,老公杨涛觉得自己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来,婆婆觉得她发了疯,嚷着儿子跟她离婚。
其他看热闹的人私下讨论完后,咂嘴嘲讽一句:城里人就是不一样啊。
02
方圆是外地的,她和杨涛是大学校友,毕业后杨涛考了编制,回到老家一所乡里的学校当初中数学老师。
正常情况这段感情理应结束,可方圆偏不,她想爱谁就爱谁,想要跟谁结婚就结婚,一切都得由她做主。杨涛返乡半年后,她也跟着跑了过来。
无关年轻,也没有冲动,反正她想做就做了。
来年年初,杨涛在老家办了个流水宴,她嫁过去了。
生活嘛,最主要的问题是钱,她和杨涛那点工资只能维持生活开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婆婆动了一次小手术就让他们夫妻伤筋动骨的。
方圆谋发了开店的想法,本来她对教师这行业没多大意愿,她做这份工作纯粹是因为在这,是最好的选择。
可现在无法保障她的生活。
杨涛下班回来方圆就把要开店的事跟说了,杨涛娘俩都不同意,干的好好的干嘛要辞职,教师这份工作多少人求都求不来。
方圆理解他们,在老一辈的观念或者在这个落后偏远的地区,这是个铁饭碗,是份荣耀。
她耐着性子把家里经济状况给杨涛娘俩讲,他们依旧表示不赞同。
方圆很轴,认定的事就会放手去做,就如她当初嫁给一穷二白的杨涛。
不声不响辞职了,连开店的门面都租好了,杨涛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03
方圆把店定位在性用品上,这不是她心血来潮做的决定,是仔细考察的。
嫁过来一年,她发现这里的男人大多在外挣钱谋生,近点的两三个月回来一次,远点的过年才回来,女人则在家里务农,带孩子。
这边的人结婚早,二十出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长期忍受寂寞孤独,生理需求是人原始的反应,她们只能压抑着甚至羞于启齿。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避孕,孩子生多养不起。
虽然当年国家还在实行计划生育,在这个偏远的地区,这些人总是有法子躲开的。
孩子来初潮,面对孩子问裤子为什么会有血的问题,妈妈绝口不提,含糊敷衍说了句,“你长大了。”
多问几句就会被说,这是方圆亲眼在杨涛一个亲戚家见的。
这是个商机,同时方圆也想告诉她们,性并不可耻。
04
方圆没有那么本金从父母那借了些钱,当时乡里不通快递,她专门上城里去进货,把货打包回来。
在此之前,她特意花时间去了解这些产品,价格,功能,制作材料以及使用方法。
开店那天,杨涛打电话来了,说他才下村很多事还没上手,过段时间再过来,事已至此,他还能说什么。
门店不大二十平方米左右,但她把店里装修的很精致,牌匾是“遇见美好”四个字,后边写着非成年人禁止入内。
乡下的街道,五天一次的集市最热闹,人最多,老人根本就不会来逛这么精致的店,只有一些年轻结了婚的女人,或者中年女人出于好奇会来看眼。
方圆热情地把人迎进门,送上良好的服务,面对她们疑问耐心解答,介绍每一款产品的功能。
那些人一听羞红了脸,转身就要走,方圆拦住她们,告诉她们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相反可以保护女人的身体,可以找到快乐,城里的夫妻,情侣都用这些。
一直生活在封闭环境,思想被禁锢的女人们哪听过这些,见过这种“惊世骇俗”的玩意儿,撒腿就走,身后仿佛有洪水猛兽。
这种情况持续好多天,方圆一遍遍不厌其烦跟她们讲什么是情趣用品,这不是丑事,是时代进步的文明体现。
后面有个年轻男人进来,才打破这种局面。
05
男人大概二十出头,穿的比较潮,他一进门指着货架上一盒避孕套,一套情趣内衣说,“姐,麻烦你把那两个包起来给我。”
付钱后提着黑色塑料袋,他满脸通红走了。
男人开了个好兆头。
一个三十多岁的已婚女人,有好几次路过店门口不敢进,她去过方圆的店里,不过她也和其他人一样,听到方圆解释那些情趣用品的用处,也跑了。
现在她看到一个男人都进去消费了,心里充满了好奇。
方圆瞥到她在门口,想进又不敢进的模样,出来把人拉进店门。
女人鼓起勇气问,“刚才那个人都买了什么?”
“避孕套和情趣内衣。”
女人脸又红了。
方圆见怪不怪分享自己的经验,她说她和老公结婚一年多不想要小孩,都会用避孕套,平时也会用情趣用品,增加夫妻感情。
或许是真的被方圆说动了,女人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她和这里的大多数女人一样,和老公大半年才见一次,结婚十多年来性生活没几次,人是有欲望的怎么会不想要呢,只是不敢说出口。
每回欲望袭来,她一个人躺在床上,整夜整夜不盖被子裸着身子,让冰冷的冷风消除欲望。
女人在店里和方圆聊了一个多小时,回去的时候手上多了个黑色塑料袋。
06
女人买了一个震动器具,用了几次还来和方圆反馈,说她从来没体验过这么愉悦的感觉,和老公在一起都没有。
女人又买了些其他情趣用品回去,还向几个关系好的姐妹推荐。
店里渐渐有了人,方圆很欣慰,一是开这个店总算没有没费力气,二是替那些逐渐放开自己,尊重自己的需求女人而欣慰。
但是方圆言之过早了。
她的店被人砸了。
是那个第一个在她店里买情趣用品女人的老公。
老公回来办事,还没进门就听见她发出那种声音,以为她在外偷人了,怒火滔天把门踹开,冲进去抓着她的头发,问她把奸夫藏哪去了。
女人被吓破了魂,又羞又躁告诉老公没有奸夫,说是情趣用品。
男人掀开被子,看着那些奇奇怪怪的仿真道具,脸蒙上一层灰。
第二天就带着女人到方圆店里,大骂方圆不知廉耻,荡妇,带坏别人,开这种乱七八糟的店。
一股脑儿砸东西,无论方圆跟他怎么解释,男人半分都不听,把拉他走的老婆摔在一边。
那天是集市,人很多很热闹,男人搞出很大动静,所有人都来围观。
方圆开情趣用品店,在这个封闭落后的地方传开了。
07
杨涛和婆婆自然也知道了,他们的震惊可想而知。
这么多年他们这都没发生这么劲爆的事,杨涛的震惊是,方圆她怎么在这个小地方开这种店?
婆婆的震惊是,他们家怎么娶了这么个让人蒙羞的儿媳妇?以前她只当这个城里儿媳,性子活泼,做事有主见,现在搞出了这么大的事。
老太婆想一头撞死在墙上。
这事传开方圆被很多人讨论,说她不要脸,房东虽然是个开明的女人,但也遭受不住别人的唾沫星子,劝方圆别在这开这种店里,把房子收了回去。
这种结果方圆可以接受,看到他们对性避之不及,有点哀愁。
人的生活不就那几样吗,工作,吃饭,性。怎么这么平常非要藏着掩着,活在框架里。
光明正大做这种事,就被贴上各种标签,“荡妇”“贱人”“不要脸”
有胆大的男人会拦着她调戏她,说,用那些假玩意做什么,直接来找她不就好了。抓起方圆的手要往裤里塞。
方圆一巴掌甩了过去,打得噼啪响。
这些贱男人表面上言辞正义,道貌岸然,满口道德,其实就是茅坑里的一条蛆,恶心,贼恶心。
甩了两巴掌不够解气,方圆抡起地上的棍子往男人身上打去,把男人打进医院。
08
因为方圆的原因,杨涛一家都成为别人的笑柄,一出门就被人指指点点,婆婆承受不了,叫杨涛跟方圆离婚。
她跟方圆说,“或许你的做法并没有做,可是你来错地方了,这种小地方是不可能接受这种店的,真需要也会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生长在这儿,只能按环境来生存,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人的偏见却是一辈子的事。”
谁都没错,只是他们所见所闻,生长环境不同而已。
方圆在这件事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改变一个人都很难,更别妄想改变一个固步自封的环境。
哪怕是善举,也不会被人接受。
方圆跟杨涛离婚了。
他们有各自的生长天地,注定道路不同
几年后,网购兴起,方圆抓住了淘宝的风口,开了网店,她做的依然是卖情趣用品,而且做的很好。
当时虽然失败了,给人留下不好印象,但她也得到一些收获。
帮助别人增加一些生理上的愉悦,是一种福祉。
有时她也会想起那座大山,山里的那些男人女人,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对性方面的事情,改观点没有。
时代的变迁,文明的推进,不是禁锢人,而是解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