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男人》是一本由櫻庭一樹著作,青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350NT,页数:2009.7.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映画化消息出来就发现这完全是我的taste,甚至想买书好好重读弥补电子版的凌乱。如果不是慢慢趋向寻常的小花和慢慢走向颓废的淳悟,两人可能永远都不会分开,这也许体现了作者在虐恋之后想要回归的心态。这辈子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如果有的话就是和最爱的那个人一起生活的15年吧。既然这个世上不会有什么人比ta对我更好,那他们是什么关系又有什么重要。如果映画化拍得好的话,我会爱死的。
●这本书说实话是那种汗涔涔的处在令人反感边缘的又充满感情的情色描写让人眼前一亮;题材过分猎奇。其实有人研究过黄色小说的描写吗?
●看过了。我是个粗人,所以我认为不好看,完。PS:后来才知直木赏一向重口味闻名。
●距离樱庭黑只有两毫米,樱庭姣好的文笔来写这种故事,完全伸展不开的感觉,直木赏那帮人一定是用过了
●这样交代结局真的好么、、、尽管我很喜欢这对父女,但还是觉得写不够,写不够啊,还是有点不够啊,所以我要扣一星。
●高三那年读的,以刚读完的感想而言,明明是只想给个两三颗星,却没想到会在今后的岁月里反复回忆起那个潮湿阴郁的开场。偷来的雨伞,优雅的男人,新婚愉快。
●这书比黄书还黄!口味重的我都读不下去了!
●樱庭姐姐的文采,就相当于日系犯罪小说中的张悦然。特别是一些细节场面,描写的相当到位。整本书是一本扭曲到有点让人难以接受的十八禁不伦之恋,在色彩那样浓厚的文笔之下,看的我心力交瘁。
●意犹未尽。执念,故事到这里连个错误都不算,只是一径地腐败,还留下了如此纯爱的最后一句OS。。。
在我印象中,樱庭一树是一个新锐作家,风头强劲,在推理和文学两端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不过,总让人感觉有点儿“一夜暴富”的感觉,在看完《我的男人》后,我最初的这种看法有些改变了,这本书带给我不小的震撼!
禁忌话题一向是个麻烦的东西,你很难去评论,也很难去把握,应该说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缺陷,完美的人格是不存在的,而且我认为人们在孩童时期的成长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有一些隐秘阴暗的东西,这些事物大多随着时间而淡化、遗忘,不过,也有一些扭曲却伴随着成长而更加深刻,当我们面对这些扭曲的情绪时,不应该去妖魔化,而是应该更加有勇气地去直视、弄懂前因后果,虽然也不一定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不过,至少我们有去正视的勇气,这点就很可贵了,人不需要把自己看得有多高贵,凌驾于万物之上认为自己是超然的存在,人应该更加坦率地认识自己,光与暗本就是事物的两面,不可能抛弃其中一个而独自存活。
再来简单说一下对此书的看法,作者使用了倒叙的手法,从不同时期不同人的视角来描述“我”和“爸爸”的感情,从分离到相会,从浓烈到青涩,从腐烂到发芽,事情最初的起因却在小说的最后,可以说这样的手法我很欣赏,而且各个章节的标题又取得十分有意思。樱庭一树从女性特有的视角出发,用细致的笔调描绘出两人那种扭曲缠绵感情的腐朽气息,不过,由于此书大部分篇幅都是由“我”的视角出发去写“爸爸”,所以对于“爸爸”的心路历程方面感觉描述略有不足,此外,虽然说状景以饰情,但感觉对于景物的描绘有时会显得有些累赘,在文中樱庭一树还设计了一个陷井,会让那些抱有一线希望的人彻底堕入深渊,会让那些心如死灰的人重燃黑暗的光芒……
《我的男人》读后感(二):爸早跟你说了说别想一口气喝光啊
在我的印象中,樱庭一树是日本女作家中为数不多长得能看的,相对于让我世界崩坏的乃南朝、栗本薰、高山薰、山村美纱以及户川昌子等诸位神祗,樱庭一树已经美得不像样了。一度我的头像就是一树老师为文库里的男人库《角川文库创刊60周年纪念企划》拍摄的封面照片,起手式犀利人妻范儿十足滴拿手比划一个“八”字对着你,后来终于被一个棒子组合wonder girls赤裸裸的抄袭。一开始我还不大确定,但读了《我的男人》之后,我坚定不移的相信棒子绝对是樱庭老师的粉丝!因为本作的核心思想就是:爱往哪?闹爸的弄爸的,拔!揪!
简单来说,这本书是在讲一个父亲从自己的闺女九岁起,就引导她一起科学探索人体的究极奥秘,恕我直言,这个题材已经烂大街了。但是,普通的写手只能写成《爸爸俺那啥了你的那啥》,在蓝汪汪油墨印刷的《北部湾乡情报周末特刊法制文萃》上连载。而樱庭老师就这么直——木——了!
在此,我得稍微说一句,《我的男人》一书荣膺2007年下半期直木赏的时候,击败了我期待的驰星周,而驰星周从08年之后,似乎借奥运遁了。现在我再查找当年的评委名单,看到浅田次郎、阿刀田高、五木宽之、井上厦、北方谦三、林真理子、平岩弓枝、宫城谷昌光、渡边淳一这几个名字,对这个结果也就释然了。即便是一点都不文艺的硬汉谦三兄,看到本作的情浓之处,他也得硬挺一树啊!!
总之吧,樱庭老师早就跟推理圈儿做了切割,或者说一代轻小说女王样得协推赏根本就是一个误会。这路子坚持走下去,芥川赏什么的都是浮云,茅盾文学奖才是她的极限。只是我想,在中国她要写这种东西,可能刚发到网上就被捉走了。作为一个她的忠实读者,我会在桔子上画一个笑脸给她送班房儿去,因为这桔子是她的朋友啊!
祝你们年年有乐事欧也!
《我的男人》读后感(三):究竟事关爱情呢,还是家庭呢,还是无关他人~
在看第一章的时候,我还毫不犹豫地在心中为它打着四星。
一章一章的翻过,热情却是慢慢慢慢减退下来的,掩卷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产生不了四星的心情了。
本应很感慨,本应很怅惘,本应复杂而无奈的,却只想着把书收进旅行的箱子中早早寄回家。
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樱庭这女人从兄控上升到父控了。
看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反复地计算年龄,女儿的,父亲的,然后忍不住不时审视一下封面自问,我究竟在看的是什么书啊。
终卷,我很莫名地翻回开头扫了几眼,感觉就像吃了顿关是不断地上前菜的大餐,还没品出个所以然来呢,就突然被告知你们的菜上齐了,本店要关灯打烊了。
也许,我是没能明白这开始,正常的弦是从哪里突然断的;也没能明白这结束,正常的弦又是从哪里莫名地强迫系回去的。
时间在倒流,地点在转变,无论故事还是情感却给人感觉原地踏步,反反复复的情感初看还原谅它的琐碎繁复,这么多章下来却没有什么变化,没有因为所以,甚至没有什么契机,宛如一堆同时期写出来的零散的情感文字强硬地被标上年代排成编年史堆积了起来。
我以为,樱庭只是萌上了父女的这个噱头而已。这整本书虽然用不同的第一人称写成,行文笔法却总给我一种站在故事外陶醉着,一边偷偷地欣赏着自己画出来的禁果一边被萌地在被窝里打滚的感觉。
所以,这书只有故事,却没有什么因果,没有太多的推进与后退,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恨和爱都是莫名地如果隔纱般好像到了那姿态却又不痛不痒。
淳悟的形象即使终卷仍抽象地飘缈不定。至于小花,我不知为何完全放弃了在脑中去勾画这个人物的念头。
北方的海是美的,雨中的小红伞是美的,点烟的男人与挡风的loli是美的,这本书的画面感很强,拆散成片段来看许许多多的点滴画面都是美的。
只是,作为一本小说,却差最后的一股劲将它们拧在一起,支撑起近二十年的凄凉无奈,如文字中不断用到的形容词一般。大概问题不在故事的框架,而在情感上。再黑一点,再极端一点,再绝望一点,再无可救药一点,也许,它会是部好作品的。
《我的男人》读后感(四):《我的男人》——我期待的结局,却是过去
樱庭这本书重口味。
倒叙与顺叙的结合,给人新奇的的阅读观感,一般我们都期待结局,但这本书的结局,却是过去。
就是说,光看时间顺序上的结尾,无法猜透真相,也无法理解真相。隐约之处的伏笔,要留待过往的追寻。不管这本书有多么多么禁忌,但本质上来说,这是一则感人的爱情故事。樱庭无疑是细腻的,把扭曲的题材写得如此感人肺腑,让人不由得从心底里感慨这对恋人的故事。
当然对我而言,也就只有感慨了。就我自己来说,我或许能理解那种禁忌之爱,但是不管怎么说,心里终究有一点寒意。破碎、扭曲、迷离的美,颇有些孤芳自赏的味道,当然,这种特殊例子也只能发生在这对父女身上,别人没法效仿,也不可能效仿。
必须承认,他们是极端的,不过日本的小说,描写这种极端例子的很多,不得不说,他们的文化中存在偏执的基因。比如说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石神,就是一位偏执之人。可以想到如此极端的脱罪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和极度偏执的献身精神,比起实现手法来,更令人动容。尽管石神的方法所造成的客观效果很可能背离他的主观愿望,给那对母女放了一笔无法偿还的精神债;但是那对母女并没说出“你让我这辈子怎么还这笔情债啊,你这人太自私了……”之类的话,压力的确存在,但她们可以坦然接受压力,而不是埋怨对方。
而淳悟和小花,也同样坦然接受了世俗的压力。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摒弃世俗,最困难的不是逃到深山老林去隐居,而是坦然地活在世人的目光中,每天都承受世俗不解的目光,才最不容易做到。旁若无人并非人人可以做到,也并非时时可以做到,而为了捍卫自己孤独的美,恐怕牺牲的还不仅仅是自己。
可惜这对父女还是无法逃脱世俗的追捕,与其说他们逃不过世俗,还不如说他们逃不过时光。有人老去,有人还年轻。放手与失踪,都是无可奈何的退却与逃避。
但又不得不逃避,因为彼此相爱太深,所以才会考虑对方的未来。未来潜伏在开篇,而结局隐藏在过去;看着时光倒转,本来说好永远在一起,但是双方都已经看到这种孤独之美的局限性,也都明白未来和结局,他们坚持的,只是当初的信念和诺言;他们失去的,是整个世界——可是没有办法完全摒弃世界。
无法坚持到底,那半路上谁才舍得放弃?
《我的男人》读后感(五):妾身的汉子
话说在校BBS动漫版上看到这样一个译名的瞬间很惊讶,不过立刻反应过来——很符合版上的风格嘛。
樱庭无疑是乘上了东风的女子,短期内连续斩获推协直木赏,台湾接连推出她的译作,大陆也开始暗地里流行她的文字。似乎可以预见,她的作品动画化也不会是痴人说梦吧。
一开始看就停不下来了,倒叙的风格不是头一次见,当年的《薄荷糖》曾让我对着电脑屏幕一直发呆,内心的纠结相当不是滋味。樱庭的笔触又如夜色初降时的细雨一般,看似轻描淡写,却每每准确命中心头最柔软的地方。所以才读到终章(是才,嗯,才)就已经让我临近波涛汹涌的感觉了,莫名的忧伤盘旋不去,难道结局只是这样而已?于是沿着记忆的河川逆流而上,一面看着那些经历过的印记,一面更加深陷在情感的漩涡中。不可思议的是,终于(呀,终于)读到开篇时,我却已经平静到自己都难以想象的地步了,体味着小花儿时的誓言,上涌的泪水与压抑的情感逐步平衡了:原来抛弃结局的生活是这样的幸福啊。
禁断的爱恋,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想。
当还没有明悉何者为爱时,爱就突如其来的降临了,直砸得人头晕目眩,却一心认定了爱的方式,然后任时光加深这种感觉,渐渐地再也无法离开。
因为一切都有了定式,突然地失去便几乎无法站立无法适应。
我的男人,你是我的男人,根深蒂固的意识,15年之久的相伴,如同粘贴在胸腔里的膏药,分离就意味着撕心裂肺。
禁断的爱恋,如果那真是爱的话。
或者说,只是禁断的〇关系。
本来爱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有一天跟最重要的人突然就XX了,于是这份感觉再也忘不掉了,于是身体的依恋再也戒不了了,于是自然而然相信这就是爱了。
有开始,当然期待永远,可惜永远这两个字,都不知有没有呢。
最终选择了离开,是不爱了还是爱不动了,还是内心渴望全新的自我呢?幸好这只是故事的开头,有希冀才有阅读的动力。美好的结尾是相爱终老的誓言,很纯粹,很明净,那未谙世事的决心拥有洗刷一切阴霾的力量。仿佛让我又回到了初次站在山丘上俯看草原的瞬间,湛蓝的晴空,悠远的大地,不是被突如其来的壮美所感动,而是刹那回归平静与安详的无限惬意与心旷神怡。
樱庭相信着什么,我们又相信着什么,倒叙足以说明问题了。
所以说这个世界,对美好的事物总是包容得有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