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泽见
好的课堂是怎么样的呢?
好的课堂不一定要“热闹”,但一定要有思维深度。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至关重要。但是好多课表面看起来热闹,其实全是一些浅层的问答,并没有锻炼出思维能力。我认为有效的热闹课堂有两个基础。一是问题设计合理有效,不是浅层碎问。二是教师要对学生发言评价,遵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原则。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好的阅读课要教出“合格的阅读者”。什么是合格的阅读者,简单说就是能够读懂文章,能够用一定方法分析文章,能够从文章中有所收获的读者都是合格的阅读者。“教是为了不教”,我们通过文本的教学,通过例子告诉学生到底该怎样去读文章,怎样抓住核心,怎样体验,怎样理解,怎样鉴赏,这些都是阅读需注意的方面。但是阅读不等于考试得高分。阅读的关键在于阅读体验中的收获,只要有思考意识,善于总结,归纳,生成阅读思想,形成自己的言语个性,都是真正的阅读。
最后,我认为,很多专家提出的教学观点都是理想状态下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去争取达到的目标。在现实中,不可能完全做到。像福州的石修银老师提到的好课的标准:“内容维度——着力文本的精要与精妙,过程维度——关注学习状态,目的维度,培养合格的阅读者”等观点大多概念化,没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这种观点我们要思考后,在实践中完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