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相信温柔、敞开、爱愿的力量|婵琴
日期:2020-08-14 16:46:19 作者:婵琴 来源:蒋婵琴 阅读:

我相信温柔、敞开、爱愿的力量

  01

  “永远不要吝啬对别人说的话”。是一句古老名言。这句话感性实际上也是理性表达。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金钱是布施,物质是布施;一个微笑,一句爱的表达,应该也算是布施。

  “我活着,还在爱。”她说,看到这句话瞬间红了眼眶。我无法感受那一刻,她内复杂微妙,多少能感受她辗转万千,历经人世风浪后,返璞归真赤子心。

  这世间有很多人在情感事业道路摔跤会心恨意。总是觉得命运对自身不公产生自怜自艾情绪,有的甚至心灵畸形。但她不是。

  她既不安命,也不怨命,而是造命。成为了自己命运的建筑师爱自己,懂得管理金钱和容颜从心立志,以担当扛起想,终究让理想照见了人生心性达观通透始终有爱,不失柔软;依旧善念情,习惯无所保留,愿意真诚的表达对外界、他人的情感,毫不吝啬,也从不含糊

  “自己的命自己算”。她说。

  即便失去,即便一次次被生活逼到墙角,即便有过伤害困顿,还是要慷慨待人,去热爱生活一往无前。心有爱愿。以力量理清现实缠绕,具备挫折幸福学的能量,擅长告别,时刻轻装上阵,这很重要

  “一个不能表达爱的人是在阻止生命流动,是在进行审查,而这审查是一种自我放任,是惧怕奉献的自己。”能这样表达的人,必定慷慨,并有敞开的心;她们没有精不精、怪不怪的心性,也无遮遮掩掩的东西,更不会让恨在心中缠绕;她们不会被多余算计忧愁及不安所束缚。所以人生处处是生机,即便有所危机,也能从容跨过。

  一个心怀爱慕,向他人及自身生命敞开的人,必定也是柔软、自带平常心鲜活独立存在的人。人性里保有的真诚与力量也彰显于每个日常的言行里。

  02

  会被人说,“爱你”。多是女性间的情感表达。因为文字结缘。字里行间,她们或者看到了自己,又或者从中想到什么。真实的情感被触动,也传递给我。这样的传递,有别于俗世里人与人之间流于吃喝玩乐表象感情,或者有所目的,又或者只是出于礼节,还或者只是某种展示。总之,你很难感受到真诚与力量的东西。

  她们于我看似陌生,却又如此熟悉。所呈现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而是长久隔着时空距离心灵深处交流及存在。即便有一天,我不书写,她们亦不再看这些字,但并不妨碍曾经留下的善念及美好

  我们活在“因缘”中,得以与人、事、物产联结与存在,们带来力量,也给予安慰;带来善意,也让人满足

  人与人之间所有的知遇及别离,留下温度深刻,也如月光镜湖,彼此倒影于心。在这个爱与情感充满芥蒂虚假荒谬时代诚恳及无私,总是显得极其珍贵。

  很多时候,好的情感无法被我们遇见、甚至不敌现实一击,或许是我们很久没向自己“敞开”,也无法对他人温柔。

  03

  有的人会不断换大房子,来安顿肉身,但灵魂始终得不到安放;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向内走,安顿自己;有的人一生都在放逐、流浪,不曾找到自己。世间百态万千,其人生追求也不同。但不管如何,我们需要抵达的一定是那条安顿及解脱道。在通往菩萨道道路上,灵魂之美,才是唯一需要通关的技能。

  安顿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阅读是其一。有人说,“读到一本好书,如同一场无声的思想狂欢。那些有价值的交谈,能触摸到心灵的轮廓。我们能够遇到(读到)一本好书(即交谈之伴)或者写出一本好书,也是一件难的事”。

  读书,写书如此。做书亦是。昨晚看到一位资深编辑在友圈写做事的感受,大概意思是行业的严苛、高压,低薪酬。还说下辈子绝不再看书稿。她显然能意识到那一刻只是情绪,末了还加一句,只有无能到人才会抱怨。

  她是我在一次共修上遇到的前辈。算是心智成熟,情绪平和的人。想必境遇已超越自身承受范围,才有如此感慨。用心做书的人,他们时刻心守一事:思虑多,气血消耗严重。说话声音在忙碌一天后,虚弱低沉。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埋头看书稿,头发蓬散、容颜有倦怠,是她们工作的常态。

  各行有各行的不易与艰难。做书也如此,是极其辛苦的工作。考验智力,也拼体力,还要具备极大的耐心。需要很大的愿力与热爱去支撑。

  就做书而言,无法成为商人,很难获得金钱和时间上的真正自由。写书,不能畅销和长销,也很难保持有能量一直往前。所以,很多写作的人多身兼它职,是对自己精神孤寂的安抚。他们视苦难为王冠,视深爱为诗意,习惯以笔墨化解孤凉,也记录浮光冷暖。

  不管如何,这人世的“悲欣交集”,值得探索,也值得去经验。以此无限靠近精神世界的柔韧、辽阔,这何曾不是另一种得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相信温柔、敞开、爱愿的力量|婵琴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