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84》是一本由Haruki Murakami著作,Dumont Buchverlag出版的Gebundene Ausgabe图书,本书定价:EUR 32.00,页数:10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又是一个架空的1984
●感冒的时候连着读完,还是很能读下去的。两条平行线的记录,有和寻羊一样的奇幻世界的感觉。但是当知道后面还有2,3的时候,内心是有点小挣扎的。
●奇幻而不失故事性,娓娓道来而又不腻!喜欢村上也就是从这一部小说开始的,很佩服村上的想象力。
●间隔地从两条线去讲两个故事,有点像大学时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村上春树真是话唠啊,他笔下的人物性格都是差不多的文艺派。而且,一个故事从三个人的角度说三遍,中间还有线索人物,读来令人有些疲惫。
●English version
《1Q84》读后感(一):1Q84
感觉里面的主人公内心都好孤独,或许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这样一份心态。有些人不是无情,而是太有情了,只是每个人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所采取的方法不同,有些人能够忍耐,然而有些人就会爆发。那种潜藏在心里几十年的感情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1Q84》读后感(二):《1Q84》恕我直言很一般
(2010年5月10日—2011年5月1日)
断断续续看了一年,全是用手机看的,也无暇细品文字的内涵,从故事的吸引力来说一般,情节也简单,不符合一部大部头的书籍要求。其实村上文字的内涵很高,但我无暇顾及,如果此书随着时间的流逝仍然经典,有机会再次拜读吧。
《1Q84》读后感(三):失望
生病在家,想把读了一小半的书读完,从六点睁眼一直读到九点,最终没有坚持下去,不能忍受的感觉。
故事开始倒是有些吸引人,充满想象。故事追随两个主人公通过两条主线展开。天吾,补习学校数学老师,因为对写作得热爱,被拉进了改写迷样少女深绘里小说《空气蛹》得漩涡;女主人公青豆,惩罚家庭暴力得男人,有特殊技能得女人,用不为人知的手段,把罪恶的男人送到另外一个世界。
到了第二部的时候,开始了反复的絮叨,罗罗嗦嗦。越来越不知所云。看到第三部一半得时候,就算不能知道故事得结局也不打算读下去了。
《1Q84》读后感(四):致敬《1984》的书
村上春树说《1Q84》是向《1984》的致敬。《1Q84》第二本关于青豆刺杀的部分确实能读出《1984》中男女主人公相爱之后躲避所有人的感觉。结局却与《1984》完全相反,通俗的来说姑且可以称之为一个喜剧一个悲剧。《1Q84》的欢喜结局也正符合村上春树所做的演讲《鸡蛋与石头》,如他所说,他所有书中的人物,无论在何种体制之下均有获得幸福的权利。《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的多崎作,《天黑以后》的爱丽,青豆和天吾。在与这巨大世界规则的对抗之中只要有爱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我们都可以侥幸逃脱,或不是侥幸为必然。
总是可以从他的书中读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救赎,人生因为各种境遇身心并不健康的男女在成长过程中限于某一境地,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遇到另外也不甚健康的人互相治疗终至痊愈,其实未必痊愈,虽未必痊愈却可以从当前的境地走出继续生活,这不正是人人均可获得幸福么。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最后一章写到“缺点和缺陷,如果一一去数,势将没完没了。可是优点肯定也有一些。我们只能凭着手头现有的东西去面对世界”。从这得以窥见他的品质,他书中人物的品质。
《1Q84》读后感(五):无味咀嚼
有没有 一本书让你从头看到尾
却不明白他讲的是什么
即使很认真 即使很想看懂
《1Q84》之于我 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我向来不喜欢日本的文学作品
不关乎 爱国或者不爱国
只是 纯粹的不喜欢
《源氏物语》、《挪威的森林》这些著作也就粗略的翻翻
实在是 《1Q84》宣传语太有煽动性了
村上春树、畅销榜第一等等这些定义
让我头脑一热,义无反顾的选择翻开它
首先 双线式的写法让我差点奔溃
看着看着 就把两个人给混了
于是情节就对不上了
对不上了 就只能再重新梳理
这实在太痛苦
所以 看书有时候也能变成一种煎熬
再说情节 主人公发现生活有些许不对劲
尤其是天空中出现了两个月亮
于是将这个不是这个时空的时空
称为1Q84 代替原来的1984
当时我就震惊了
感情这是传说中的穿越啊
日本也流行这个?
紧接着 空气蛹、邪教等相继出场
让我原本就乱的脑子更是一团浆糊
也许 作者是想隐喻些什么
例如社会生活中人性的丧失啊什么等等
但是 我丝毫没有感受到
或者说 写的太乱
我的大脑 只顾着梳理情节
没有空余的精力去管 隐喻 什么的
厚厚的一本书终于翻完
才惊觉这还没玩完
据说还有BOOK2 BOOK3 甚至BOOK4……
崩溃ing
反正我是不会接下去看了
果断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