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被嫌弃的“爹味”到底是什么味儿?
日期:2020-07-22 08:03:12 作者:豆瓣读书 来源:豆瓣读书 阅读:

被嫌弃的“爹味”到底是什么味儿?

  关注星标豆瓣读书 遇见更多好书

   

  最近,陈建斌因为演了一部“老少恋”都市偶像剧被豆友评价为“实在太爹了”。

  其实在这部《我就别想太多》之前也不乏很多优秀的“老少恋”经典桥段,像《一帘幽梦》里的费云帆和紫菱,《洛丽塔》里的韩拔和洛丽塔。这里面的中年大叔都有着属于自己年龄段魅力

  而陈建斌所出演的霸总形象不仅毫无魅力,甚至自我感觉十分良好,散发着中年油腻男的气息。这种设定实际上就是一种不讲道理的爹味。

  在我们的生活中“爹味”的泛滥现象也很严重,很多明星也都遭遇过“爹味警告”。那么爹味到底是是什么味呢?

  购买戳?

   [英]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

  出版年: 2020-6

  爹味来源父亲形象,自然男性有关。《男性的衰落》一书中探讨传统男性形象的问题,今天就通过这本书来和大家聊一聊“爹味”。

   01

  “爹味”到底是什么味?

   

  前段时间郭涛两年前的书《父亲的力量》被网友重新拉出来怒批了一顿,光目录就令人窒息:

  父亲是用来仰望的;

  强势母亲+弱势父亲=拧巴孩子

  “狗都嫌”的孩子需要威慑;

  瞪眼是霹雳手段闭眼菩萨心肠

  从郭涛这里我们可以提炼出传统父亲形象的特质

   

  平时不怎么说话,一说话就是教训人的姿态

  但凡不按照他的意思行事,就认为忤逆了父亲权威

  如果你提出不同看法,他一般就会说“你懂什么,听我的”。

   

  这就是爹味,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喜欢说教、摆架子掌控欲强、固执己见直白一点说爹味就是传统父权下的“大家长”。

   

  这种情况也经常发生职场中。比如去年综艺《中餐厅》里黄晓明那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就令人联想起那些职场中的传统中年领导

   

  他们规劝你时会强调“你还是太年轻了”,如果你敢冲撞他,他就会破口大骂:“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吗”?

   

  还有家族里的长辈们,只要你是没结婚生子晚辈,难免少不了他们关心:“我们都是过来人,说这些话还不是为你好”。

  这种喜欢给人当爹的态实际是一种PUA,本质上是让你认可他的观点建立个人优越感

   

  02

  这股“爹味”从哪来的?

   

  社会上的“爹味”起源于这样的人:

   

  他们占据社会金字塔顶端,有心或者无意地将自身价值观和偏好强加给其他人。

   

  他们霸占社会上位高权重收入丰厚角色……他们能拥有那些特质,主要靠的是先天身份,而不是后天成就

  ——《男性的衰落》

   

  比如前段时间高晓松评价清华学霸梁植“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真理,不是用来找工作的”,被网友骂“何不食肉糜”。

   

  高晓松作为一名前辈,其实说这话的本意希望能够去追求有价值生活。但由于他出身高知识分子家庭,说话时也并未从对方的处境去考虑问题。

   

  所以这种“点评”在高晓松的嘴里显得像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卖弄人生阅历。

   

  但很多时候,这类人意识不到自己身上的“爹味”。

   

  这些金字塔顶端的人巧妙地将自己伪装成了“正常”。《男性的衰落》

  他们觉得自己才是这个世界最正常的人类,就像有些人认为“普通话”才是标准发音,而“方言”都是不标准的。

  当你的举动超出他们的认知范围时,“爹”们就会使用“你这样子不正常”的句式来纠正你。

   

  还有前段时间B站的宣传片《后浪》就暴露了这个爹味世界的本质:我们的一呼一吸都在这个父权世界里,社会很大程度上就在按他们的规则运作着。

   

  何冰作为前浪的代言人说:奔涌吧,后浪。看似在鼓励和肯定年轻人,实则仍然是前浪话语权凝视下的规训。

  他们并不真正懂得年轻人,他们只是按照他们的想象和意图来划定年轻人的样子。

   

  “爹”味的背后实际就是一些前浪们用看似很有道理的说教打造自己说一不二的权威人设,从而获得掌控感,牢牢把握手中的权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将自己作为参考点,用以评判其他人的价值观和文化。或许他们自己都没发现,他们把自身当成了这个世界的零度经线。

  03

  “爹们”也是爹味的受害者

   

  拥有“爹味”特质的人身上都有一种表现,他们一般遇到问题会先回避自身问题,进而回避因自身问题产生的羞耻感情。

   

  就像黄晓明在《中餐厅》里说的“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要解决!”。

  因为在小时候他们的父亲是这样教育他们:

   

  当男孩因为摔跤哭哭啼啼时,父亲通常都是愤怒教育到:“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要当个男子汉”!

   

  男孩们从小被教育要大大咧咧,不要“像个小女孩一样扭扭捏捏”,他们也会逐渐认为这种情绪是错误和不应该的,遇到问题习惯像他们的父亲一样用愤怒和暴力解决。

  而愤怒和暴力实质上是对矛盾的回避。

   

  当男孩们遭遇羞耻或拒绝时,他们会第一时间回避这些情感,因此无法对父母或女孩坦诚相见,也因此被剥夺了情感求援的机会。《男性的衰落》

   

  他们会因此变成共情力低的人。当他们长大后,也渐渐学会用“爹味”建立自己的权威性。

   

  但其实在很多普通男性内心隐秘的角落里,也深埋着难以察觉的委屈之情:他们的压力无处可说,情绪没有合适的释放出口。

   

  当他们在上了年纪之后,他们更不愿对外界吐露情感,害怕显得他人亲近,很多时候与孩子的沟通都成了难事,从而变得更加固执

   

  所以,“爹”们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并不是一种理性,反而它是一种无法控制自身情绪的表现,这是他们的世界濒临崩溃前的最后呐喊。

   

  如果不能正确的审视自身情感,这些情感便会在潜意识里肆意操纵他们的行为,常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带来严重后果。 

  04

  

  如何去除爹味?

   

  现代男性永远处在危机之中,是不是因为他们本能地想高人一等,而背离了现代社会自启蒙运动以来的核心理念:人生而平等?《男性的衰落》

  “爹们”想要去除爹味,就要意识到大家反感爹味实际是在反感权威。在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社会里,强调个人权威自然是吃力不讨好的。

    

  “爹”们还需要意识到好为人师跟乐于分享是两码事,拿自己单薄的人生经验来说教实际上是不懂得尊重的体现。

   

  如何学会尊重可以参考张文宏语录:

   

  像我们在社会上,大家经常感觉老是被人欺负。事实上我也是一路被人欺负过来的。你被人欺负惯了,就知道这种欺负人的嘴脸是什么样子,那你就要善待比你年资低、权力没你大的人。

  权威不是靠高人一等的姿态和说教树立的,而是像张文宏这样在自己专业领域里谨慎求实的态度,并且尊重自己的下属。

   

  如果“爹们”实在憋不住想表达,那么也请在表达前学会倾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别人的感受。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高情商的何炅,不论他是不是老好人,但他不会和“爹味”挂上钩,可能是由于他懂得去对别人的生活感同身受,更不会对后辈指指点点。

   

  《向往的生活》曾来过两个运动员武大靖和韩天宇,何炅特别表达过对他们的敬意:我对于运动员都是高看一眼的,他们是在绝大数多人忍受不了孤独的情况下,带着一个自己根本决定不了的想在努力。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世界不再是单一的价值观,“爹们”需要包容那些不一样的声音,把自己当个普通人,和其他人平等的坐在一起聊聊天。

   

  或许当男性不再需要永远“正确“或掌控局面,他们能生活在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不再是关注的焦点,也能让他人承担罪责,自己偷着乐。《男性的衰落》

  “爹们”也能对情绪愈加敏锐,对感情愈加投入,人际关系因而愈加融洽——这就是幸福的真谛。

  -END-

  作者 | 阿里梅梅

  参考 | 《男性的衰落》

  ■ 往期精选 

  没读过他的书,算不上真·文艺青年

  纸质书可能被取代吗?

  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 | 一瓣儿诗

  阅读原文?购买《男性的衰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被嫌弃的“爹味”到底是什么味儿?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