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多大?
顶破天15岁,或者是16岁?
那正是寻常孩子读初中的年龄,不好好在学校读书,一头闯进成人世界,他还真以为自己是个大人啦?
浩然的小说《机灵鬼》,以第一人称“我”的成人视角,讲述了一个“小不点”的故事,是好是坏,让我们一探究竟。
我到塞外的目的,是想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另外还准备顺道去昭乌达盟几个美丽的草原上,好好欣赏一番风景。
相约的同伴还没有到达,我只能一面在附近村庄漫无目的地瞎转,一面在当地招待所先安顿下来,无聊地等人。
这天中午解决了肚子问题,正想到床上稍事休息,忽听房门被轻轻敲了几下。
难道等的人到达啦?否者这里我也没有啥熟人啊,谁会来敲门呢?
这样想着,我赶紧应了一声,马上打开了门。
再扫描对方一眼,看到他脚上穿着一双塑料凉鞋,鞋子明显断过不止一次,也粘过不止一次,上面还沾着泥巴。
问题是,这几天虽然我没少在附近村庄走动,但也没交上啥朋友呀,这位,又是咋回事?
“同志,您正歇着?打搅您了吧!”
男孩子笑呵呵的,说话也很有礼貌,可是怎么听怎么和他的年龄不相符。
“您睡在哪个床上?”
房间里有两张床,一大一小,但这房间我已经包下了,另一张床是为还没有到达的同伴准备的。
我便告诉那男孩子,说我睡大床,但小床也会有人睡,只不过人还没有到。
“他今儿个不是没来吗?空着也是白白地空着,让给我住得了。”
男孩边说边往屋里挪,又顾自从衬衣口袋掏出包香烟,抽出两支,并将一支朝我递了过来:
“同志,请。”
我摇摇头,说自己不会抽烟。
他倒是自在得很,边说着,手也没有缩回去,甚至还往前伸了伸,都快要碰到我的嘴唇边上了。
这谁呀,真当这里是他的一亩三分地,真当他是我的什么人啦,怎么能这样呢,小小年纪,却完全一副跑社会的样子,这算哪门子事?
招架不住男孩子软磨硬泡,我终于答应让他在这里住下来。
事先双方已经说清楚,只住一晚。
可马上我便发现,男孩子不是自己住,还带了一个人。
一个老人。
一个在附近医院看病的老人。
我心里一惊,正思忖这男孩子虽然流里流气,但还挺有孝心的,谁想到,并不是。
男孩子和那个老人,并非我想象中的父子或爷孙关系,不过是一个庄上的邻居而已。
而男孩子之所以会带那个老人来看病,原因竟然是队里平时生产忙,他相对来说能抽出身来——当然是在周末他不上课的时候。
老人说,这孩子人极机灵,城里来得多,一来二去没什么门道他不知道的,有他陪着,村里来看病的人,可就省心喽。
通过老人的讲述,我还得知这孩子的父亲也是当地有名的机灵鬼,刚刚那男孩子显然继承了父亲的天赋,人称小机灵鬼。
我边听边想,机灵是机灵,但是带一个“鬼”字,小小年纪,就如此油滑,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心里想着,嘴上就说了出来,没想到老人竟然劝起了我,让我别这样。
老人说他过去几十年都看不惯那孩子的父亲,见面都不想搭理的,可现在呢,慢慢地,他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天下这么大,啥样人都有,哪能一模一样?啥样人有啥样人的用处,都应当给个位置,让他办点对大伙有好处的事儿。”
听着老人这番很有感触的话,一时之间我竟无言以对。
男孩子带老人去医院之后,我睡意全无,就穿好衣服,想一个人到外面随便走走。
走着走着,一抬头,竟然又瞧见现在和我同住一屋的老人,只是没见到男孩子。
我便走过去打个招呼,顺便问下他看病的情况。
老人告诉我已经去医院看过了,浑身上下都检查了一番,这都多亏了小机灵鬼,不然哪能这么快。
随后的一幕让我万万没想到。
老人说小机灵鬼到处闲逛去了,我以为毕竟是孩子,还是贪玩,哪想那男孩子回来后,立马和老人核计,让队里赶紧把角瓜拉过来卖。
行情和销路,男孩子都已经打听清楚,甚至还和菜站的人达成了口头协议,人家答应他运多少就收多少,一斤比他们镇上贵好几分呢。
“咱们要是拉六七胶车来,就多闹一千来块呀!”
小家伙兴致勃勃地说着,看着老人:
“这对您也有好处,明儿个咱爷俩搭队里送角瓜的大车回村,省下两张汽车票钱……”
我是真的被震住了,这心思,这脑瓜,大人都不一定能办得到吧?
在《机灵鬼》这篇小说中,小机灵鬼的刻画活灵活现,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最开始,作者对机灵鬼的感觉并不好,觉得他小小年纪不学好,油腔滑调,甚至让人很是厌烦。
用现在的话说,小男孩明显过于社会了,只是这么小就如此社会,怎么可能是啥好事?
但很快,随着老人的到来,随着我发现更多的真相,随着我自己无意中看到的机灵鬼的另一面,我逐渐改变了对机灵鬼的看法。
我最后的结论是,就算一个人外号带有“鬼”这个暗含贬意的字,也不应该一概给予排斥。
对待“机灵鬼”和“小机灵鬼”这样的人,应该想方设法摁住他们的“鬼”气,而对其“机灵”气给予特别重视、充分发挥,使之有用武之地。
如此,对于所有人来说,实在是善莫大焉。
这一结论,实在让人信服。
同时,从这篇小说中,我们还看到,人真的不能一竿子打死,以固定的眼光看人,认为某个人某个地方不好,便所有的地方都不好,便应该统统像垃圾一样被抛弃,被唾弃,这样的想法和看法,实在是非常片面而又武断的。
就算不说扬长避短这一层,单讨论人的复杂性,我们也该明白,世界上真的不存在什么十全十美的人。
为此,当我们看到别人身上似乎有我们不喜欢的地方之时,不妨少一点最后的结论,多一点最初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