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葬礼》的观后感大全
日期:2020-09-11 17: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葬礼》的观后感大全

  《葬礼》是一部由拉雷姆·雷迪执导,Thammegowda S. / Channegowda / Abhishek H.N.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葬礼》精选点评

  ●Thithi

  ●多彩的印度农村小品,叙事丰富情节特别,非常有趣老爷子犀利刻薄知名长寿老父亲清静无为,逍遥自在儿子焦虑繁忙,发财心切孙子情窦初开,青春不羁。一个个鲜明人物性格塑造,让人铭记于

  ●剧情构思巧妙实在找不到扣分项,虽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但仍能感受到那种单纯质朴,以死亡开始,以葬礼结束

  ●围绕一场葬礼,展现悲剧而无欲,贪财而悲剧,贪色捡便宜祖孙三代人

  ●了解到一个不熟悉的印度乡村

  ●非典型印度电影,好!

  ●为钱焦灼的儿子和没钱自由父亲

  ●闷。。。

  ●洛迦诺也这么水了

  ●有点意思处女作拍成这样厉害三星半!

  《葬礼》观后感(一):狂欢

  2个多小时长片,全部启用非职业演员出演,本身就是个很大的挑战,这种手法似乎秉承了新现实主义拍摄方法

  但在美学上与此大相径庭影片表现的行将落幕的文化传统,百年的文化传统,就像村中年过百岁的老人,为了他的葬礼,庆祝了11天。

  狂欢作为诀别一个时代仪式,有些悲壮

  流动村庄、与人群,与凝固在墙上的另外一种文明形成寓意反差

  阳光不时照耀着黝黑、苍老脸庞,被风吹拂白发熠熠生辉

  《葬礼》观后感(二):戏谑又不乏温情

  本片能让人对印度电影=宝莱坞歌舞刻板印象大为改观,让人欣喜发现雷伊的现实主义美学并没有消亡,从内容形式

  但和雷伊的凝重不同导演用的是戏谑但又不乏温情的笔触描写底层有各种毛病小人物。“扒灰”的曾祖父,并没有太多亲情观念的祖父,贪财的父亲,游手好闲又想泡妞的儿子……小人物身上的缺陷和他们自作聪明的反差总是营造喜剧效果。导演的处理温和,有批判,但还是带着理解同情善意

  本片虽然全部启用非职业演员,但表演出彩。所有演员不仅放松,而且放得开,情感层次相当丰富。想到国内的非职业演员,即使不怵镜头精神状态也总是紧绷着,表情心理层次很少(也许这恰是一种真实的状态的体现)。这或许反映出中印两国人民真实精神状态的差异中国人活得太不轻松了 。

  《葬礼》观后感(三):这个导演为我们展现了神一样编剧能力

  本届电影节最大的惊喜!属于一个我都快放弃刷电影的下午,在刷微博时候偶然看见@木卫二 在安利这部片,争扎了半个小时,然后驱车一个多小时,最后来到一屋满是印度男女偏僻电影院观影

  只用了五分钟,我就觉得这趟跑的实在是太值了!

  有人说去年中国的院线片和独立电影市场最成功的作品是《心迷宫》,但我想说,完这个《葬礼》,你再去看《心迷宫》就能感受到,中印电影界还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样是导演的处女作,前者无论从叙事能力还是画面表现力上都甩开后者几条街的差距。

  简单的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葬礼》之所以让我入戏,就是凭着导演对印度农村进行了大量的生产生活的描绘,里面的角色大部分都是在边干活边演戏,而《心迷宫》中的农民,其实都不是以农民的身份出场的,他们是以演员的身份出场的,一出场就是在说话,你们难道是在演话剧么?你说这让我怎么入戏嘛?

  《葬礼》祖孙三代的故事线都很扎实,每条线的前因后果都很分明,导演虽然设置了一些悬疑,但牢牢的把握了观众的情绪,他可以让你在切换故事线的时候暂时忘记设疑的情节,专心去看别的故事,然后在转回来的时候又能让你想起来刚才的疑虑,最后一一为你解答,这样的控场能力,实在难得!

  《葬礼》的价值观非常之正!没有传统印度片一定出现的神鬼,歌舞,正义大叔等形象,有的全是现实的不能再现实的问题,观众看上去像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其实你真要去想就会陷入导演制造的剧情陷阱,让你不能自拔。

  《葬礼》所反应的问题虽然很印度,但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一方面是传统和现代的冲突,一方面是政府与民间的冲突,一方面是长辈和晚辈的冲突,当然还有爱情中的冲突,这个导演只用了一个故事,就把这些所有的东西都揉了进来,而且看上去一点都不乱,这个编剧能力也是刚刚的!

  最后,我想说:《葬礼》真是个治愈系的片子啊!这个电影里所谓的那些“尔虞我诈”其实都是出于人类最本能的反应,通篇看下来,我觉得电影里每个人都很纯洁,没有人真是坏人,虽然有很多做错的事情,但真他妈自然啊!印度这个国正是有这样的人民,所以才这么的平和,而这个社会基本就是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所向往的那样,如果有人说这个电影是在展现印度的苦难,那我一定觉得这个人的脑子有问题,你是有多肮脏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印度电影吧!这感觉真是太好了!感谢上海电影节!

  《葬礼》观后感(四):一个老不正经的葬礼

  一个老不正经的葬礼

  虽说电影《葬礼》(Thithi 2015)展现的是印度农村的人情和世故,但它对某些人物的刻画让我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如同他们来自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农村。比如那位自称大胡子男的格达帕,向人讨烟抽的那一幕就被刻画的很传神,别人让他自取,他取了一根,或许还带走一根,最后还拿走几张钱,这就把一位与人无害,爱占点小便宜,关键时候还能济人于困的小老头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大胡子的儿子萨马那,他到处求人的样子跟我们经常看到的农民没什么两样,用损朋友的方式来抬高他所有求之人,一旦利益受损便立即气急败坏,都是下层农民典型行为特征;那占星师信口开河,连骗带吓的,一句“葬礼上必须有肉”,最后在葬礼晚宴上真的大快朵颐的形象的确令人过目难忘。

  除社会写实外,本片似乎想告诉我们,那个所谓“高达老寿星”的“老不正经”的行为是所有矛盾冲突的根源。电影一开始虽然展现了一位在骂声中离世的老寿星形象,但仔细分析一下他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他对女性极不尊重,对两性是非很感兴趣,他是个十足的“老不正经”。他的“不正经”还不仅如此,他当过“高达”,利用自己的身份应当欺辱过很多女性,这点从后来一个老头跟他重孙阿比抱怨说他“睡过的女人不计其数”时可得到证实;而且,他似乎也得罪过不少村民,因为占星师让他们家在葬礼上要摆500人且有肉的宴席,似乎是有意刁难,因为这将是一笔巨额开支。

  在观影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对高达长子大胡子的行为非常奇怪。当高达离世,别人将此消息告知大胡子时,他竟然说“没事的”,照样东游西逛;葬礼上他应脱去上衣来执孝子之礼,他却公然拒绝?当他儿子萨马那希望他将高达的那块地过户给他,他竟然毫不配合;他为何声称他这辈子什么东西都不想要了?令人奇怪之处是,他不仅不像个儿子,也不像个父亲,这里问题出在哪儿了?

  从大胡子跟那班牧羊人讲的一个故事,我们大致可以明问题出在哪儿。大胡子曾遵其父高达之命与一女子结婚,婚后有两子。当他发现父亲跟自己妻子的爬灰事,他妻子为何抱两孩子投井自杀?如果说这两个孩子是他骨肉,他妻子羞愤自杀是用不着带上两个孩子的,所以,极有可能这两孩子都不是他的,虽然救上来一个小的,并将他抚养成人,但他早已心存芥蒂。这个原因就能解释上述所有问题了,也就是,所有矛盾冲突的根源都在那个“老不正经”。

  由“葬礼”所反引出的故事可能还暗示印度农村社会女性不受尊重,女性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虽然女性不受尊重在本片中只能靠推测,并未明写,但少女考芙丽倒贴阿比的行为很让人揪心啊,她指望一个靠偷、盗、赌于一身的浪荡子能够如约来娶她?恐怕她要失望的吧,不正经好像从来都是男人的权利。(文/石板栽花 2016年9月10日星期六)

  .感谢奇遇字幕组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葬礼》的观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