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桐的电话 ,听到她爽亮的笑声,我一下被感动了!下午和她约好见面,内心兴冲冲。
水库岸边,我们欣喜地拥抱在一起。走上大坝,不约而同笑喷!十几米深的堤坝下,一片枯涸,远远的一小滩水洼象征性的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水何澹澹。我不由感慨:亲目沧海桑田!
干涸的水库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情绪,走下堤坝,来到近处的公园,一起坐在大树下闲谈。坐下后,桐又站起身,下意识的用手抹了抹座椅上的灰尘,我赶紧递过纸巾。桐今天穿了件很干净的棉布格裙,她怕弄脏衣服。我内心暗喜:春节时那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桐已经逝去了,坐在这里的是一个爱清洁、向往美丽的健康女孩儿。
桐与我谈了许多她复学后发生的事情,关于学业考试、学校生活和男女朋友。她看上去很开心,大多的时候嘴角是翘着的,而且并不回避我们目光的对视。以前,她一直习惯低着头说话,偶尔的目光对视也会立刻闪开。这次,谈到兴奋处,她居然可劲儿地拍打起我的肩膀,有些撒娇的样子。我真想抱住她,告诉她:“这样子,好可爱!”
我们尽兴地聊了近两个小时。分手时,桐抱我很紧,笑声灿灿。对我说,她已经决定把头发染成浅栗色,再烫一下。我大赞!看着桐活泼的招手离去,我再一次被感动:站在我眼前的是个焕然的天使!
一年前,初见桐,长长的遮阳帽檐儿挡住了她那张青春俏丽的脸。桐在家自闭两三个月后,我第一次陪她逛街。看到小店里廉价的时装,满眼的惊喜,口中不停地称赞:“真是太漂亮了,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衣服!”进到超市,一下抱了满怀的面包、小甜点和酸奶。一面喃喃地感叹:“好可爱呵!”那幸福的样子宛若一个母亲抱着刚出生的宝宝。在饰品店买了一瓶指甲油和一条可心的项链。返回时,挽在我身边的桐已经像个美丽的公主!暮色下,她的压紧的帽檐儿扬了起来。这一次陪伴,桐和我之间建立了很充分的信任感。
那个夏天,我们又约见了几次。有时在她家里,有时去外面散步。她常常跟我讲她所经历的最难忘的往事:中学时代的恋情,与父母的纠葛。我更多的是倾听和陪伴,我知道她是一个顶聪明的女孩儿。那段时间,她一直从网上购买灵修类的书来读,见面时和我分享。 我们几乎成了书友,很多深入的交流是旁人所难以理解的。
暑假后,桐返回离开半年多的大学校园,我对她充满祝福。但也从此极少联系,因为桐很少回家。
春节时,接到桐母亲打来的电话,说她状态很糟糕,病得很重,拒绝吃药。我见到桐时,着实大惊: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很像电影中的女鬼!惊愕之余,我不禁心生怜悯。经过几次交流后,桐的心结松动,症状有所缓解。我从中了解到,桐独立在学校的半年时间里过得极其艰难,一面要与严重的抑郁症对抗,一面还要应对学业考试和复杂的人际交往。由于缺乏有效地心理援助,到学期末,她已是身心交瘁,几乎崩溃!我建议她接受正规的心理催眠治疗,但因为身体极度虚弱,只做了两次就中断了。后来,我们继续约见或是电话交流。桐的病症渐轻,但时有反复。前一段时间,因为忙碌,大约有一个月没有和桐联系。再打电话时,桐已经返回学校,我感到有些惊喜!内心为她祈福:桐是有力量的,她已经走过了那么多关口,相信她会坚韧地成长起来!两周前,收到桐的QQ留言,表达感谢。心生愧疚。
桐的成长经历让看到:每个人都是拯救自己灵魂的天使。对于心理疾病患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陪伴和倾听,过多的技术上的指导和干预反而会削弱、阻止求助者自我成长的进程。由此,我想到铭远师父的稀释疗法:给患者一个足够安全和广阔的空间,病症会自行消减。生命本身具备足够的自我疗愈能力,当我们给予信任时,奇迹就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