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同学都喜欢问我,我每天都在写一些什么,室友也问我怎么每天都待在电脑前面。其实我只是很喜欢胡思乱想一些东西,思考一些别人不常思考的东西而已。记下那些觉得有些意义的事情,无论是身边的大事小事,都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对于电脑我那是出于真心的热爱,不然我怎么会对电脑如此地爱不释手,连续好多年都不会腻呢。从电脑的配置到软件的运用,我全都想了解得一清二楚。或许在别人看来这是一种多余的做法,也很难实现。但对我而言,这只是日常的一部分,是我热爱生活中某些东西的由衷体现。
有些事情不认真地去热爱和思考一下是真的无法窥探其中的奥秘,别人对你的行为指指点点,那是因为你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他是在用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来评价别人的观点,这样的结果怎么可能会相匹配呢。热爱一件事情是不需要比较的,缺的是用心去感受和为自己热爱的事情付出实际行动。
曾经有两位小和尚,师兄和师弟。他们跟随师父住在深山中的一个寺庙里。每天在鸟鸣声响起、露珠晶莹剔透的时候起床,晨跑之后就是早餐。除了打坐、看书、整理寺院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可做。日复一日地过着重复的日子。
有一次打坐的时候,小师弟问大师兄,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吃着一样的斋饭,你不无聊吗?师兄缓缓地睁开眼睛,似乎刚从梦中醒来。然后慢慢说到,每天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怎会无聊?师弟诧异地问道,丰富?我们每天按时起床,晨跑,吃饭,打坐,几乎每天都过着同样的生活,生活怎么会是丰富呢。
师兄笑道,然后带着师弟走出房门。说到,你看那只小鸟,你说它以后会不会经常从此处经过?师弟回答道,每天来到此处的鸟儿数不胜数,我怎知它会经常来到这里。师兄又将手指向远方的那棵树,说到,每天都会有一只叼着食物的鸟儿向那里飞去,那只叼着食物的鸟就是眼前看见的这只。说明那棵树上一定有这只小鸟的巢穴,而且还有刚出生不久的小鸟。所以这只鸟每天都会从此处飞过。
师兄继续说道,你看这里的树有什么不同?师弟不知。师兄说,一年四季都不同,春季,这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夏季,树上的树叶变得光鲜透明;秋季,万物凋零;冬季,白雪皑皑的世界,充满诗意。我们过的每一天都不同,只是师弟你没有去认真热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不能发现这些细微变化下发生的一切细节。听完这一切后,师弟恍然大悟,闭上眼睛,静心打坐。
心之所向,皆为热爱。
我们心中所向往的那个圣地,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是我们内心热爱的源泉。我们热爱,因为它蕴含人生哲理和生命的智慧;我们热爱,因为它能激起生活的动力和活力;我们热爱,因为它是我们迷茫道路上的指向和灯塔。
一位朋友和我一样很喜欢玩电脑,只不过他是因为游戏而热爱电脑,而我是出于对电脑的好奇和兴趣而热爱电脑。当电脑中移除了那个游戏时,我的这位朋友或许就对电脑不感兴趣了,但是我不一样。即使电脑报废了,我也能尽情地去研究电脑的外设配置。他那不叫热爱,是上瘾,是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
真正的热爱应该拿得住,放得开。拿起来,打不开的,那是禁锢人的枷锁。几年前我不会去说自己对什么事情很喜爱,随心所欲,遇见好玩的事就抱着三分热度的心态去试试。但热爱一件事情就应该去探究事情的本源和精髓,由表到内,由间到精。
前一段时间,我的室友告诉我说以后他的作业和考试都要靠我了,他完成不了。我寻思着他既没有去工作赚钱也没有谈恋爱,怎么就完成不了了呢。在我看来,这无非就是懒惰的一个借口。生活没有目标,只会做一些刺激大脑的无意义的事,完了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尤其是在这次的疫情期间,没有任何人的监督和对比。这是一个人堕落的同时也是提升自我的最好时机。
越长大,我发现一个人的目标真的很重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工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父母的经历中我又看到了,热爱也许是一种责任。上个世纪不像如今,那时的人们每天都要起早贪黑,特别是穷人,干的活也都是体力活。以前父母的生活条件并不好,但是上有老下有小,被迫早出晚归。
父母下田种过地,养过猪,去外省打过工,父母辛辛苦苦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一种叫责任的东西在支撑,是对生活的热爱。多年以后,父亲无论走到哪,都有随手关灯的习惯。要是我或者是姐姐没有关灯,父亲就会责令我们去把灯关了。我想这就是父母对生活的热爱,而对家庭产生的责任与担当吧。
我每次看书学习遇到困难时,内心的情绪总是无处宣泄,写作成功地让压抑我许久的情绪释放了出来。渐渐地,我也真的爱上了写作。通过文字,我把一切开心的、痛苦的、感人的,只要是我能想到的事情都会记录下来,让这永恒的难忘的时刻永远地沉淀下来,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热爱,是我们奋斗过程的产物。由心而生,它会陪伴我们走过一段很长的路。人的一生最精彩的部分,是路途上的风景,而不是终点的热闹。一份热爱,一份努力,一份真情,胜过一切华丽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