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591字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2017年,科幻电影《降临》席卷全国。《今日美国》评价其为:美好而又发人深思的一部电影。
它们就像一只只长了七条腿的圆桶,任何一肢都可以当作腿,同时任何一肢也都可以当作手臂。
没人知道它们为何降临地球,但女主人公却因为和他们的接触,拥有了一项奇异的能力,这个特异功能也直接影响了故事的走向。
其实,“七肢桶”最早跟大众见面是在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中,作者是美国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
这部作品当年一出版,就荣获1998年星云奖和斯特金奖两项科幻大奖,电影《降临》就是改编于此。
外星人降临地球,它们要做什么?
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是以第一人称——语言学家露易丝的口吻讲述的,由两条故事线同时展开。
几年前,载着“七肢桶”的外星飞船降临地球,它们似乎渴望和人类交流,留下了一段奇怪的录音,听上去就像是一只湿漉漉的狗在抖掉皮毛上的水,没人知道外星人在说什么。
露易丝受命接触“七肢桶”,学习它们的文字,弄清它们来到地球的目的。
“七肢桶“的文字很奇怪,人类的文字每一个笔划只服务一个字,但”七文“中的一个笔划可以贯穿好几个字。
也就是同样一句话,人类需要多个字词来表达,七肢桶只需要画一个“符号”就可以。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它们在“写”下这句话之前,就清楚的知道每一个线条要在什么位置。
人类做事情总是先有因再有结果,但七肢桶完全相反,从它们的文字上露易丝发现,它们总是会先预知到结果,再任由过程发生。
在和七肢桶交流了几个月后,毫无预警的,七肢桶驾驶着它们的飞船离开了。人们至今不知它们来地球的目的,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如此行事。
但在研究和学习“七文”的过程中,露易丝的思维发生了变化,她慢慢学会了七肢桶“预知未来”的能力,她看到了自己未来50年的人生。
以上便是这篇小说的第一条故事线——用过去时,露易丝记录了她接触“七肢桶”、研究和学习“七文”的过程。
回到小说本身,如果这是一个跟外星人有关的科幻故事,那为什么要用《你一生的故事》这么动情的标题呢?
其实,在《你一生的故事》中,“你”指的是露易丝的女儿。
在讲述跟“七肢桶”的学习经历时,露易丝总会穿插一些有关她女儿的成长故事——这是本篇小说的第二条故事线,亦是承载作者更多情感和更多思考的主线。
在故事开篇,露易丝就写下这样的句子:“你的父亲很快便会向我提出那个问题……‘你想要个孩子吗?’”
那是有关露易丝女儿的一切故事的开端。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所有跟女儿有关的事,都是“将来时”。
比如“在你十二岁时,你会气呼呼的问为什么要生下你”;
“等你来到人间的两三年后,你爸爸和我将卖掉第一所房子”;
“我还记得未来的那一天,那是你十六岁的夏季”……
一切故事,仿佛她早已预知。
直到读完全文,你才会清楚这原来是她从“七肢桶”身上学到的特异功能,她预知了自己未来50年的人生,也意外地提前得知了有关女儿一生的故事。
她知道女儿每个年龄段要做的每一件事,预知了女儿的生,也预知了女儿的死。
但命运注定,她什么都做不了,她依然要走向这既定的结局。
这也是“七肢桶”教给她的: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我循路向前,满怀喜悦,也满怀痛苦,但我安然接受。
许是逃不脱商业电影大场面的桎梏,电影《降临》加了一段“露易丝通过特异功能破解了外星人的计划,成功阻止了一场星际大战”的情节,这在原著中是没有的。
原著把最动人、最引人深思的情节都留给了女儿、都放在未来一个个的小故事中。
特德·姜用科幻的针脚,织就了一件暖意满满的外衣,它的名字叫“母爱”。
始于科学,收于人文
特德·姜,被成为科幻小说家中的“奇才”。
他1990年以处女作《巴比伦塔》出道,30年来,一共只发表过十七篇作品,却几乎让他收获了星云奖、雨果奖等世界全部科幻大奖。
《你一生的故事》近几年再版,多以短篇小说集的方式,全书除了《你一生的故事》这一篇,还包括特德·姜早年间的多篇作品。
比如《巴比伦塔》,这部1990年一出版就拿下当年星云奖、让他名声大噪的作品。
巴比伦塔,一座高耸入云的塔,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爬到塔顶。
如果有人坠塔摔死,没有人哀悼;
但如果掉下去的是一块砖,砌砖的人会难过得掉眼泪,因为要一年后才能补上这块砖。
为了离上帝更近,人类伐木烧砖、拉车砌塔,经过无数个世代的辛劳,这座塔越建越高,高到被流星撞破了角。
但就在人们以为自己即将到达天堂的时候,这“天堂”的模样,却让每个人都傻了眼……
同《巴比伦塔》一样,《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写的也是一个完全由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世界。
传说中,天使每一次下凡,都会给某些人赐福,但也会给某些人降灾。
那是一次平平常常的下凡,下来的是天使圣纳撒尼尔。他在市中心一个购物区显形,大施法力,治愈了四个病人,但造成了八个人的死亡。
死亡的人里有一个叫莎拉·菲克斯的人,她的灵魂升上了天堂。
尼尔·菲克斯的丈夫莎拉,他原本既不怨恨上帝也不敬爱上帝,从来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直到妻子的去世,为了死后能够和妻子在天堂相遇,他被迫信仰上帝。
他的信仰之路会顺利吗?宗教与爱又到底该如何共处呢?
2002年,特德·姜有一则短篇小说被提名当年的雨果奖最佳短中篇,但他以“这是为了凑2002年出版的短篇集特意写的赶稿之作不适合参选”为由拒绝了这次提名。
这或许正和他一直以来的创作理念相契合,那就是——时刻关注内心。
纵观他的所有作品,不论是何种话题的故事,特德·姜都发挥了自己“名为科幻,实为哲理”的写作风格。
这种软科幻的写法,更像是一种新时代的寓言。
披着科幻的外衣,探讨的都是直击人心的话题。
刘慈欣评价他的作品:“科幻的想象力有时具有上帝的力量,能够创造出一个想象世界并使其生动地运转。”
始于科学,收于人文。
每一个“科幻必读”书单上必有的特德·姜,这一次,再不想让你错过。
福利时间
— THE END —
更多精彩推荐:
1、他们不是魔鬼,但真的要人命 | 病毒书单
2、“捧红”沈腾!票房25.8亿!网友惊呼:千万别错过原著……
3、BBC和亚马逊联手都搞不定,阿婆这部小说真的有毒!
4、“我们只是吵架,你怎么叫我离婚啊”
5、豆瓣8.5分,什么黑料都敢写!真不愧是东野圭吾!
点击阅读原文,来微博找我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