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工业是从哪里来的,未来的中国工业又该往哪去?它往往让人想起些晦涩的大部头,里面充斥着各种难懂的专业术语。有人说,工匠精神是中国工业变化最真实写照。工匠精神,是工匠们身上所具有的对技艺的坚持,对细节近乎完美的苛刻要求,以及他们所追求的极致的专业与专注。
怀揣着疑问与憧憬,8月22日至24日,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新时代·强国梦”实践团赴青岛力神新能源有限公司及青岛塞特环球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学习调研。
炎热的酷暑抵不住我们实践的热情,踏上前往实践企业的路程,内心的期待难以抑住。到达目的地后,企业接待负责人携团队成员于企业中心大楼二楼会议室开展迎接会。会上,负责人就公司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作说明,就行为准则要求统一规划,就未来几天行程作安排部署,就相关企业文化、公司概况、发展背景等有关情况进行阐述说明。
图为集团管理人员正就相关事宜进行讲解。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宇 摄
集团始建于1966年,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涉足多种行业,产品包括纺织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汽车配件、鞋类产品、纸制品、对外承接钢结构工程等,是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历经五十年发展历程,用一颗胸怀天下、包容世界的“环球心”,成长为“中国智造”企业的优秀代表。
历经万千变换的发展历程仿佛叙述着中国近代工业史艰辛不易,笔者写到这里,想起集团带队负责人有关中国机械企业的辛酸历程的豪言壮语,中国制造承载着一代人的梦想,胸中就被一种不知名的感情激荡。
团队于集团带队负责人杨经理的带领下在车间外围参观了机器操作流程。第一感受,震撼,震撼于人类智慧的精密,震撼于中国制造的变化。企业内部管理、市场信息处理以及企业间信息联系等信息流的全面自动化,相关智能化操作逐渐取代传统机械操作。看着师傅操作,暗暗感叹自己何时能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巨匠。
期间,团队采访了几位老师傅,在于他们谈话中,逐字逐句都能感受到老一辈工匠敬业、爱国、专注、精益求精的品质。
董润波师傅在谈到大国工匠这个话题时,这位坚守在制造一线30多年老师傅腼腆的笑了,“大国工匠,就是把工件做的极致美好,哪怕拧一颗螺丝钉,坚持做好这一件事,做一辈子,这就是大国工匠,如果能够带动身边的人,互帮互助,那样会更好。”古今中外,严谨作风是工匠的共同特征,他们严谨规范,脚踏实地,追求完美,追求极致,他们爱岗敬业,他们不断地推陈出新。
感岁月静好,壮雄雄报国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热爱自己的领域,细细发现机械行业的美。多方面了解机械领域的科研、政策,有目标性的学习。此次社会实践于我而言意义深刻,抛除理论专业知识的抽象,社会实践带来的是切身的体验,更是了解到了中国工业的强大,激励我们立志报国的决心,紧跟机械发展潮流。
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养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回顾这几天,总感觉被一种久违的崇高感所激荡。《光变》看到书的最后一句话“千年易过,中国工业精神不灭”,我都想流泪。那样一种神圣的东西,还带有些悲情,怎不让人心动!
作者 孙君如 宋潇
图片拍摄 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