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行三人
一个临时上岗摄影的IT男
寻访199位手艺人
只能找点别的路子了
上传到B站
没想到点击率蹭蹭上扬,一下火了
我是真的第一次看这么粗糙的纪录片
但是一旦看下去简直停不下来
摄制组囊中羞涩,强压下心头的不舍
简直一出《人在囧途》,即便如此
他们一路问询、长途跋涉
库房存放着20多万块印版
涵盖经文、史籍、画版
13岁开始刻经的江雍次仁在这里一刻就是8年
当被问道,这个是不是刻得越快越挣钱
对这个板子好一点嘛,
否则死的时候会害怕,
我们以为工作就是谋生就是挣更多钱
小哥的心里却装着满满的信仰
同样年轻的还有
正在埋头制作英吉沙小刀的麦麦提日木
制刀过程中也伴随着各种意外状况
给刀片开刃的时候一粒小铁砂不慎飞入眼中
但还是在父亲的劝说下走上了教师这条路
生活并没有消磨她对漆器的热爱
一有空她便做起这个
她说自己没有伟大的梦想
只是想着尽可能多做一些
新疆喀什的吐尔逊江·祖农
正往自家400多年的窑炉里装土陶
整个喀什地区,手工制品花式繁多
但是做陶器的仅此一家
家族六代制陶,可是到了大叔这代
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不愿意传承这门手艺
做好的陶器交给两个侄子负责销售
旅游的人多了,来作坊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陶器的价格自然而然被抬高了
但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便宜点卖
这样商店可以快快地卖
我可以多多地劳动”
大叔担心有一天自己不在了,没人做这个了
那样流传下来的陶器不就变少了吗
开发商也早就瞄准这块地了
要拿1整个单元的12套房子作为交换
面对这赤裸裸的诱惑,大叔坚决地说不
房子和手艺都是他祖传的宝贝
他的使命便是守住这块阵地
坎温老人已经80岁了
削伞骨、剖竹子、固定伞骨、棉线定型
制作傣族油纸伞的十几道工序他早已烂熟于心
奈何手脚已经不利索了
不知道是不是无良商家的棉线不结实
固定伞骨时,线断了8次
老人一次次用瘦骨嶙峋的手重新接线
临走时,摄制组买下了全部的5把伞
老人黯淡的眼神重新燃起了光芒
他开开心心地把伞仔细整理一番
看到这里大家纷纷泪目,表示自己也要买
但没有等到,今年2月,老人去世了
这意味着村子里再也没有人会做油纸伞
常常感慨说
国外怎么那么多精巧的手艺保存那么好
殊不知我们的身边
也处处是令人拍案叫绝的手艺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手艺人一个个相继离去
没有了市场的支持
得不到传承的手艺只好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感谢《寻找手艺》为我们记录下来
至少我们知道那些美丽的事物曾经存在过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处仅作分享
· 今日互动 ·
^
礼节君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传统手艺的美好与困境,
你呢,你希望为他们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