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是一本由[日]井上靖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via 亲王
●日本人一贯的清淡口味,不过确实是太淡了。纵便有金戈铁马,壮怀激烈的时代背景,也让日本人写成一壶白开水。相比尤瑟纳尔差距明显。
●就像看了一部日本演员演的中国历史故事的电影。翻了一下,日本人确实拍了这么一部电影。
●一段千年前的异国爱情 战马声声 马蹄萧萧 经传入佛洞 敦煌 是个神奇的名字 一旦沾染 就和大漠风沙脱不了干系 便和西域蒙面女子解不了情缘 作者如同传统的武侠作者 泼墨于一位中土的汉人 辗转痴迷于西夏 而历经与西域女子的情爱 与佛结缘 并天马行空的把藏经洞的来由进行了浪漫的解说
●找回了读黑塞《悉达多》时的感觉。和K在鸣沙山沙丘午睡的感觉。赵行德就是所谓放弃人生的人。于阗王朝后裔尉迟光。西夏,回鹘,吐蕃,契丹,大宋。灵州,甘州,肃州,凉州,瓜洲,寂寞沙洲冷。
●平均只有四星这不科学!井上靖在我心中是完全秒掉村上的爆发型选手啊
●冒似被弃世而流离,缘来做伟业被铭刻。大事从来不是喧闹中做出来的,而是不起眼的人,在不起眼的地方,被拣选,来成就。
书生赵行德放弃了曾经占据他整个身心的对科举的执着,转向了对一种陌生文化的兴趣。从这一刻起,他已经在开始书写某种永恒。且不说因他才能流传下来的四万件敦煌经卷的弥足珍贵,与甘州公主的美丽邂逅,就足以让他的人生告别苍白。
《敦煌》读后感(二):《敦煌》——井上靖
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敦煌》,跟想象的不一样。这小说通过赵行德无意间闯入西夏国,描述西夏王朝与宋朝之间的战争,人物性格描写的挺细腻,但是对敦煌的描写却比较少,没有预期的那样好看。但是最后对敦煌历史的描写倒是令人对敦煌小有憧憬
《敦煌》读后感(三):井上靖的《敦煌》
读完,有种身临其境的错觉——那个战事纷纭的时代,那个遥远奇异的领域,那段绚丽辉煌的历史,让你无法不对他们顿生敬畏之情。“百年征战兴衰皆成往事 千载蒙尘瑰宝再显辉煌”,这个比中国人更了解敦煌的日本人,真的很想把他的作品全读完。
《敦煌》读后感(四):我的敦煌
去过了敦煌,但还觉得不够尽兴。
井上靖的<敦煌>填补了那些。让我的回忆更加的丰满。
如果有幸再走一次,也许感受会更加深刻吧。
《敦煌》读后感(五):痛
在金戈铁马的沙场,我总觉这还是赵行德在殿前的一个梦,一个无法圆现的梦,梦醒后,他及时入殿考试,探花榜眼,状元也好。总之,大漠飞沙,戎马一生,不该是一个孱弱书生该走的路。
只是最后故事陡转,读后让人锥心刺痛。
赵行德坑了尉迟光,而王圆箓却坑了赵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