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血寻梅》是一部由翁子光执导,郭富城 / 春夏 / 白只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也许内地观众对这部今年热门影片接受度会低,毕竟里边除了裸体,血腥之外,还有少女援交,大陆人融入等问题。以前对港片中大陆片段的描写总是落后土气,甚至在《无间道》里也戏称大陆的公安为大人。真是隔阂不浅。
《踏血寻梅》观后感(二):王佳梅,她的香港。
我不知道导演对原本真实的案例还原了多少,还是想通过这样一种压抑的视角来引发人们的思考,电影从开始到结束都给我一种沉闷将近窒息的感觉,不仅是昏暗的色调,还是拥挤的建筑群落,我们就好像这样注视着王佳梅的生活,跟着她一起放纵,一起悲伤,一同化入繁华香港的一角。
《踏血寻梅》观后感(三):有罪的世界里,我们都有错
其实我一开始是冲着春夏的颜去的...虽然是得奖的电影,但结构和节奏目测在豆不会太讨好评分不过过高(当年没看评分先去看了一部《那啥开向哪的红番》名字记不全太长了,虽然节奏剧情漏洞很能吐槽但我好喜欢,然后豆的评分才5左右
《踏血寻梅》观后感(四):一点碎碎念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佳梅,都有那一分想得却又不可得的无奈。只是佳梅把解脱寄托给了死亡,而我们在当下里寻找亦或在不可知的未来中安放。 ——一个五百年没写过作文的苦逼工科党
《踏血寻梅》观后感(五):踏血方能寻梅
今年第一次看两遍的电影,当然这一次是加长版。在戏份与剪辑上确实与公映版有所不同,到或许是时间看的比较长,很多东西都忘记了。只记得春夏和白只的演技,还有那种之于生活的孤独。生而为人,对不起,生而为人,别介意……金像奖出炉,郭富城得影帝,承认他确实演的不错,但心中还是觉得白只才是影帝。
本身对香港悬疑犯罪电影很感兴趣,加上郭天王的加持让我更感兴趣。给到4星的理由是整个剧情紧凑扎实,时间的跳跃也不让人觉得突兀,把谜底留到最后也让人酣畅淋漓,唯一感到有缺陷的地方可能是整部影片没有一个特别让人醒悟的点吧,不过还是很棒的。把毒品,性,金钱,少女,香港这几个元素融合的很完美。
郭天王这演技可以的,小梅和丁胖子边缘人的情感竟然比较动人,故事娓娓道来,随着案情一步一步展开,把一个简单的故事的讲的扣人心弦。如果展开其实就是大陆移居香港的底层人物无法融入社会,遇到另一个童年阴影的边缘胖子,两人之间居然有了纯粹的爱情,并因爱而死,或者说因为爱而成全对方,哪怕杀死对方。
《踏血寻梅》观后感(八):白只的表现力很棒
虽然春夏凭借这部电影拿到了金像奖影后,然而我觉得惊艳到我的却是白只。氛围和表现力都很棒,甚至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寂寞。对于佳梅这个角色,选择春夏很符合角色定位,介于少女和女人之间的感觉,因为许多事压垮了她的内心,让她觉得死亡比活着来得轻松。所以丁子聪帮她完成了心愿,两个寂寞的人互相抚慰的故事。
《踏血寻梅》观后感(九):不压抑不色情
看完这个电影却觉得很感动,她会给爸爸寄钱,挨骂却扔下鞋更有干劲工作,打两份工,喜欢上了一个男生,帮喜欢的坏男人隐瞒,知道被喜欢的人骗是导火索吧。一个原本善良的人做了那样的选择,出卖身体攒钱买喜欢的耳环,一步一步错最终灵魂也无法挽回了,警醒人们不要迷失自己,不要让欲望带你做不该做的事情,保持本心。
《踏血寻梅》观后感(十):140的短评字数太少了
三星半吧,看完后太致郁了,大学有两年总觉能反映出现实残酷的片子才是好片子,然后每次看完后心情都差到了一个极致,直到看了熔炉后好几天都缓不过来,其实哪有那么多标准衡量呢,好不好片子的,看完觉得时间没有被浪费就够了,今天没忍住看了这部电影,丁子聪自白的时候震撼到我了,孤独和不被认可的感觉真的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