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重阳,转眼之间它已经过去了半月之余。小时候妈妈常常说:“过了重阳无时节,不是雨就是雪。”昨晚还是闷热的感觉,今晨起来,看着屋外的行人就已经似乎开始着了厚厚的秋装。
及至下楼,很多时候擦肩而过的那是本应该在我们学区上学的孩子,他们跟我仅仅在走过一段路上会相遇是熟悉的陌生人吧。只有那么几分钟几乎差不多是会有十来个孩子过去……
在这个据说没有择校的城市里,他们验证中新闻联播的故事其实只是故事。均衡教育是某些人,甚至是某个人升迁的密码而已。
落叶飘零在风雨中,它们躺在地上的砖上,显得还有几分零落之感。梧桐叶色彩印在地上还是看着舒服的。还有不少时候几片栎树叶子几乎还保留着绿色,但是一样随着水不断飘走了。
一些榆树的叶子呈现出红色的,不是那么鲜艳的,跟栎树叶子一起倒也好看。它们随着秋雨的声音慢慢走在回归大地的途中……化作春泥,护花是不是落叶的本意?落叶若有知,那么感谢的应该是大地,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叶不同吧。
伞下走过两个孩子,她们一起说着悄悄话,忽然看见我,就很快地喊一声,然后呢一边笑一边跑开了。
到校门卫室,依然看晨刊,有吴文豪的一篇文章《亲手做色拉》发表,到班级马上有孩子回报。就是这样的日子,就是这样的孩子,他们常常是满怀期待着翻看报纸吧,发表之后的那种喜悦一定是记忆深刻的。忘记拍照,本来孩子还到我办公室,但是手机还处于充电状态,于是等着等着就忘记了,明天补上吧。
第一节课,改作业,很快,无人打扰。而后还有几分钟练习粉笔字,接待了志远的妈妈,看看他满分的卷子妈妈一定开心吧。
发试卷因为比较简单,三个满分,但是还是很多孩子没有掌握解释词语的方式,不知道就乱写一气。
两节课,连续上《钓鱼的启示》课文已经熟读五遍,然后没有签字的请群众评委评审,只有朱丹急急巴巴,很多地方不顺。很无奈,孩子没有大人的管理,怎么可能那么自觉呢?
然后谈启示的启示,结果很丰硕的收获:孩子们有的总结到道德是需要一种力量,还有谈到了诚信,当然还有我补充的有时候家教其实对于个人的人生影响也是巨大的。当然还有孩子归纳说:入虚室,如有人。何雨辰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也许没有比这个给我感觉更加贴切了,其实他所执行的一切就是六个字完全可以诠释了。
思考的力量是我们语文课的主打,从高年级开始我不想再花那么多时间去使劲读,读得那么铿锵有力那么声情并茂,对于理解也许没有什么真正好处,而且消耗体力。甚至语文之朗读课文给我感觉可以掏空孩子的体力,乃至下面的课上得无精打采。
然后花时间交流孩子们自己收集的有关诚信的故事,期待,却又是那么开心。可惜没有完成下课了……明天继续吧,一声唏嘘之后,他们满意了。
下午听课,公开课的形式其实我们已经开始有了厌倦之感,总是按部就班走过去,然后评课时还是有些实话,却总是有遗憾的,我们总是井底之蛙而不自知。
其实,我我更加关注孩子们是不是可以在空课堂上放松自己,一节课真正有所收获,其实常规的课堂,太好的孩子,和太差的孩子都是无用的,陪读,只有中等生可能会有所收获吧。
但是今天感觉评课有一个进步,就是没有夸奖纪律好,其实有时候公开课的纪律需要打折看待,往往我们把孩子的紧张“懂事”当作训练有素。重要的是训练语文素养,而不是语文课做得端端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