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推送的内容是“将军知道”栏目的第112期内容,记得读完支持我投个票,点个“在看”,留个言吧!
如果你也希望
那扫描下方
???
我在朋友圈等你
1
哪条路才能真正脱贫?
将军你好,是这样,我刚刚高中毕业,考得不是很好,只能读专科,但是家里人不愿意我继续读书了,因为家里没有钱。
我理解家里不让我读,但是至少要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爸就只是说让我先去兼职,然后我跟他说填志愿的时候,他就反问我难道还准备读吗?
可是未来的路我心里不清楚,我很迷茫焦虑,对大学的生活也是很向往的,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将军 · 答
一定要去读书,不要放弃继续学习,虽然听起来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毕竟经济困难摆在眼前,但我还是非常肯定的告诉你,这是暂时的。
你说能理解家里不让你读书,我也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大家的诉求都一样,都是希望能补充经济来源,帮家里也帮自己“脱贫”,但真正能摆脱贫穷、改善自己和家里状况的路径是读书。
虽然这条路有点长,但你的人生更长啊。
大学生活当然很迷人,但我想,你向往的不只是大学的氛围,也包括新的可能性,去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就是摸到了新世界的大门。
即便是读专科,但也只有读了,才有下一步专升本,甚至考研,从找工作的角度来说,有没有专科文凭,待遇也是不一样的。
咱们就从接地气的赚钱这件事聊聊,你现在高中毕业,能找到的工作门类是非常有限的,基本都是从事服务行业,而且是最初级的(没有说服务行业不好的意思)。
你的确能迅速的补贴家用、养活自己,但是未来几年,你能进阶上升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很可能工作几年后,收入水平就触及了天花板。
但是有了文凭,你可选择的范围更大,而你的努力是可以变成可视化的收入涨幅的,也可以说天花板来得不会那么快。
这两种路径,带来的自我成就感和个人成长也是完全不同的,你站在山腰和站在山脚看到的风景真的完全不同。
所以,只要有一线可能,不要放弃继续读书。
落脚到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上,我能想到的三个办法供你参考:第一,申请助学贷款;第二,你可以打零工;第三,向亲戚朋友打借条借钱。
这三个方法,也可以并行,总之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机会,因为继续读书,一定是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
另外,在跟家里沟通这件事的时候,能不能找姐姐帮你说服家人,她大三在读,即将毕业,如果没打算读研,那再坚持一年她工作了,有了收入不再需要家里补贴,家里能稍微宽裕一些。
最后的最后,希望你一定要争取到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最大限度的伸展你的人生。
你手里握着选择权,这是我们“过来人”再也回不去的机会啊!
2
择偶标准与父母不同,
父母道德绑架,
应该怎样选择?
女,20多岁,一向喜欢性格要强,有主见的男生,前男友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由于父母觉得我不适合那样的人,怕我hold不住他,所以反对我们俩,用断绝关系威胁我,分手了。
后来就走上了相亲的道路,我愿意去试着交往的人都是和前男友相似的人,而父母中意的人,则是家境平平,为人保守,不求上进,只求踏实安稳的男生。
我和父母僵持不下,又做不到“翻脸”,心里一直都是很痛苦,求将军开解。
将军 · 答
你提到的择偶标准的确与父母不同,但按你描述的“标准”来看,主要是指性格方面,而性格是相对隐性的,不是显性的。
显性的比如长相、身高、职业、籍贯等,这些是非常“硬”的标准,很难调和,但性格呢,就相对比较“软”,是可以调和的。
所以,你和父母之间的择偶差异并不是一条鸿沟,是有转圜的余地的。
你提到保守和有主见,上进和追求安稳,这些的确是反义词,但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却不是“全或无”的面貌。
性格特质是一个连续体。
只不过有人更接近保守那一端,有人更趋近有主见那一端,甚至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更接近哪一端都是有变化的。
你父母看重的那部分特质,未必就不会体现在你说的“要强有主见”的人身上,反之亦然。
只是你和父母都在过度强调“相反”和“不同”,这是一种人为的针锋相对。
没有绝对上进、有主见的人,也没有绝对保守求稳的人,人的性格本身就是多面的。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要学会“敷衍”父母,这个敷衍不是态度上的,而是技巧上的。
一些讲不通的事,就不要硬碰硬,而是要学会以柔克刚。
举个例子,上进的人如果没有踏实的工作,也不叫上进,那你完全可以跟父母说他工作挺努力,很踏实,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何必要去强化他上进有主见的那一面呢?
你父母之所以对未来女婿的性格有要求,是因为他们最在乎他能不能给你幸福的生活。
那就投其所好,跟父母讲他对你的好、听你的话、尊重你、爱护你,父母要橘子就给橘子,不必强调你手里的是苹果,更不必说服他们苹果也很好吃。
以后关起门来过日子的是你们的小家庭,琐屑小事你能承受就行,不必事无巨细让父母知道,也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也不用拿一个绝对标准去衡量和定义对方,拿着锤子便看什么都是钉子。
还是开放式的心态面对相亲吧,也许你以为的“保守、求安稳”的人也有上进的一面,只是你还没看到。
3
发现男友脚踏两只船,
我们应该继续下去吗?
女,24岁,公司职员,我和男朋友在一起有半年了,最近发现男朋友没有和前任分手……我是看他手机才发现的。
之前他也和我说过一些这个“朋友”的事情,和我一起的时候还和前任微信聊天,我看他和对方的聊天是一式两份,发给我的东西也发给那个女生,甚至我们一起做的饭也发给那个女生看,都是男方比较热情主动。
如果不是我发现,他估计是不会那么快分手的,但是他和我一起的时间挺多的,在一起四个月,期间见过那个女生两三次。
我真的完全想不到平时细心体贴的他会骗我们两个女生那么久,真的太残忍了,那个女生生病了他也没有去看望,只是微信问候一下,好冷漠啊,当初爱得那么热烈。
我和他在一起是因为久别重逢,自然而然在一起了,问过他有没有和前女友联系,他说没有,分手的理由是双方因为一点小事吵架。
从他俩聊天我也看得出来,相处确实是小心翼翼的,不像情侣,我发现之后,逼着他去分手,但是心里还是很介意,偶尔想起来会很难过,已经做不到信任这个满口谎话的不负责任的男人了。
不想这件事的时候还是相处得很开心,做饭给我吃,给我按摩,带我去玩,尽可能关心我,可能我的舍不得是不甘心和暂时离不开吧,不知道怎么去原谅,能不能做到原谅,时常折磨着自己。
对方已经跟没事人一样了,只是我生气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表现得不知所措,挺难受的样子,我们应该继续下去吗?
将军 · 答
最终要不要继续,取决于你自己,我只说我的看法。
从道德层面来说,他做的事情不道德,不负责,也是破坏关系的行为,没有什么可辩解的。
退一步不谈道德,咱们谈谈感情,我觉得你和另一个女孩都只是“工具人”,满足他需求的工具。
他发的聊天内容都是一式两份,一点没走心,不仅侮辱你们的人格,还侮辱你们的智商,这是公司发邮件吗?还搞一模一样的群发?
在他心里,你和另一个女孩都是面目模糊的,不用加以区分,只要能满足他享齐人之福的需求就行。
这让我想起很多出轨男送礼物都是一式两份……
我旅行给朋友带手信,都会根据不同的朋友送不同的东西,因为我在考虑他们的喜好、特点、需求,这是起码的尊重和在意,把他们每个人都当做一个真实的人,而不只是“朋友”这个身份而已。
从这个细节来看,他对你们都没什么感情。
道德和感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角度,就是他对这件事的认知。
你提到他跟没事人一样,给我的感受是,在他看来,只要他跟另一个女孩分手,跟你在一起,问题就解决了,他已经处理好了。
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的究竟是什么,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错误会带来多大的伤害,如果他自己都没有认清没有反思,未来也许还当做一个无伤大雅的小插曲,重蹈覆辙。
他对你好不假,但他对你的好的同时也会对别人这么好,这种好还是你需要的吗?
4
奶奶生病,家人
不带她看病,我能做些什么?
我是您忠实粉丝,一直很欣赏您睿智思想,想跟您说说我的烦恼。
本人女,29岁,高校教师,小时候跟爷爷奶奶长大,爷爷脾气暴躁,奶奶温和但体弱多病,我跟奶奶很亲近。
如今已在南方某城工作,也算安稳,而奶奶因年事渐高,身体大不如前,昨天听说奶奶又跌倒鼻青脸肿,这是本月第二次头晕摔倒,她有脑血栓后遗症,近两年还手抖。
我急坏了,给开快递点的爸爸和小学老师叔叔打电话,质问怎么还不快带奶奶去看病,数落他们一个(我爸)永远也没时间,一个(叔叔,跟爷爷关系不好)有时间也不过去。
他们就商量着下周一带我奶奶去县医院检查,虽然治不好,但缓解一下也行,但被我爷爷以疫情为由拦住了。
我气坏了,打电话说了我爷一顿,然后他就骂我,还跑到我爸那边哭闹。
哎,我快被气死了,老家的事很烦,真想不管,但又担心奶奶,我该怎么办?
将军 · 答
你的提问虽然简短,但有两个词格外引起我的注意,一个是“数落”,一个是“说了XXX一顿”。
无论主语和宾语是谁,这两个词都已经决定了,这不是一场愉快且有效的沟通,更何况,爸爸叔叔爷爷都是你的长辈。
你的诉求没有错,希望奶奶能有人照顾。而爷爷也好,爸爸和叔叔也好,为人夫为人子,是有责任和义务这么做的。
这个思维逻辑也没错,但如果这个思维逻辑是符合现实的,也就不用你这么着急了,不是吗?
问题就是他们没去带奶奶看病,所以你要做的是想办法让他们去尽责任尽义务,别忘了你的目标啊。
数落和责备,并不能帮你达成目标,如果愧疚感对他们有用,其实都不需要你数落和责备,所以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建议用商量的语气。
“我现在赶不回去照顾奶奶,能不能辛苦你们帮我带她去医院”;
煽情也可以。
“奶奶以前对我们这么好,现在生病了不忍看着她这样难受”。
甚至还可以先“共情和体谅”长辈。
“我知道你们都很辛苦很忙,你们也不想看奶奶生病,如果真的病重了你们更操心,还是尽快去医院,免得以后更麻烦”。
以上三种方式,都能让长辈们感受到你跟他们是站在一边的,而不是“不回家又做不了什么只会数落我们”的晚辈。
我妈以前跟我讲过一个道理,她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以“敬”字开头的,你敬别人,别人才会敬你,别人就算不敬你,至少也不会让你难堪。
不敢说这是一条绝对真理,但至少放在亲人之间,尤其是晚辈与长辈的相处,把“敬”字放在沟通前面还是很有用的。
爷爷那边,你可以打电话道歉,表示自己因为着急,语气不好,话说重了。
给他个台阶,跟他撒撒娇“如果奶奶病了谁来照顾爷爷,我也担心爷爷”,老人家听到这样的话比较容易心软,也就不会太固执了。
隔代人的感情我深有体会,我从小跟姥姥长大,因为没有更多机会尽孝,心里始终愧疚,看到你为奶奶着急也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深刻理解你的焦急,但事缓则圆,想一想怎么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妥帖,更容易实现你的目标,让奶奶早点去看病,才是她最需要的呀。
5
受老师之托,做了一份
不喜欢的工作,该继续吗?
七月二十号左右,本科的老师给我发消息,说是他同学的学长要给女儿找家教,工作内容就是在小孩上完补习班后监督她做作业。
这是我很崇拜的老师,因为毕业论文我和老师的关系也近了很多,老师给我发这个工作也是出于好心,他特别强调了工作就是课后监督孩子学习,其它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我正在为读研做准备要读的材料,在家里学习时间不多,我想了想,按老师的描述会好点,就过去了。
可情况不是这样,这个孩子要读六年级了,但完全不愿意学习,我平时的工作就是和她磨时间,也只能让她学一点。
我的时间几乎全部花费在她身上,就算不学习,她也不让我做自己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烦心事…
现在工作第五天,实在感觉这份工作没有意义,而且把我本来的时间、心情、和家里人相处的时间全部花费了,可它的好处是,每熬一天,我就可以挣100块钱。
虽然感觉有点不值,还是不想丢掉,但每天又提不起工作的精神,很折磨,也总想着再熬一下,一个月就过去了。
将军,我想问两个问题,一是您建不建议我回去;二是我想回去,但有点顾及可能会给老师(他的朋友觉得他眼光差,介绍的人不靠谱)、给这家人带来的影响(家里人知道小孩的情况,一直给我说让我别放弃孩子,聊天过程中我答应了)。
简单来说就是我很在意这家人怎么看我的老师、怎么看我…我想知道如果真的要走的话,怎样处理可以让影响最小。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恳请将军解答。
你的提问虽然不是一个常见情境,但本质是相通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比如找了一份工作,工作了几天发现与预期不符,全是麻烦,那这个时候是走还是留呢?
我的建议是留,但最终是走是留,你可以听听我说的,再做决定。
你现在想的都是你的失去,只从这个视角看问题,你做的决定可能也是有偏的,那我们来看看硬币的另一面,你能得到什么。
首先,你能得到接触真实社会的机会。
在你走进社会之前就先上了一课,怎么去调整预期,怎么适应现实,怎么开阔的看待问题,这部分学习内容,跟读研要看的材料一样重要;
其次,你能学到怎么与人相处。
如果你能搞定一个6年级的孩子,那你绝对前途无量。
怎么跟她相处,就是你以后步入社会怎么跟领导、同事、客户打交道的提前预演。
就算最终没搞定她,也可以做一番总结,哪里需要改善和提高,你有大把的经验作为素材。
包括怎么跟孩子的父母打交道,也是一门功课。
第三,实际的收益和回报,既能赚钱,也是帮了老师一个忙,收获了老师对你的信任。
总之,时间仅仅是一个月,不妨试试。
接下来说说具体的你可以怎么做,能让你不那么煎熬,还能真的帮到孩子。
你可能在孩子面前太像个“监工”或是“老师”,就丢失了建立关系的切入口。
你可以不让孩子叫你老师,这个称呼本身就带着距离感,让她叫你姐姐,叫名字都行,你也别把她当学生,也别每天张嘴闭嘴都是学习。
先聊点她感兴趣的事,据说现在小学生追星也很凶,她喜欢什么,有什么爱好。
这些话题虽然与学习没一毛钱关系,但能帮你们建立关系,让她感觉“不错呀,这个姐姐蛮有趣的,蛮喜欢我的,我愿意跟她相处”。
孩子喜欢你了,就愿意听你的话,让她听话的方式也可以有趣一点,不要那么死板。
比如,她今天先把作业做完,你就陪她一起玩点什么,早点做完,就能早点一起happy。
你也可以跟她分享,等她做完作业,你就给她讲讲她感兴趣却没经历过的事情,让她感觉到学习是你们相处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她会更有学习主动性。
你还可以展示你的“共情”,以及跟她的“相似性”,你不是也有要学的材料吗,你完全可以跟她说,你看姐姐也有要学的东西,也很让人头疼,要不咱们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一起学。
让她感觉到你跟她有很多相似性,你能理解她,她会有所改变的。
最后,无论你是走还是留,一定要跟老师和家长都沟通一下,让他们了解现实,调整预期。
老师显然不知道你面临的困难,这样的话即便你之后圆满结束一个月的工作,你的努力和成绩可就被埋没了。
反之如果你的工作没有让家长满意,但你提前跟老师说了情况,也减少了老师埋怨你的可能性。
也要跟家长说,我可能达不到你们的预期,但我愿意试试,如果没有做到还请你们理解,这样的沟通也让家长调整预期,更客观地看待你做的努力。
最后再啰嗦两句,我做过很多次家教,实话说每次一开始都是硬着头皮去的,跟小孩子打交道是很难的一件事,尤其还要让他们学习,更是难上加难。
但这件事也很有趣,“混熟了”之后我也会被他们的可爱和纯真感染。
每次感受到他们更接纳我一点了,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体验,这大概是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收获不到的一种别致感情,我很珍惜。
直到现在还有过去带过的学生跟我保持联系,我不敢说我做的多好,我教会了他们多少东西,但我想,当我们彼此交换真挚的感情之后,我至少让一个孩子看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真诚和真心,不白相识一场。
希望有帮到你,也谢谢你的提问,帮我回忆起做家教的美好时光,以及我得到过的真诚和真心。
—— END ——
往期将军知道
双鱼座 | 视频监控 | 原生家庭 | 陈屿
彩礼还债 | 男友失联 | 好友变恋人
你的“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