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快的丝瓜
文/赵元波
才一开春,父亲就在菜地一角的那个枯树桩旁边点上了几颗丝瓜种子,初春时节,天气干燥,丝瓜苗长了出来,爬上了枯树桩,就好像了没了力气一样,再也不肯往上长了。
父亲说:“这是缺水的缘故。”我有些不明白,这儿靠近水边,应该不缺水呀,后来才弄明白了,父亲说的缺水,不是指水分少,而是空气中的水分少,湿度不够,植物都不肯长呢。雨水一来,植物们吸饱了了雨水,就像是施了肥一样,才会长得快呢。
那就等吧!等着雨水的来临。
这一年,雨水迟迟不肯降临,玉米地里的玉米的叶子都开始卷了起来,干旱加剧,丝瓜也有点受不了了,就那么蜷缩着,一点也不肯长,能够活着就不错了。
久旱必有大雨。终于,人们翘首以盼的一场雨水来了,淅淅沥沥下了好几天,土壤完全潮湿了,植物们吸足了水分,精神倍增,丝瓜也不例外,本来雨水中就含有肥料,父亲呢,还把猪圈里的猪粪埋在丝瓜根部,用土捂了起来。
天气一放晴,丝瓜可就可着劲儿地长,几天工夫,就爬满了父亲给它们搭的架子上。这就意味着,丝瓜自此之后,就可以开花结丝瓜了。
花开了,花谢了,架子上就垂下了一根根丝瓜,一根根地,在微风中调皮地摇来摆去。嫩绿的丝瓜可以用来做菜吃。也许是长得急,长得快的缘故,这一年的丝瓜当菜吃的时间并不是那么长,也就一个月左右,当父亲在去采摘的时候,发现丝瓜已经老了,里面已经是网状纤维的丝瓜络了,这东西没法吃了,只能是当做洗碗用的海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