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感覺,我懂》是一本由亞瑟·喬拉米卡利著作,麥田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110.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我们感受到自己或者他人的感受的时候,即时地表达出来,这是对自己的体察和尊重,也是构筑相互沟通的桥梁。表达感受,而非评价指责,而非提出解决方法,才是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联结。
●有点小乱
●越来越不明白有只懂我是真的只懂我还是有很强的同理心。不过好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回答另一只的那句“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
●好书
●单单同理就能有百分之四十的疗愈效果。
诚实,谦逊,接纳,包容,感恩,信心,希望,宽恕,组成了同理心。谦逊为自卑之相反,亦为自傲之相反。谦逊是不比较。安于实相,自我与万物齐一,无高下之别,无大小之分。是即是,是即无,是即一切。更可以引用《论语》中的,君子文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你的感覺,我懂》读后感(二):心理的力量
和其他的心理书籍相同,里面一定有很多正面的词汇。和其他的心理书籍很不同,这是一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同理心力量的书。
而最让我收益的地方就是,这一本心理书中的种种我仿佛在隔天的工作生活中都会隐隐约约的验证到。那种发现原来交流中还有第三条路可走的感觉,真好。
记得里面有讲到观察一个人的方法之一是观察他的一致性。每个人当然都有其矛盾之处。观察一个人,他是否对上级和下属都关心体贴呢?他是否只对对他有用的人关心呢?他对陌生人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如果今天是A态度,明天是相反的B态度,那么其中至少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他没有在一段关系中同样关注着对方。
阅读心理书籍,最重要的就是行动:诚实,自制,谦逊,接纳,包容,感恩,信心,希望,宽恕。为什么我们要花时间和精力在这些没有立即效力的东西上面?因为我们借此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也因为我们由此了解别人,在应该保护自己的时候保护自己,应该放开自己的时候敞开胸怀。^^
《你的感覺,我懂》读后感(三):同理心希望你懂
“同理心是理解与响应他人经验的独特能力。而同理心的矛盾在于:这上天赋与人的能力,既可以帮助别人,也可以伤害别人。”
同理心,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很强烈的感应的。人与人的交往,有亲疏之别,亲近之人,懂你,理解你,从而开解你,帮助你。那一些并非亲厚之人呢,其实你并不在意他们的想法,他们也不理解你的想法,所以同理心是区别对待的。
心理医生不得不对病人产生同理心,因为他们需要治疗。上司不得不对下属产生同理心,因为他需要了解下属工作能力。销售人员利用同理心向顾客销售商品。同理心是有目的的产生的。
就我所理解的是这样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同理心,或者说同理心强烈到一定程度帮助他人。作为一个感性的人,同理心更为强烈,所说的感同身受大抵如此吧。
“人与人之间的共鸣正是那盏划破黑暗的明灯,不只融解了我们的痛苦与恐惧,更揭示我们身而为人的共通点何在。”
《你的感覺,我懂》读后感(四):懂比爱重要
接触这本书是NLP导师的推荐,书的内容有一些冗长了,至少可以精炼一半。最打动我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案例真实性,能够照见很多现实。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一本书看到痛哭流涕,是《原生家庭》。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可以有一本书比我自己更懂得自己。刚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很迷惑,因为我在想一个连自己都不太懂的人又怎么能去同理别人,第二章戴维的故事让我很感动,作者曾因不懂同理心而失去了挽救戴维生命的机会,让我对“同理心”多了一份敬畏,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全书的核心观点很简单,即放下自己的观点走进他人的世界,真诚的对他人感兴趣,尊重他人的独一无二。
值得分享的案例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期间,与我正值叛逆期的堂弟有了一次简单沟通的机会。以往的我可能会对他沉迷游戏感到着急,会对他讲一大堆道理,因为在我的价值观里面,会希望他能够体谅父母,能够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但这一次我试着换了一个方式去沟通,我开始仔细地聆听他的内心世界,开始不断地询问他的内心感受,我发现了一个我从未认真了解过的他。我发现了隐藏在他叛逆外表下的他的焦虑与他的痛苦,发现原生家庭与学习压力对他造成的影响。我发现叛逆不是他的原罪,所有所谓的坏小孩的背后,都有一个需要成长的家长。
同理心能给我带来什么?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因为缺乏同理心而去草率的对一个人下判断,甚至臆想他人的想法;因为缺乏同理心打着为别人好的旗号说着伤害别人的话;这些都只会让自己与世界分隔得更远。
相信同理心的复原力,相信任何永远不会僵化,真诚的关心他人的痛苦,每一份愿意改变的心,都值得敬佩。
《你的感覺,我懂》读后感(五):然后,今天的我比昨天进步了
上半本是本好书,下半本是呵呵哒。
近期在生活中工作中出现的最多的三个字“同理心”。
开workshop的时候,大家都期许队友们有同理心,可是又明白这个很难。
和有同理心的人聊天很愉快,好像永远不想结束,或者只可惜曾经一起共事的时间太少。
并且怀疑那个曾经很懂我的人是情商很高有同理心,还是冥冥之中真的是soulmate有灵魂的牵绊只懂我。(想来可能有点幼稚
也意识到自己有时候的不对,有些看起来对别人的尊重其实不仅是同理心的基石,更加是对自己的尊重。
看书的时候,和心理学的朋友聊了几句。
有些人很boring,我连最原始的好奇心都没有。没有好奇心就没有了解,没有了解,何来同理心?
那你为什么会觉得别人boring,是发生了什么事或者曾经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印象很深,觉得这一类人很boring……
你问,我答。你问,我再答。
(虽然说有时候运用心理学沟通真的会觉得你在套路我,或者官方得很尴尬,或者曾经很目的性的运用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当然不是愿意花时间和每个人这样扯谈,回答那么多问题,毕竟谁的时间都不够用。
ま、算是一本看完会反思自我的书,至少上半本努力让明天的自己更好一点。
#专八宝宝说,今天你是积极的cc
#是不是只有今天是积极的cc
#我也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