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清早起来,先是大巴上颠簸了几个小时,又走了几公里路,此刻又站在大太阳下,满身疲惫的吴老太既渴又饿。
七月的酷暑蒸人,她再次用衣襟擦了擦脸上的汗,深深地吸了口气,抑制住即将跳出胸腔的心,犹豫再三,终于抬手敲门。
门开了,吴老汉那个胖胖的儿媳妇李芹站在门口,看到吴老太,脸上的笑倏忽不见了,一张脸仿佛刚从冷窖中浸泡过一样,闪着凛冽的寒光。
“你又来干嘛?”那口气,满是不屑。
“我说你这么大岁数了,就没点廉耻心?老头子都被你害成这样,你还嫌不够?”
“不能!”李芹双手插腰,往吴老太身边逼近一步。
“就让我看看你爸吧,看不到他,我不放心啊!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你就当行行好了,让我见一面吧!我们都这把老骨头了,还能有几天日子啊!”
她用手去擦,那双指节分明布满老茧的手在阳光下看来那么无力,如同此时的她一般,软弱无力。
“吆吆吆,真会装可怜,怪不得老头子被你迷得晕头转向!怎么,想要钱不是?这些年,你花老头子的钱还少吗?我告诉你,从今以后,你一个子也甭想从我们家拿!”
“我不要钱,真的,我一分都不要,我只是想看看你爸,看一眼,我就安心了。”
“想得美!”李芹胖胖的手指到吴老太鼻尖:“你还嫌事不大吗?还嫌把老头子祸害得不够吗?他要跟着我们,会有这些灾祸吗?会害得我们每天端吃端喝侍候他吗?”
“你少来这套,你要不是对老头子有所图,你能跑这么勤快?……”
李芹进屋,又寒着脸出来,“老爷子非要见你,只准呆一会,马上给我走。”
“哎!”听到李芹这句话,吴老太如逢大赦,慌忙跑进屋内。
到这儿,大家一定都看出名堂了,没错,这吴老太和老汉是一对二婚夫妻。李芹是老汉的儿媳妇。
自从五年前出事,吴老太跟吴老汉分开后,上面的情形,已经不知道发生多少次了。
要说起他们的故事,得先从吴老太说起。
2
她为那人生下一儿一女,却没享过福。那人不仅好吃懒做还家暴,平常有点钱就去赌。
坏事做尽的人老天也看不过去。男人有一次喝酒过多,摔死了。
吴老太才彻底解脱。
那人死后,别人给她介绍了吴老汉。当时吴老汉儿女们都已成家,没负担,又有退休金,是二婚媒人们的香饽饽。
吴老汉一眼就喜欢上了柔弱的吴老太。
但是儿女们却不同意。
理由一、吴老汉他俩是亲戚的亲戚转弯抹角牵线搭桥的,俩人不在一个县,距离太远。
二、吴老太娘家不是本地人,万一她跑了,去哪里找?
最重要的是第三条,当时吴老汉一个月有两千块的退休金,而吴老太一无所有,并且比老爷子小了整整十岁,这万一老爷子哪天倒下,儿女们又不在身边,她拿钱跑路怎么办?
这边吴老太儿子也不同意,父亲刚死没多久,母亲就改嫁,让他和媳妇如何做人?
知道的,能理解母亲想有个老伴,不知道的,肯定说他们对老娘不孝,逼得母亲改嫁。
为了阻止吴老太,他甚至把姐姐搬来,姐弟俩共同劝阻母亲。
面对孩子们的恳求,吴老太犹豫了,她半辈子已经是这样,何必临老再让孩子们跟着闹心?就拒绝了吴老汉。死心塌地的跟着儿媳哄孙子。
事情到此,按说已经没有故事了。
然而现实有时候比电视剧还精彩,很多事都不是人力可控的。
儿子是县面粉厂的中层,经常不在家。儿媳妇是心直口快的人,心里藏不住事,有一点不对的地方都要吼出来。
吴老太一辈子懦弱惯了,从不辩解,被吼的多了,只是偷偷掉眼泪。
有一次她又在抹眼泪,刚好被回家的儿子看见,劈头骂了自己媳妇。
儿媳妇认为是吴老太告的状,和她大吵一架。
儿子知道后再次骂了自己的老婆。
如此循环往复,吴老太话更少了,她小心翼翼地做着一切,生怕哪句话不对又惹儿子儿媳妇生气。
就这样整日里陪着小心,压抑加憋闷,吴老太生病了。
病得挺严重,在县医院住了两天后转到市中心医院。
好巧不巧,就在那里,她遇到了同样生病的吴老汉。
两个同病相怜,又彼此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出院后再也不肯分开。
吴老太的儿子一再求母亲不要再嫁,给他留点脸面,不然他以后没法做人。
吴老汉的儿子则扬言如果他非要执迷不悟再娶,那以后不管有任何事都不要再找他们。
任凭儿女们再反对,吴老汉铁了心要娶,家里儿女容不下,吴老汉便跟着来到了吴老太这里。
他们在郊区租了所院子,简单买几件家具,就算安家了。
吴老汉是个勤快人,院里院外都种满了菜,屋里屋外每天打扫得干干净净。
坚决不让吴老太干活,说,你前半生没过过好日子,这后半生跟着我,绝不让你受委屈。
他不仅洗衣,还一日三餐做饭给吴老太吃。
把工资本也交给她保管。
所有人都羡慕这两人感情好,羡慕吴老太有福气。
确实,他们是二婚夫妻中难得恩爱的一对。
在这个小村庄,过着他们平淡温馨的晚年。
生活,对这个饱受磨难的女人伸出了温暖之手,就连她自己也觉得,前半生崎岖坎坷,现在终于苦尽甘来。而这一切,都是身边的老伴带给她的。
3
然而人的一生中,谁又能一直被幸运之神光顾?就在她沉浸在这段温馨的感情,享受生活赐予她的平和时,意外不期而至。
吴老汉出车祸了。
吴老太万万没想到,她只不过和老伴想去看看孙子,却无端招来一场横祸。
那天,吴老汉骑着他们那辆三轮摩托车,带着吴老太去县城看孙子。
车厢里装着他们事先在超市买的牛奶和饼干。
想着将要看见活波可爱的小孙子,吴老太脸上的褶子都透着轻快。
车速不快,吴老太一边看着路两边的绿植,一边想着即将见到的孙子,心中说不出的高兴。
途径三岔口,这是个高峰出事地点,吴老太大声叮嘱老伴要小心。
吴老汉前面答应着,下一秒,他们的车子就飞了起来。
她醒来时,两个人都在医院里。
她只是肩胛骨骨折,吴老汉却截了半条腿。
那是一段难熬的岁月。
最初的危险期过后,老汉的儿子儿媳来强制带走了他。
她哭,她求情,她追着车子跑,那两口子看着她,眼里的恨意让她不寒而栗。
4
再后来,老太鼓足勇气找到老汉家里,被吴老汉儿子儿媳双双轰出来。还被骂得狗血淋头。
这些年,她去几次被轰几次,连老汉的面都没见过。
儿子女儿气不过,说:当初说你死活不听,现在人家既然不让见,咱何必去自找没趣,再说,他那样,你去了还不得每天侍候人家?
可孩子们那里懂啊,少年夫妻老来伴,她担心啊!她的心牵挂着那个给她做饭洗衣的老伴,那个什么都尽着她的老伴啊!
从二十来岁被骗到这里,她没享过自家男人福。在家,她也没享过自己爸妈的福。觉着女人一辈子还不都这样,谁知老天给她的晚年安排了这么一个贴心的老伴,这安稳的日子才没过几年,老天就给她来了这么一记沉重的耳光。
她没读过书,但也知道知恩图报,也知道人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老伴待她那样好,如今他瘫痪,需要人侍候,她不应该守在他身边吗?
为啥老汉儿子儿媳那么排斥她?
她无数次的告诉他们,她不要吴老汉的钱,只要让她照顾好吴老汉就行。
可吴老汉儿子儿媳还是强行分开他们。甚至不准他们见面。
她去村里,去镇上找过干部们,可人家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们管不了。
她不知道该怎样办了。
在他们曾经的家里,她看着那些简单的家具,想着老汉拿着抹布擦拭它们的样子;看着厨房,想着老汉系着围裙做饭的样子,看着院子里的那些菜,想着老汉浇水施肥的样子……
她哭过无数次。哭命运的不公,哭老汉,哭自己……
她是这么一个软弱而怯懦的女人,一辈子与人为善从不计较。面对人生中突然袭来的灾难,她不知该怎样去抗争,去化解。
一次次的来,又一次次的被拒绝,被辱骂,她还是不死心,梦想着有一天能感动吴老汉的儿子儿媳,让他们俩见上一面。
今天,这儿媳妇也不知怎么了,终于让他们相见。
5
看到老汉的第一眼,吴老太的眼泪啪嗒啪嗒就掉下来了。
他半靠在床上,以前的旧衣松垮垮挂在身上,整个人瘦骨嶙峋的,眼窝深陷,一只眼睛稍稍有些斜。
吴老汉看到她,嘿嘿笑着,然后又拉着她呜呜地哭起来。
吴老太也哭,她哭得那么伤心,以至于连屋里那么大的骚臭味都忽略了。两个人就那么哭了好大一会儿。
吴老汉指着她,嘴里呜呜哇哇,吴老太这才后知后觉,他的斜眼,他的说话不清,都是中风后遗症的产物啊!
老汉比划着,用手做出揉面的动作,又做出洗衣服的动作。
吴老太眼圈一红,她知道这是心疼她,在问她:我不在你身边,谁给你蒸馒头做饭?谁给你洗衣服?
“我好好的,俺那儿子儿媳还好,没叫我受过委屈。”她说着宽心的话。
老汉哪里会信呢!他又不是不知道她儿媳妇的刀子嘴和火爆脾气。
可是,不信又怎样,他现在自己都得靠人侍奉,又哪里顾得上吴老太呢!即便再心疼,也只是在心里,他无能为力啊!
李芹端着一碗荷包蛋进来,放到床前的桌子上。
老汉端起递给吴老太,吴老太哪里肯接,两人正推让间,李芹夺过碗啪地一声摔在地上。
鸡蛋,汤汁溅了一地。
“爸,我做这碗是给你吃的,没她的份。”
又转向吴老太:“你已经见到我爸,现在可以走了。”
吴老太还想说什么,李芹毫不客气的拽着她出门,然后砰地关上了那扇大门。
盛夏的日头正热,吴老太一步步蹒跚前行。
她善良懦弱,却不傻,老汉那样子,只能算是有口饭,勉强吊着命,并没有得到精心照顾和真正关爱。
这么多年,老汉的退休工资已经涨到五千多,老汉的儿子儿媳她知道什么脾性,如果没有这些钱,估计儿子儿媳早把他推出门外了,就像刚才推她一样。
想着刚刚见过面的吴老汉,瘦到脱相,屋里弥漫着臭味,不合体的衣服,一碗荷包蛋都要记挂着给她吃。
一向软弱的吴老太终于下定决心,这次回去,她要去起诉吴老汉儿子儿媳。
她和老汉是正儿八经的夫妻,凭啥不准他们见面?
她不为钱财,只想在有限的生命中,陪老汉走过最后的人生。
她还要告诉吴老汉儿媳儿媳,不要把每个人都想成要觊觎他家财产。人心都是肉做的,老汉待她好,她也想待老汉好。
告诉自己的儿子女儿,妈这一生对你们和你爸都无愧于心。
从今天开始,她要为自己活一次。
不管结果如何,她努力过,付出过,她不能让自己和吴老汉的人生留下遗憾!
七月的阳光下,她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是那么孤寂与落寞……
后记:我不想刻意去写人间圆满,结尾就是这样,两个老人,冲破子女的反对,终于在一起了,却又因为一场意外的车祸被迫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