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南絮|作者
欧小宅|编辑
vyshnova|封面
Papi酱生个孩子,竟然被群嘲人设崩塌,“走上了驴的道路”。
Excuse me???事情真的这么简单的话,女性主义先驱波伏娃都能被你气活。
婆媳关系处理得也不错,和老公有商有量的,婚姻里皮毛上的事儿,不需要人来教她独立。
除了Papi酱的影响力以外,为什么人们会对冠姓这件事,如此敏感?
法律规定里,孩子跟你姓也行,跟他姓也行,但是在很多地方,跟男方的姓,就是天经地义。
甚至如果谁家孩子跟妈妈姓了,其他人可能会问他是不是单亲,或者嘲笑他爸没用,妻管严。
除非像入赘这种情况,女方家庭实力远强于男方,孩子才会毫无异议地从女方。
大家都在期待,特立独行的Papi能打破这个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
单身是自由,回归家庭也是自由,跟哪一方姓也是自由,动不动就把人开除出“独立女性”行列,未免管得太宽了。
可是不去关注被家暴的男女,不去研究高额彩礼对婚嫁市场的影响,光是侮辱别人是婚驴,追求表面的形式平等,没意思。
Papi酱也没说孩子跟爹姓是婚姻的铁律,这么快上升到爱孩子就是被洗脑,跟爹姓是让渡权力,显然诡辩。
毕竟,婚姻博弈里,能争的东西太多了,冠姓权不过是皮毛。
她唯一介意的是,老公“抢走”了冠姓权,无论对方怎么苦苦挽留,她都觉得不自由。
最后,她分走了财产,娃归老公,觉得自己血赚。
有人觉得这是钓鱼贴,也有人认真讨论,觉得老公那么好,就为了孩子跟谁姓吵得家都散了,值得么?
其实,一件事谈不拢就离婚的事情,不多,但是婚姻中样样失望累积起来,破裂只是早晚的事情。
博主自己也说脾气很好,后来变成了三言两语就发火砸东西的人,恐怕这段关系冷暖自知。
在众多离婚原因中,因为老公不做家务,因为老公丧偶式育儿,因为孩子不跟自己姓......
需求没被满足,委屈太多。两个人无法达成合作条件,才是离婚的根本原因。
冠姓权,只是导火索。
婚内权力失衡,你竭力抓住筹码,就有话事权了吗?
这样想就错了。
不是你说话好使了,婚姻就幸福了
传统婚姻的本质,就是权力争夺。
说话好使,在家里才有地位,利益才能有保障。
孩子跟我姓,工资交给我,把手放火锅里证明你爱我......
用各种表征现象来索求内心的安全感。归根结底,都是怕自己驾驭不住婚姻,最后会吃亏。
被出轨了怎么办?
年龄大了被嫌弃怎么办?
在家里被呼来喝去怎么办?
那得有个办法控制他的心,这不,特权化的“女权”,成了最好的幌子。
套上男女平等的大旗,很多不合理的要求,道德上都正义起来了——但那不是真相。
其实我也能明白,女人的担心不是凭空出现的。
薛兆丰在《奇葩说》中提过一个概念:婚姻经济学。
结婚像是合作办企业,但两方能提供的资源不一样。
女性青春短暂,又要承担生育和抚养的职责,付出太多资源。
因此,她容易被后付出的人,也就是丈夫,收割兼敲竹杠。
所以,在进入婚姻前,为自己的利益要点抵押,房本加自己名字,签婚前协议等等,进行商业博弈,完全可以理解。
他说:“人们从来就只有权衡和取舍,而没有绝对的刚需。”
但是本着“我生孩子你们都亏欠我”,讨债一样盯着小孩跟谁姓,却忽略了婚姻的经营本质,这就本末倒置了。
周扬青和俞渝,当然是强势又聪明,在权力角逐中稳占上风。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强大的财力,在关系当中作为权力拉锯的资本。
所以亲密关系的权力斗争,除了财力还有什么?
亲密关系中的“夺权”,谈钱也谈情
除了砸钱,亲密关系里还是有“夺权”的办法。
2017年的一篇文献就表示:亲密关系中多样的权力来源导致了亲密关系双方在不同领域中往往有着不同的权力分配
划重点:多样的,权力来源。
最经典的除了钱以外的权力,就是做饭。
俗语说“抓住一个人的心首先要抓住Ta的胃”,就是最简单的解释。
所以,争冠名权并不是亲密关系当中,最有效的权力平衡点。
比如,一个人更有钱,那么,他在家庭的钱财使用上,就有很大的话语权;
另一个人更会沟通,善于解决矛盾,那么,当大家庭里发生矛盾,他负责解决矛盾,也就拥有了大家庭里的话语权。
甚至,更会拍照,都能成为亲密关系中权力制衡的筹码。
前提是,你们双方都认同这件事情很重要,承认这件事在亲密关系当中的分量。
关键事情的把控力,才是筹码。不然争的都是皮毛。
表面的,孩子跟谁姓,谁做家务,鸡毛当令箭,深入的,财产分配,性生活差异,一概不提。
比如Papi,你们觉得孩子跟谁姓重要吗?
不重要。
她不需要这个姓,来证明自己在关系里重不重要。
张大奕的事情闹起来的时候,有人问董花花孩子跟谁姓吗?
是不是独立女性,在婚姻中吃不吃亏,永远不是靠皮毛决定的。
写在最后
如果你真的很介意孩子跟谁姓,可以和对方好好商量。
就像有人接受不了吃饭吧唧嘴,上厕所不关门一样,人各有所好,谈不拢就别急着结婚。
被观众的评价带着走,不算真正的独立。
你要想清楚自己的每个决定,是因为网上都说这是对的,还是你真的想做的。
毕竟,无论你怎么做,都不能满足全部人的要求。
在被群嘲后不久,Papi酱就置顶了一条视频:网上和身边,永远都有挑刺狂魔。
不知道是能冒犯到他们的点太多,还是挑毛病能让他们有优越感。
借用一句话送给挑刺狂魔们:“别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用流氓的标准要求自己。”
跟妈姓,对女性是有利的,但是在亲密关系中,并不是权力获胜的象征。
自己重不重要、关系牢不牢,在钱也在情,别跑偏了。
Respect。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付费出轨 | 把她打乖 | 窝里横 | 撕破脸
单向牺牲 | 离婚借口 | 性同意 | 无性婚姻
交友潜规则 | 情人节分手 | 婚内失恋
点个“在看”,独不独立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