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范·罗姆帕伊执导,亚历山德拉·拉米 / 基尔特·范·朗拜博格 / 芭芭拉·萨拉菲安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忧郁少年,表面普通,无人问津,心中却忧国忧民,为地球和全人类担忧。多少人有过少年维特之烦恼,多少人默默放下,然而总有人有一颗不安躁动的心,起劲儿的折腾自己,燃烧自己,包括诗意与表面意思。
作为一个中年人,真心已经记不起自己17岁时的烦恼是什么了,也许也在忧国忧民忧世界吧!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环保地球将会怎么样?成年人未必不思考这些问题,只是我们不再往身上浇汽油。
作为一个中年人,再来看17岁少年的烦恼,只能以中二病视之。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人一生都在中二。
中二,轻松,景观美。做家务时看看很合适。作为一部边做包子边愉快围观的片,个人觉得可以给8分了。
《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观后感(三):无题
文森是可以称为理想主义者,但无论是行为还是话语都体现了在其年龄下的理想主义的固有缺点。只知道提阿拉伯之春,认为是个人推动历史进程,不管其背后中东复杂的因素。大概,每个中二少年都有一个世界绕着自己转的梦吧
看见妹子就马上说自己有自杀倾向而前面说自己不是抑郁哈哈哈,就是想特立独行嘛
《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观后感(四):感同身受
我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如果片中男主的表现属于忧郁症的话,那我也有,对未来的焦虑,对不守规则者的反抗,对某些事情的敏感以及对身边人的漠然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不知道这是如何发生的,目前我还没男主那么极端,但也好不到哪去,有过自杀的想法,还没有付诸于行动,我一直希望经历一些好的事可以让自己好起来,但始终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根本无法和其他人沟通,没有交流就一直一个人沉闷的生活,没有什事么能引起兴趣,何处才是尽头?
《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观后感(五):哈哈哈哈
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还灵犀一指
《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观后感(六):其实人生确实也没啥意义
少年认为人生虚无没有意义,活着还会耗用资源加速地球毁灭,想借由自焚警醒世人来赋予生命意义。可是在和阿姨相处并直面死亡后,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及家人间的羁绊,然后”找到了人生意义”的励志故事。
最后少年说,“我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然后和全家人一起坐在法国南部的山路边眺望一望无际的大海。happy ending。
俗了。
感觉少年台词改成”没找到啥jb人生意义但我就是觉得活着也不错”电影会更有意思些。
总的来说,画面很美,法国南部美到窒息,少年西装也挺养眼。欧洲成长公路片能让观众在电影院里笑出声也不容易。值得一看。
《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观后感(七):Vincent
Vincent的一步步改变,可能始于去婚宴路上姨父为了抢姨妈手中的酒瓶不顾方向盘和路上的其他交通工具,哪怕是在高速公路上,默默在后排系好安全带,然后是汽油不小心弄到身上,不知道是因为弄脏的是姨妈前男友的衣服还是因为终于明白了无论自己怎样反抗世界都不会变的更好而痛哭,最后是姨妈终于说出家庭性的自杀倾向基因,随着车速一步步飙升,Vincent劝说,拉动手刹。他不怕死,只是在那个时候,他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已经不需要用死亡去证明什么了。
(只是想写个短评居然还超了字数,那么索性多写点。dihiang同学说我居然带他在电影节看了一部这么无聊的电影,节奏确实比较平缓,情节也没有太多大起大落,喜欢配乐,是那种一出现就会预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的那种,而且好听)
《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观后感(八):国服第一德莱文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只是为了凑字数咯
不必解释,点进来的你都懂。
《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观后感(九):2017年7月6日 崩溃中的自救
第一次看的时候走神了,第二次看用上了4倍速,然后看完泪目了……说真导演你就不能把节奏放快一点吗?我4倍速看也毫无违和感啊混蛋……
舒缓的细节型电影,不过主线其实还蛮炫酷的(两个中心信息点:自杀倾向的男主其实无法承担自杀,倒是伪装正常的姨妈才是真的会自杀的人)。我比较喜欢集中型叙事,对这种类型不容易来电。接近《阳光小美女》的节奏,还都是公路电影。
然后这部电影,其实我也有过这种状态。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可能都有过这种混乱的状态吧。那时候总感觉想逃跑,感觉被挤压。但是幸好我当年没有男主的行动力,所以没来得及做任何事情。如果当时做了什么事情,估计很难收场。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任何自我防卫能力,还总是对世界很敏感。少年都这样,其实无法承担繁琐而挤压的生活,但是没有自知之明,有种年轻的锐气,总认为自己无坚不摧。
《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观后感(十):影评,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 Vincent
还是不习惯观看、解读欧洲人拍的影片。看得太累,太忧郁,内容思想性、文艺性太深沉。如果要看懂,就必须老老实实的坐在大荧幕前认真观看,长此以往,观影的乐趣渐渐缺失了。
”Vincent“(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由法国与比利时联合拍摄,讲述忧郁、狂躁、莫名的比利时少年Vincent为了”环保事业“(保护地球),而不停轻生、寻求自我救赎之路。影片很长,2个多小时,真的需要耐着性子慢慢看,性子急的建议”绕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