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其他的青年不一样,段誉年轻的时候并不是叛逆,只是一种温柔的「不愿意」。不愿意接受被动安排的生活,不愿意接手家族企业当董事长,因为那意味着要在名利场争个你死我活。不愿意学习家族高深莫测的武功,因为那意味着在江湖上必须要争个高下对错。
但是他又迫于父权压力无力抵抗这些「不愿意」,所以只能离家出走,离开大理去中原那年,段誉刚刚十八岁。
离家出走是少年抵抗父权的唯一方法,放到现在的家庭教育矛盾中叫「隔代割裂」,在观念上无法达成统一,段誉的家教很好,所以他没有正面跟父母撕逼对抗,而是默默的出逃。
他在无量山遇到蛮横无理还对他大打出手的木婉清,并没有因此觉得天下女人都这般蛮横。还遇到机灵古怪的钟灵,跟他一起闯了无量剑。后来在中原遇到江湖上头号黑社会四大恶人,还差点送了性命。在无锡遇到豪气干云的乔峰,两人还结拜了兄弟。太湖曼陀山庄遇到了神仙姐姐和王语嫣…
你们品品,十八岁的段誉刚出来混社会都遇到了些什么人?见到的都是什么社会?经历了都是什么事儿?他变了吗?没有。即便被鸠摩智一路挟持,多次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作为「后浪」的段誉并没有变质。
一个官二代又是富二代,在被生活和社会轮番吊打和按在地上摩擦之后,依然保持纯良秉性。他没有对这个世界失望,即便父亲私生活一塌糊涂,那些个姨娘又对自己喊打喊杀,出来混不管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儿只能用凌波微步逃跑。除了乔峰和虚竹两位义兄之外,没有让他有安全感的东西。
才十八岁的段誉,惨不惨?
惨,更惨的还有杨过。
杨过在原著中出场就是一个偷鸡摸狗的小混混,靠坑蒙拐骗和花言巧语讨生活,嘴皮子功夫厉害,连李莫愁都敢调戏。好不容易被郭靖找到以为能过上好日子,没想到迎来了阶级斗争。在桃花岛和大武小武展开了一场底层屌丝之间的比拼,手握分配资源的郭芙笑看风云。社会给杨过上的第一课就是,认清楚自己的定位,关系没那么好傍的。
离开桃花岛之后的杨过被郭靖送到了全真教习武,进了一个更为复杂和阶级分明的国企机构,对于他日后的资历到是利好的。但是从小自由散漫惯了的杨过根本不适应,还要去挑战等级森严的规矩,最后不但没赢还被全真教的道士们暴锤一顿。要不是小龙女出手相救,杨过早就完犊子了。
小龙女的出现其实算是挽救了杨过。一个冷冰冰的女文青挽救了一个黑化边缘的青年,成就了后来五绝之一的「后浪」。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龙女的出现一定程度阻止了杨过黑化,就像当年穆念慈的出现也唤醒了杨康一半的良知,以至于死前幡然醒悟,后悔莫及。杨过能认小龙女为师父,是因为小龙女对他影响太大了,从没有人这样理解和认同杨过。即便是比较亲近的郭靖和黄蓉对他也只是长辈的说教,他从未感受到有温度的关怀。
这是他成为非常优秀的「后浪」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捋一捋,段誉和杨过,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一个差点沦落混丐帮。他们代表着「后浪」们中最典型的两个极端群体,极富和极穷。他们还在未成年的时候就认识到人性复杂,在出去混社会进入各种圈子之后又被现实一顿拳打脚踢,在阶层关系和利益斗争上根本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游戏规则决定了一切。
这两个年轻人跌跌撞撞,认识了社会的黑暗,人性的丑恶和阶层的壁垒,甚至在一次次险些丧命的经历中认识了自己。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浑浊浪潮中没有迷失自己,依然昂立潮头,成为「后浪」中令人艳羡的佼佼者。
你看他们的结局。段誉娶了王语嫣回大理登基做了国王,他终于做了自己曾经很讨厌的事儿,是妥协还是无奈?我觉得成长之后的兼融,成年后的段誉更加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作为优秀青年他必须要扛起发展国家的责任,所以登基为帝是使命,而不是枷锁。
杨过得到「西狂」称号之后和众人作别,与小龙女古墓隐居了。十六年后与小龙女重聚的杨过也不过三十来岁,正直巅峰年纪,却要归隐。他不会因为名誉、好评、鸡汤、各种主义价值观就会利令智昏,他接下来要做什么事儿很清楚。
他们这样优秀的「后浪」最起码不会因为一支广告片就看坏了脑子,他们早就学会了衡量信息的标尺是什么,从不会以是非对错的眼光来评判多样化价值观。因为他们是具备独立思考且无比优秀的「后浪」。
- 完 -
作者:黄小白
图:电视剧《天龙八部》
板式 / 校对:西二环李寻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