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没听过的、没看过的,没想过的,却不代表世界上没有发生过。
100年前,美国德克萨斯州,花花公子兰仑始而终弃,狠心抛弃了早已经厌倦的一位姑娘。
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姑娘竟然对兰仑极为痴情,为了他殉情自杀了。
姑娘的哥哥得知这一事情后,在1917年的某一天,找到了这个负心汉,并对着他开了一枪。
眼看着兰仑中弹倒地,大仇得报,姑娘的哥哥自知难逃刑罚,爽快地开枪把自己也送上了路。
谁知兰仑并没有伤及要害,子弹穿皮而过,留在他身后的树干上,他本人却很快养好了伤,继续潇洒人生。
转眼过了20年,时间来到了1937年,兰仑终于决定要毁掉心中的阴影——那棵留有子弹的树。
每次看到那棵树,都有可怕的回忆涌上脑海,为什么要它留在那碍事呢?
大树倒下了,兰仑也倒下了。
留在树干上的子弹,受到巨大冲击力,重新飞了出来,不偏不倚命中了目标。
这一回,兰仑再没有上一次的好运了。
赵本夫的小说《卖驴》,虽然名字一点不离奇,但所描述的故事,却是一波三折,让人完全想不到。
那天,孙三老汉送完货,就赶着大青驴急忙往回走。
出了城,上了一条直路,孙三老汉困意难忍,想着反正是轻车熟路,大青驴不知道走过多少次了,又没岔道,这个点这条路也没什么车马行人,还有啥不放心的,不如迷糊一会是一会,先在车上打个盹再说。
这样想着,强打着的精神头就松了下来,黑甜的梦境在招唤他,老汉再也招架不住,纵身上了车,鞭子也没撒手,就那样怀抱着,一头倒了下去,眨眼间便睡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身外世界再无牵挂。
只剩下大青驴脚步哒哒地往前赶着路,没多久就追上了前面一小撮人。
这撮人,领头的是被赶着的一头草灰驴,拉着一辆平板车,车两旁几个人正哽哽咽咽,难掩悲伤之情。
他们,是直奔郊区火葬场而去的。
更何况,还是一头异性同类,大青驴顿时爱慕之情顿生,早把自己该干什么瞬间忘得一干二净。
没多久,大青驴就拉着孙三老汉,紧挨着灰草驴,自动在火葬场门口排上了号——
在他们之前,已经有几拔人到达,正排队静候,看到有新来的,都面色阴郁,眼神冷冷地盯着。
孙三老汉猝然惊坐而起的时候,他正被一群人围着,眼见着他好端端地坐起来,人群瞬间哄散,只留下一脸惊愕的他。
本想着舒舒服服地躺着就能到了家,哪想到这畜牲比他更厉害,竟然谋划着直接把他送回“老家”!
幸亏他及时醒来,不然的话,再遇上个马马虎虎啥临时工,再赶上个什么别的巧,他这个大活人,还不真的就不明不白原地消失?
不像话,太不像话了!
更糟糕的是,孙三老汉觉得这事怎么想怎么邪门,怎么想心里怎么堵得慌。
不管怎么说,这都不是一个好兆头。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拜那头该死的大青驴所赐,他孙三老汉要是不好好教训一下那不开眼的畜牲,从此后,他的“孙”字,干脆倒着写算了。
窝着一肚子火的孙三老汉堪堪忍住,把大青驴重新赶回正路之后,直接停了车,照准那畜牲,举鞭就抽。
一鞭一鞭又一鞭,孙三老汉每打一鞭,大青驴就暴跳一下,转眼就乱了绠套,老汉自己也累出了一身臭汉,感觉气顺得差不多了,还要赶路,他便转了鞭子,拿鞭杆敲了敲驴蹄子。
那意思是让驴将腿提起来,好让他理一下绠套,接着赶路。
大青驴却以为主人又要打它,本能地朝后方猛踢了一蹄。
正中左额。
孙三老汉惨叫一声,一把捂住,血早已顺着指缝直流而下。
老汉这回可真生气了,手起鞭落,照着大青驴的头就是一下。
被惊到的大青驴斜着身子窜了开去,慌不择路,转眼轰隆一声,连驴带车,栽到了路旁的沟里去。
等老汉捂着头,好不容易找到人将车和驴都拉上来的时候,才郁闷地发现,驴摔脱了胯,再不能四条腿麻溜地赶路了。
回到家后,思前想后,老汉长叹一声,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
卖掉这头驴。
哪怕掉胯的驴卖不上好价钱,他也认了。
谁想到在将大青驴牵到市场之后,偶遇了一位手段高明的兽医,轻而易举就接好了大青驴掉下来的胯。
大青驴复又恢复了原有的雄姿,孙三老汉喜出望外,大青驴好了,他也好了,还卖什么卖?
孙三老汉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他心中的担心,还有对大环境变动所引致的深切无力感。
原本他就担忧时代走回头路,让他没有办法继续送货,没有办法继续赚取一点辛苦钱,再加上大青驴误打误撞,把他送到了火葬场,就更让他的担心加重起来。
故事最后,孙三老汉改变了主意,不单是因为大青驴被意外治好了掉胯,更因为在市场上他亲眼看到亲眼听到的一切,让他对于大环境重新燃起了信心,相信他的营生还可以继续干下去,他未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孙三老汉的人物刻画,让我们看到一个可爱的、朴实的的老农民,如此本分,又如此因为曾经的风吹草动而容易杯弓蛇影,轻易紧张起来。
我们能责怪他不了解形势听风就是雨随随便便抢救到个消息,还没有好好消化,就自己吓自己吗?
当然不能,换成是我们,在那样的环境中,遇到了那样的事情,其表现也不会比他好到哪里去。
毕竟,一个人,力量再强大,但要面对整个大环境中,还是会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或许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孙三老汉所遇到的不太一样,或许我们永远也不会有机会感受孙三老汉所感受到的大环境,那个特殊的大环境,但是时过境迁,同样的感觉却不会有两样——对,就是这种无力感。
孙三老汉最终走出了自己的无力感,骑着治好了的大青驴,飞快地远去,比起大青驴的恢复,他的心病被除,是我们更乐于看到的。
也许,我们需要的,是和孙三老汉一样的定心丸,这定心丸一是物质层面的,二是心理层面的。
前一个层面容易处理,后一个层面,实现心理上的安稳平和,每个人的机遇不同,每个人的方法也不同,但只要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相信最终我们一定会和孙三老汉一起,殊途同归,重新跨上驴背,哒哒轻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