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几何学》是一本由涂道坤 / 涂依一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际关系几何学》读后感(一):差强人意的作品
怎么说呢,作者介绍“涂道坤,从事出版20余年,长期致力于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先后策划出版过《少有人走的路》《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书能让你戒烟》《FBI教你读心术》《女性养生三步走:疏肝,养血,心要修》等畅销书。”我一看,哇塞,这个好牛呀,本本都畅销这本一定错不了,等读到之后反应了好久才明白过来,“策划出版”和“作者”绝对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不是长期致力研究就会很专业、也不是策划出版过畅销书自己的书就会畅销,总之,这本书差强人意。
说说文字内容部分,怎么说呢,就是一个中年老男人把自己的经历的事情当成阅历写了出来,然后扣上了心理学的外衣,总之别别扭扭,没有那种读完了茅塞顿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清明感,多得是“这还用你说”的满满不解与疑问。文字内容过于直白浅显,心理学、为人处世的道理、人际关系交错混杂。
再说说图画内容,因为很少有书会把插画作者并列介绍的,“涂依一,就读于纽约视角艺术学院(SVA)插画专业,用艺术预防衰老,。”写到这里突然看出了什么,这个插画作者不就是文字作者的宝贝女儿?!!!!父女联手给自己的人生留下回忆的作品吧,有些令我唏嘘呢。“凭手艺杜绝啃老”?你说的是真的吗?这本书如果不畅销,你爸爸不会亏钱吗?
哎呀呀,言归正传,这个图画内容让我想到了《失落的一角》,就是那个既视感,但是还不能表达内容,就像是为了文字建档匹配的那种感觉。
总之不是很推荐,除非你想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心理学范畴的人际关系的人生阅历。
不过请作者万一看到我的品论也不要气馁,这本书作为你们父女感情的见证,送亲朋好友的礼物还是很好地,相信你们也还是费了心思的,但是对于一个考过心理咨询师、读过很多畅销作品的读者来说,真的不在我的期许范围内。
《人际关系几何学》读后感(二):与人相处有诀窍
看《人际关系几何学》之前,感觉人际关系并不复杂,可能我是初出茅庐的原因吧,看完才知道人际关系确实很复杂,但要是处理好它也不过如此。 《人际关系几何学》其中的内容很是让我感同身受,就说第一章其中举的例子,就是与老同学打招呼却遭冷淡,于是自己心中便有了许多猜疑。的确,那个在自己心里很讨厌的人就是自己捏造,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他”。看完我也悟出了道理,那就是,与人打交道时,要摒弃各种凭空猜想,仔细倾听对方的想法和心声,敢于说真话,坦诚相待。 说到倾听,里面谈到了假装倾听。其实我也有过这种操作,看似在倾听,也有给出相应的回复,其实内心很是烦闷。期盼着早点结束对话,之所以我会这样对待,是因为她的内容太过消极,充满负能量,而且与我倾诉此类话题也是很频繁。我想我一整天忙来忙去,已经很心累了,还要听他倒苦水,好心情都被搞砸,我强制自己全神贯注倾听,并给出回应已经是我最大的关爱了。我也不清楚我这样是对还是错,虽然作者在书里明确指出是错误的,但毕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总没有绝对的对错。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要撑起的“柱子”越来越多,基本上都有这六根支柱: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爱好、信仰。拥有这六根支柱,人生才算得上完美,正所谓独木难支,正是有了这六根支柱,才能撑起一个圆。一根支柱的倒下,都会使之不平衡,甚至是塌陷。 再说说里面谈到的“三角”,也就是冲突。高考成绩公布后,我也与父母有过冲突,因为高考的失利导致结果不理想,复读的念头很强烈,在我向父母提议时,却遭到强烈的反对,其实我很不服气,因为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因为我姐姐复读失败,觉得我也会跟她一样。起初我以“正方形”沟通,谈判无果,到最后我还是选择以“圆”接纳了事实。最后自己体悟出了道理,“失败不必沉陷于悲伤之中,要么重头再来,要么继续往前走”,重头再来行不通,但我还有“往前走”的路呀!人生总有不如意。 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有用处,它给了我很多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我们谁不是无时无刻需要处理人际关系这个问题呢?就在我的每个不经意谈到的事例中足以体现。正如作者所说,处理好自己所在乎的人和在乎你的人的关系就足够了,自己也会感到踏实。我想这本书将会是我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法宝”。
《人际关系几何学》读后感(三):渗透生活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几何学评价人数不足涂道坤 涂依一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这本书倒是不想我想像的那般,书中所举出的事例,大部分都和现实生活有重叠,人际关系中的几何学,其实说来也有趣。
文中就直线与真话的联系,提及到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的《真诚是生命的药》中,一位母亲不敢讲出父亲挪用公款被监禁的事实,在斯科特建议下将原本隐瞒的真相说出来给她的两个成绩下降严重的孩子,两位孩子却感到开心,因为他们曾以为父亲是由于杀人入狱。正如文中所说:“人们总是高估了自己隐瞒的手段,低估了别人直觉的敏锐。”我们总是尝试着给即将说出口的话语添加这样那样的修饰,却违背了说话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真实表达自己。 本书第二章中,将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爱好,信仰喻为撑起生活的圆的六根支柱,同时提到“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某一根支柱上,是很危险的。”朋友无疑是典型的例子,为了爱情一腔热血,奋不顾身,与父母决裂后只身一人前往对方所在的城市,辞掉了这边待遇不错的工作,我曾经以为这样的情景是不可能在生活中出现的,我自以为现在这个时代的所有人应该都是物质且现实的,当朋友做出这样的决定时,我曾疑惑她到底是勇敢追求真爱的勇者,还是一个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蠢人,她甘愿为了对方去做并不适合的工作,放弃自己的爱好而是一心规划他们的未来,我清楚记得以前那个她,每天活得无忧无虑,工资拿到手就会请我们去吃一顿,买漂亮衣服和化妆品,每次吃饭都在结账时提议AA时,她大手一挥,说着还不知道明天怎么样,活好当下的潇洒模样,我真的很羡慕。但是几个月前的久别重逢,逛商场时她却不舍得买一件几百元的衣服,我看着她问价后眼里闪过的光转瞬即逝,她说有这些钱将来有孩子都可以买两罐奶粉了,我才发现原来当初那个乐观积极的她早已消失不见,在她离开后偷偷买下衣服送给她时,她莫名其妙开始流眼泪,她说她好像不认识她自己了。 如今朋友离开了对方,她在意识到为了爱情丢掉了自己之后,果断的选择离开,回来后再见到的她,让我又看见从前的她。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只剩下一根支柱,人生就会变得面目全非。当初不听劝的她就像文章中的三角形,疯狂对立在另一面,现如今她成为了方形,她坚持己见,不随大流,沉稳,踏实,清楚认识自己,但也不像圆形一般灵活。在这件事之前,我是一个圆形,习惯了对所有人笑脸相迎,不敢职责别人的错误。自己也曾经偷偷抹眼泪,笑自己活得太委屈。现在我正向正方形转变,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开始不再故意讨好别人,开始明白原来我也是可以活出自己的模样,在甩下辞职信,离开那个压迫我两年的工作室之后,我重新选择自己所热爱的工作,现在虽然不能说顺风顺水,但至少每天都活得幸福快乐,在坚持自我的同时,沉稳踏实地工作学习,我意识到了成为正方形的快乐。
《人际关系几何学》读后感(四):人生圆满方成圆
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纷争,有利益纷争就会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好与坏决定你在社会上是否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之前我们学习人际交往学,都是通过文字和具体的案例来了解和和掌握技巧。而这本《人际欢喜几何学》却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犹如各种几何图形的碰撞。其中,三角形代表愤怒,攻击的能量状态。正方形是稳定,公平的能量状态。圆是滚动,灵活的能量状态。椭圆是犹豫不决的能量状态。
学几何的时候,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直线是几何学的基础,而运用到人际交往中,直线关系就是从心到心的相通。而从心到心就是讲真话,彼此之间相互讲真话是最有利于情感交流和交融。而阻碍我们信息交流障碍的是说谎话和说假话。有效的沟通要讲真话,认真倾听。避免抬杠式沟通。
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就是点—线—面的过程。点形成的圆的面是需要6跟支柱撑起来的。它们分别是:成长,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爱好,信仰。这6根支柱支撑圆满的人生。我们只有维系好这6种关系,我们才会有独立的人格,会思考,会思辨,人生才会圆满。
人际沟通交流有几种模式,反击型,回避型,谈判型,接纳型。
反击型:是针锋相对,用几何模型演示就是用三角应对三角。回避型:是用圆躲避三角的攻击。谈判:是用正方形与三角形的对决。接纳型:是让三角切入自己的圆形,在破碎中浴火重生。这四种沟通中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我们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每一次冲突都是对自我认识和突破。
三角令人讨厌,却是突破的标准姿态。热三角的反击,全是发飙。这种方式反击,容易被利用。容易误判,伤及无辜。容易拉仇恨。容易变得下流,阴险。当然,最好的反击。是冷三角。
回避型:当圆遇见三角。面对隐蔽的三角,圆是最好的还击。分为四个步骤:发现攻击,巧妙闪开,顺势滚动,成功摆脱。尤其要远离狼牙棒一样的“烂人”。
谈判型:正方形与三角形的对决。正方形端端正正,坚固,意味着稳重,踏实,值得信赖。完成谈判分3个步骤:坐上同一条板凳。穿上对方的鞋子走路。找到另一种可能。其目的是为了化解攻击,达成共识的关键,在于能够及时转身。
接纳型:三角切入圆。有些关系,需要我们接纳攻击,承受伤痛。在爱的破碎中,因爱而重建。正如纪伯伦所说:“悲哀的伤痕在你的身上刻的越深,你越能容受更多的快乐”。
总之,处理人际关系最健康的方式,是既能表达自己,又不能伤害别人。我们要审视度势的变换形状,该方时方,该圆时圆,该进攻时进攻,该回避时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