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与骑象人》是一本由(美)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香云集
●听说这是本有名的书,买回来放在家里一年多也没看过,周末粗略看了一下,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结构松散,比较拉杂,章节中涵盖了不少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后仔细看看其他豆友的书评,看看是不是我挂一漏万了。
●solved a lot of puzzles in my mind but you still need to practice what you learned.
●非常有趣而且實用!
●这本书扮演着比较尴尬的角色。如果你已经熟谙行为经济学、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那就不必再读此书了;若你想系统的了解以上学科,读这本书又是远远不够的。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一):配得上Tempton的奖项
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本书的作者表现出高水平的心理学思维方式,是的,心理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表现力!深入浅出,将很多心理学的道理娓娓道来,即便是很枯燥的心理学实验,在他的演化下,透彻、清晰。赞!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二):中庸之道
看得出来,作者学贯中西。对于一个外国人对东方文化,包括印度,中国的老子,孔子。作者是从哲学而关注心理学的。
东方与西方,宗教与科学,显意识与潜意识,象与骑象人要和平相处的中庸之道。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三):那些不由自主
适逢这书在时间上是和《枪炮、病菌与钢铁》同步看的。前者说的是个体,后者分析的是社会。但都让我得到了一个结论——所有的这些都是命运。
个体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而社会的兴衰则由地理环境决定。我们可以起到能动作用的也就是顺从这些不由自主的东西。你永远无法驱使一头天性懦弱的大象去参加战争,但或许你和它能共同建设一个温馨的家园。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四):人象合一地生活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作者起码走悬崖的故事给我的启发最深。也许作为动物的每个人本能地知道该如何面对生活,之所以我们踌躇不前,压抑不快乐,是因为每个人脑门里骑象人错误的一意孤行的意念与大象的本能不一致。
如何协调?人类还在慢慢学习。人象合一地生活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哈哈哈哈哈哈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五):象与骑象人
我们的情感、直觉和感情是一头前进中的大象,作为理性的骑手无法改变大象的前进道路,只能控制其速度,或者提醒路人避让。 请注意,骑手是为大象服务的。而这头大象去往何处,早就被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好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文化现象等多种因素都有所不同,这意味着产生交流时,两个人的大象所前进方向可能相差甚远。 因此,完全无法说服对方,是一件相当「理所当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