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2-05-24 02:06: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后感锦集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是一本由葛成恩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精选点评:

  ●全书如题,真的很手把手教了。。。。总的来说这只是个说明书一类的书,只是对应的操作复杂了点,接下来就是开户操作几次估计就好。

  ●简单了接下,想要具体操作还需要更多知识,守纪律当天卖出 不打赌博票

  ●港交所要求自2018年2月15日起,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均须面向散户公开发售,且公开发售规模不低于总发行量的10%,并设有回拨机制,修改后的创业板上市发行制度与主板保持一致。考虑到自2016年至2017年期间有大量创业板公司采用配售发行制度,不像散户公开发售,上市后股票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此股价经常在上市首日暴涨,配售发行造成了这些公司在上市首日的股价失真,尤其在2016年。 还有一种上市形式同样适合港股主板和创业板,就是介绍形式上市,这种方式上市不涉及发行新股,不进行融资,上市公司也无需承担大量的上市费用,例如香港交易所2000年上市就是采用介绍形式。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会采用介绍形式分拆业务上市,例如2017年九龙仓集团(4.HK)分拆九龙仓置业在港交所上市就采用介绍形式上市。

  ●及时、就手的打新工具书。半天看完后买了中国飞鹤。也不知是福是祸,12天后见分晓。

  ●浅显易懂,适合小白,不过书中的内容完全可以通过网上的一些大v的讲解了解,缺乏很深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作为港股打新的入门书籍非常合适

  ●港股打新知识不错的介绍

  ●数据有余,体系不足。比如五要素,超额倍数,同业估值很有道理,盲打创业板,粉表,明星效应就没讲清逻辑

  ●几页纸能讲清楚的,割总出了本书,厉害。整体讲述内容还是比较全面,打新五要素等对新手比较通俗易懂。另,他的打新建议是不太能挣钱的,毕竟有时市场情绪比指标重要。

  ●讲得挺全面的,适合初学者。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后感(一):港股打新启蒙书

  很全面细致的“港股打新”启蒙书,适合喜欢“套利投资”风格,小资金投资起步的人。特别是把打新的底层逻辑讲透了——港股打新即“长期统计套利”方式,首日涨幅是关键。(重点区别与炒次新和价值投资思路)

  印象深刻的点:

  1、招股说明书:是很棒的了解和分析,最新各行业特性和商业模式的信息来源。尤其还有第三方数据的行业概览,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地位都有更全面的介绍。是学习行业商业模式的很好来源。

  2、买股是买未来,打新是看热度——超额认购倍数 & 孖展超额认购数

  3、购买操作点:1) "盲打"创业板 2)粉表 3)新股超额认购倍数和孖展倍数高者

  4、卖在高点:

  1)首日卖类型:A)暗盘虽不好,但绿鞋VS公开发售比(回拨后)》100%,有绿鞋且散户认购不足大盘股更安心; B)暗盘量价齐升,中签率低,关注高的IPO

  2)暗盘马上卖出:a)表现不好,且无绿鞋;b) 暗盘上涨幅度不大,灌肠阴==》此股不可留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后感(二):《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书笔记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书笔记,做了个脑图,可以点链接,也可以右键新窗口看大图

  切记:

  打新不是炒股,本质上是一个统计套利的过程。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后感(三):无脑定投,有脑打新

  可读性强,小白也可以读懂,但是做脑图的时候总感觉有点乱- - 故而四星推荐。

  虽然是看了百威要上市开的户,拖延症晚期的我却迟迟没有打,感觉损失了一个亿。。。。

  打新前,看招股书决定是否申购:

  1、重要提示→保荐人

  2、概要→所处行业,同时要查看同行业估值对比

  商业模式同质化可以比较估值,若发行市盈率高于二级市场同行业估值,申购价值不大。(然鹅小白并不知道怎么去比估值,除了PE、PB,还有好多指标,不过毕竟行业的事也不是一句两句说的清楚= = 以下属个人YY内容:同行业估值可以搜索上市XX公司,如,上市驾培公司,找到公司名称,在股票概况里看PE、PB等基本估值)

  3.基石投资者、明星效应

  一般大型IPO会引入基石投资者,利于上市后维持股价,明星级别基石投资者(或明星持股)可吸引散户认购,但市场需求火爆的项目不一定需要基石投资者。基石投资者同时也为僵尸股提供了合适的温床,如江西银行。有基石投资者和明星加持的新股不一定上涨。

  4、超额认购倍数

  港股打新是一门“吃抢食”的生意,越抢越香。公开发售超额倍数高的新股有回拨机制(然鹅也可申请豁免回拨),作者说在申购阶段可在其公众号回复股票代码查询其最新孖展(向券商借钱打新)超额认购倍数来预测其火热程度,然鹅我试了一下并不可以。

  5、粉表

  粉表为让公司内部人员认购的申请表格(不知道哪里可以看有无粉表,看的招股书中在预期时间表中有写 白色、黄色表格供索取,不知是无粉表还是不显示),据作者统计,有粉表的公司首日全上涨。

  6、“盲打”创业板

  一般募资金额低,发行价低,行业特征不明显,08开头,打就对了。

  7、避免雷区

  内地银行股、H股、大盘股、国际大行保荐项目、纺织服装类、港口航运类、高速公路股、互联网金融股,行业估值不高,不具备申购价值。券商、建筑与地产等周期性股,注意其上/下行周期。

  中签后,看卖出时机:

  1、新股配发公告

  上市前一日发布公告,可在“披露易”查询。可查发售价、公开(甲乙组分配)及国际发售认购情况、超额配股权(绿鞋)等情况

  2、暗盘交易

  上市前一个交易日收盘后开始,涨跌风向标。看好的股票未中签也可在暗盘买入。暗盘破发,无绿鞋保护,暗盘直接撤;暗盘破发,有绿鞋保护,首日大都不会破发。暗盘大幅上涨,首日获利卖出;暗盘涨幅不大,暗盘卖出。暗盘未大涨大跌,首日开盘不久卖出;绿鞋保护的5个交易日内发行价之上卖出。

  3、不要炒次新股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后感(四):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

  港交所要求自2018年2月15日起,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均须面向散户公开发售,且公开发售规模不低于总发行量的10%,并设有回拨机制,修改后的创业板上市发行制度与主板保持一致。考虑到自2016年至2017年期间有大量创业板公司采用配售发行制度,不像散户公开发售,上市后股票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此股价经常在上市首日暴涨,配售发行造成了这些公司在上市首日的股价失真,尤其在2016年。

  还有一种上市形式同样适合港股主板和创业板,就是介绍形式上市,这种方式上市不涉及发行新股,不进行融资,上市公司也无需承担大量的上市费用,例如香港交易所2000年上市就是采用介绍形式。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会采用介绍形式分拆业务上市,例如2017年九龙仓集团(4.HK)分拆九龙仓置业(1997.HK)在港交所上市就采用介绍形式上市。

  通常情况下,股份配发权力掌握在承销商手中,他们不一定按照申购数量比例配发,也不一定按照价格从高到第依次配发,而是更注重招投标的质量。对于高质量的投标配发比例较高,对于低质量的投标配发比例较低,甚至不会配发股票。

  港交所引入新股发行灵活定价机制的本意是让拟上市公司根据申购情况灵活调整发行价(可将发行价下调至比价格范围下限低10%),而不用撤回并重新进行招股,因为采用该机制不会触发撤回机制而导致额外成本及招股延迟。

  港股新股发售分为公开发售和国际发售两个部分:公开发售针对散户,国际发售针对机构和高净值个人用户(证券账户现金超100万美元或800万港元)。

  就公开发售部分而言,一般又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是小散,最少可以申购1手新股。乙组是指申购一只新股超过500万港元的投资者,甲组就是申购单只新股金额小于或等于500万港元的投资者。甲组和乙组分别获得公开发售数量的50%。同时,港股新股的公开发售有申购最高限额,每个用户通过公开发售申购新股最大数量为公开发售数量的50%。香港人把顶格申购称为“顶头锤”。

  甲组和乙组之间可以互相回拨。如果甲乙两组总申购数量均不足,就只能把申购不足的股票回拨到国际发售部分。

  要注意的是,投资者若参与了公开发售,就不能参与国际发售,同理,参与国际发售的投资者也不能再参与公开发售。

  对于高净值个人用户来讲,很多时候与其参与国际发售,真不如去参与公开发售的乙组。

  2011年到2012年市场不好,所以部分公司与基石投资者签署“抽屉协议”,暗中约定保底或回购等各种利益输送。2013年港交所发布规定,基石投资者除了能优先分配新股之外,不可以获得其他任何额外利益。

  港交所规定公开发售部分最低为10%,回拨后公开发售部分最高为50%,这都是针对多数股票。拟上市公司可以向港交所申请豁免遵守以上规定,尤其是大型蓝筹股,上市时融资额大,一般都可以降低标准。

  如果公司上市后破发,签了超额配股权协议的机构投资者依然要按照发行价购买股票,这对于机构投资者成了一项义务,但是公司不再增发股票,而是由投资银行(稳定价格操作人)按照不高于发行价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买欲超额配售权同等数量的股票,然后把这些股票按照发行价卖给机构投资者。因为没有卖出更多股票,投资银行不能赚到额外的承销费,投资银行从二级市场是按照破发价格买的股票,但是按照发行价卖给机构投资者,中间价差就成了投资银行的利润,投资银行可以说是旱涝保收。

  香港的大型IPO都是由国际著名投资银行来承销,是因为国际大行在全球主流市场都有分部,拥有的是全球的机构投资者客户,大型IPO要靠他们才能将股票卖出好价钱、好数量。

  一般情况下,机构投资者要行使超额配股权,投资银行从公司老股东处先行借入股票然后卖给机构投资者,然后公司增发同样数量新股给老股东,这样效率较高,机构投资者可即时得到因超额配股权增发的新股用于卖出获利。

  绿鞋机制的本质是削峰填谷,在1个月内平抑和维护上市公司股价:当IPO公司上市后股价大涨,可以增发股票平抑股价;当公司上市后股价破发,可以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入维持股价。

  A股打新在申购时无需冻结资金,而港股打新在申购时即需要冻结资金。

  即使在2018年熊市期间,A股打新户数仍高达1200万以上。港股打新户数要大大低于A股,以2017年的最热门新股阅文集团为例,该股申购户数为41.8万,已经在港股新股申购户数中排名前10位。一般的港股新股申购户数约为1万至2万。

  港股打新需要申购费(利弗摩尔等互联网券商已经免除申购费),可以融资申购。

  A股新股申购期较短,一般T日申购,申购日仅1天,中签后T+2日缴款,A股从申购到上市大约需要10日至15日。港股新股申购期较长,一般申购期为3.5天,其中最后半天很多券商已不让申购,券商需要处理申购申请,港股从申购到上市大约需要10日至20日。

  在香港申购新股为什么还要用纸质表格?这是因为按照香港相关法律规定,股票要以一定的实物形式存在。另外,对于拟上市公司和承销商而言,如果在营业部申请的人数非常多,领表和交表时热闹非常,媒体争相报道,可以大大提升人气。

  白表一般供散户申购使用,使用白表申购新股,会收到以自己名义登记的实物股票证书。使用白表申购新股不需要在证券公司开户。港股新股申购期一般为3.5天,通过电子申购的投资者一般最后半天已经无法申购,但是通过白表申购的投资者一般最后半天依然可以申购。通过白表申购的投资者较少,且都是香港本地的投资者,因为要实地去提交表格。

  目前港交所也允许网上提交白表,这种网上提交的白表又称为绿色表格。

  除了白表,散户也可以通过黄表进行申购。如果投资者已与中央结算系统开立了投资者户口,或者在证券公司开立的账户,并想将认购的股份直接存入自己的账户,可以使用黄表。通过黄表申购的都是香港本地投资者。

  除了白表和黄表以外,目前在香港申购新股最主流的方式就是电子认购,也就是投资者通过券商开户后,在新股申购日通过互联网登录自己的证券账户进行申购。这种申购方式目前占港股新股申购总数的99%以上。

  粉表是专供拟上市公司内部员工认购新股的表格,部分公司招股时会允许员工认购新股。通过粉红色表格申购的新股,虽然多数也属于散户认购的公开发售部分,但是拟上市公司会单独拿出来一部分专供公司内部员工认购,一般员工容易获得。以粉表认购的新股以香港本地股为主。

  蓝表主要用在分拆上市上,已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母公司的股东有优先分配的保证配额,这种配额一般通过蓝表申请。2017年11月在香港上市的阅文集团,每持有1256股腾讯控股可优先分配1股阅文集团。

  参与港股打新时,会涉及以下几种费用:

  1. 新股申购费。由投资者的开户券商收取,一般券商申购每只新股的申购费为100港元,无论投资者最后是否中签均需缴纳。申购新股申购分为两种申购方式:分别是现金申购和孖展申购。对新股申购费而言,现在某些互联网券商既免现金申购费也免孖展申购费,某些券商仅对现金申购免新股申购费,而不对孖展申购免申购费。

  2. 交易征费。由香港证监会收取,费率为申购金额的0.0027%,最低为0.01港元,若未中签不收取。

  3. 交易费。由香港交易所收取,费率为申购金额的0.005%,最低为0.01港元,若未中签不收。

  4. 孖展申购利息。一般年化融资利率为2%~7%。

  在申购香港新股时,最主要的收费是新股申购费,交易征费和交易费可忽略不计,所以投资者在开户时一定要选择零申购费的券商,这样长期下来打新股会省下一大笔钱。

  申购新股如果中签了,卖出时除了需缴纳交易征费和交易费之外,还需要缴纳以下费用:1. 印花税,由香港特区政府征收,税率为交易额的1‰。2. 券商佣金,各个券商不同,多数互联网券商交易佣金为0.5‰。

  当用户进行现金申购时,很多券商支持在申购后可以撤销,但是很多券商不支持孖展申购后撤销。投资者在选择券商进行港股打新时,最好选择那些现金申购和孖展申购都可以撤销的券商,以提高申购灵活性。如果在申购期内发现该股非常冷门不想再申购,就可以直接撤销申购;如果发现该股在申购期内非常火爆,但是自己申购的数量太少,可以撤销现金申购,直接从券商处借钱进行孖展申购,以提高中签率。

  定价日一般为新股申购的截止日或截止日后一天。

  新股上市日前一天上市公司会发布新股配发公告,用户中签的新股会到账,有暗盘交易功能的券商在这一天下午4:15~6:30就可以交易新股了。

  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新股,大股东自新股上市之日起有6个月的禁售期;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的新股,大股东自新股上市之日起有2年的禁售期。

  券商交易佣金尽量低,最好在0.3‰以下。有些券商的佣金可能看来很低,但是会对每笔交易收取平台使用费,投资者在开户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忽悠了。

  通过电子认购方式申购新股,中签的新股一般会在上市前1天显示在投资者的证券账户中,同样,若投资者未中签新股,也会在上市前1天收到退款。

  对于超额认购权,投资银行在上市前寻找机构投资者,然后投资银行与机构投资者签一个预售股票协议,约定在1个月内把这些额外预售的股票以发行价卖给机构投资者。

  国际发售中,大幅超额认购一般是指国际发售超额认购倍数在3以上的新股,适度超额认购和轻微超额认购,一般超额认购是指超额认购倍数在3以下的新股,其他类型基本属于刚刚足额认购或超额认购倍数在1~2之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