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都会给予很大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国家之栋梁,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现在国内世界级杰出的科学家越来越少,很多科学家都选择了投身于国外的科研事业,甚至加入其他国家国籍。
一对985的教授夫妻常像很多普通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将来可以为国家做贡献,她们费尽心思将女儿培养成顶级科学家,却没想到女儿选择了放弃中国国籍,拿了美国的绿卡。这个放弃中国国籍的就是第一个在斯坦福当院长的华人女性鲍哲南。
鲍哲南出生于南京市的一个高知识分子家庭中。母亲陈慧兰是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而父亲鲍希茂是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她如今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离不开父母给予她的家庭教育。
她从小就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每次和父母出去游玩的时候总会产生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每次她的父亲鲍希茂面对她的提问时都会引导她,让她先自己从问题中找答案。如果无法从书籍中找答案的话就自己动手做实验。
虽然父母平时里工作很忙,但是她们从来不会缺席对孩子的教育,每次只要一有时间他们都会陪着她出去游玩。
在上高中的这段期间,她是老师公认的尖子生,很多人都称她头脑极其的聪明,每次考试的成绩几乎都在年级前列。也是在这一期间,她对理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管是在物理上还是化学上,只要有实验她都会自己亲自做一遍,养成了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这也为她将来走上科学研究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三的时候,母亲陈慧兰需要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做访问学者。所以全家人都决定移民美国,鲍哲南和姐姐也跟随着父母,进入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学习。当时的她还不到20岁,父母为了锻炼她和姐姐,所以也没有给她们资金上的任何帮助,为了维持生计,她只能一边学习一边打工。
后来她只用了20天的时间来复习GRE考试,结果令人惊讶的是她考出了一个非常高的分数,当时的芝加哥大学看了她的成绩之后,又了解了她在南京大学本科三年的,各科成绩后决定破格录取她为公费研究生。
进入芝加哥大学后的她选择了华裔高分子化学家与鲁平作为指导教师,后来她又在该校读了博士。在这期间她接触到了化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科学研究中,在再申请贝尔实验室博士后的答辩时她表现的极其出色,充分展现了对学科前沿的不懈探索与自己深厚的科研基础。
就这样,她以出色的表现,让贝尔实验室答辩委员会的教授直接通知她,聘请她做研究人员,免除读博士后的过程,直接进入了这个领域最高的殿堂。在学术研究上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应知道贝尔实验室在世界上的地位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人类迈进文明的每一步,都与贝尔实验室息息相关,从这就可以看出贝尔实验室的含金量之高。
在贝尔实验室研究结束之后,她放弃了许多顶尖大学给予的优厚待遇和正教授职称,而是选择了斯坦福大学成为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教授。她进入斯坦福大学任教之后培养出了许多知名优秀的博士生。2007年,她升任了斯坦福化学工程学院的院长,成为第一个在斯坦福当院长的华人女性。
鲍哲南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传感材料以及一些化学能源、材料方面。在这一期间,她一共发表了300多篇论文,申请了60余项专利。而她发表的论文有机薄膜晶体管领域方面的论文被大量的研究人员所引用。
最出名的是莫过于2010年她在国际学术杂志《自然材料》上发表了关于人造皮肤的相关论文。当时人造皮肤和自然的皮肤有着最主要的差别就是人造皮肤无法拥有像自然皮肤一样的触觉,很多科学家都无法攻克这一个难关。
所以鲍哲南公开他们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是研究出能够感知微小压力的人造皮肤。这一消息公布之后让她一时之间名声大噪。凤凰卫视和海内外十余家知名的华文媒体机构共同授予她"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虽然她没有在中国为祖国效力,但是她依靠着自己的努力走上世界舞台。这一点是值得很多人学习的地方。至于她没有留在国内为祖国效力这一点,我们也无法去过多的评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旁人无法改变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