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结婚是一时冲动,那么离婚往往是冷静思考的结果,所以“离婚冷静期”其实没什么必要。
实际上如果离婚了之后,双方又后悔了,那么再复婚便是,跟有没有离婚冷静期没什么关系。所以我认为这个“离婚冷静期”的用意在于增加人口,而不是真的为婚姻幸福着想。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我支持“离婚冷静期”。但是我又认为它可有可无,改变不了婚姻真正的历史进程。我理解国家,但是我觉得这个规定作用不大。有没有人对离婚的人群做过调研,有多少是出于一时冲动,有多少是经过理性思考的?好像有这样的调研,结果显示冲动型离婚只有5%的比例。
最不堪的是“冷静期”的这个法规,可能造成这样一种结果:本来离婚是一件很理性很冷静地做出的决定,结果因为有了离婚冷静期,所以在冷静期内想了想,脑子一发热就复婚了。
相反,冲动性结婚的人肯定比冲动性离婚的人要多。但是结婚确实需要冲动,需要激情,要不然这个婚永远也结不了。所以我也反对那些把结婚看的非常理性的观点。在我看来,在决定结婚的那一刻,我愿意娶你,你也恰好愿意嫁给我,这是非常美好的事。所以离了婚的人也不要后悔当初结了婚。爱过。
回到离婚的话题上,其实新中国比很多国家都更提倡男女平等,因为我们是一个推翻了封建制度而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更要体现人人平等(虽然很多方面最后都只有了形式没有了内容,不过那是后话)。
所以在1950年的时候,邓颖超对新的婚姻法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离婚只要单方面提出就可以,并且不附带任何条件。因为在旧中国,受制于封建落后的婚姻制度,广大妇女深受其害。所以在新中国,离婚比很多国家都要更容易。
西方很多国家,夫妻要分居6个月以上才能申请离婚,然后再打个半年的官司,这个婚才正式离了。一旦离婚后,在一定期限内男方往往需要赡养女方。所以西方国家离婚难,但是也可以说这是在男权社会的前提下保护女方的一种措施:女性处于弱势地位,所以男人不能轻易抛弃她。
但是当女性地位越来越高,对男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少之后呢?看看今天西方国家的离婚率就知道了。
很多天主教国家一旦结婚就不允许离婚。“只有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新人在婚礼上一般会在牧师的注目下说出这句誓言,相信小朋友们看多了电影对这句台词并不陌生。然后老婆有一天实在受不了老公了,就找了个相好把老公给杀了,因为只有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
在我们的邻国菲律宾一直以来都不允许离婚。除非有一方有心理上的疾病,或者一方死了才能解除婚姻关系。所以你想离婚就要高价雇佣一名律师证明你有病,才能申请离婚。因此菲律宾这个国家家暴率很高,看对方不顺眼了,又不能离,只能打架了。而且据说菲律宾杀手行业繁荣,雇凶杀妻屡见不鲜。好在2018年这个国家终于通过了新的离婚法案,规定有家暴的家庭可以申请离婚,离婚不再像以前那么难了。
所以你看,历史发展的轨迹一定是这样的:从不能离婚,到可以离婚,到容易离婚。
所以,对于离婚冷静期不用太在意,该离的还是会离。往好的方面想,也许它会让我们更加尊重婚姻:不轻易离婚,也不轻易结婚。
不过,也许因此结婚的人又变少了。
本文背景:从2021年1月1日开始,《民法典》将正式实施“离婚冷静期”法例。从此以后,已经递交了离婚申请的同志们,将有1个月的冷静期好好反思你的一生,如果你反悔了还能收回离婚申请。
-The End-
长按关注叔叔的微信小号
▼
谢谢叔叔
在感情里实话实说
往期内容回顾
▼
朱碧石 | 鲍*明 | 掰弯 | gay蜜 | 生孩子 | 真爱 | 少女心 | 冷战 | 红玫瑰白玫瑰 | 我的奶 | 外遇与专情 | 爱情三要素 | 茶花女 | 爱人和朋友 | 暗示 | 卑微 | 相亲 | 不要复合 | 忘记前任 | 表白 | 忘年恋 | 思念的感觉 | 跨国恋 | 情书 | 独自旅行 | 恋爱 | 胸小 | 胸大 | 拒绝一个人 | 爱情和婚姻 | 女生爱上女生 | 初恋 |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 分手方式 | 理想的另一半 | 男人和女人的区别 | 搭讪 | 老了 | 同时爱上两个人 | 闺蜜撕逼 | 性冷淡 | 内心强大 | 低情商 | 渣男 | 卡门 | 图兰朵 | 蝴蝶夫人 | 歌剧魅影 | 费加罗的婚礼 | 阿依达 | 莎乐美 | 托斯卡 | 弄臣
说点什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