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三国》的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五丈原禳星续命,后人评述,卧龙先生上到治国安民之策,下至士兵杖刑之责,事必亲恭,是累死的。
白帝城托孤,一段君臣信任与忠心的人间佳话。阿斗能不能担当帝王之重任,已然不是诸葛孔明需要考虑的,对君王之忠,对知己之义,孔明不得不事事烦心,事事忧心。
阿斗貌似愚钝,实为奸诈之徒,此间乐,不思蜀,就是典型的阴谋诡计。阿斗不问政事,一切皆交于相父,让千万蜀人的眼睛紧紧盯住了诸葛亮。
三顾茅庐,隆中对,三分天下。这是卧龙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国策,弃草庐,离隆中,博望坡退敌,火烧新野,借荆州,火烧赤壁,气死周瑜,七擒孟获……,诸葛先生算无遗策,三分天下。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先生强用兵法,六出祁山,只为光复汉室,完成先帝之遗愿。此一出与彼一策,已然超出预算,胜败已非兵家之常事。
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安天下,依一人之力,上不予支持,下不能自发行动,众人皆等丞相之计,众人皆依丞相之计。
缺少一个鼎力支持的领导,缺少一直努力相助的团队,缺少战之能胜的将军,上下不能一心,空有一身治世本领,诸葛孔明自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能人,一个谋士,一个廉吏,一代名相,一个智者,岂是累死的?分明,是被逼死的,被忠心,被有超过别人的能力,被足智多谋的智慧,被无动于衷的领导,被毫无主动发挥才能的下属,被一个窝囊的团队,被千万蜀人的眼光,逼死了。
五丈原星空依旧,赤壁的水长流,卧龙岗的松挺立,诸葛,你躺在了纷纷乱世的三国战火里,孔明,你躺在了左奔右突的六出祁山里。累,不是身累,是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