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说一件
ancester money 「祖先币」。
搞的好像是他们祖先的钱。
(图源:YouToBe )
似乎他们肩负着「先富带动后富」的使命。
(图源:YouToBe )
(图源:网络)
说实话,
但是,这项在国外蓬勃发展的烧纸潮,
却在国内日渐没落。
也许你会问,现在还是有很多人烧纸钱呀,哪里没落了?
但要知道,以前的人,不只是烧纸钱,而是烧真钱。
但因为钱币太贵,就改用纸钱送葬。
然而到了现代,
逐渐不再被 care 了。
说到底因为
(《走近科学》栏目,图源:网络)
(人教版科学书,图源:网络)
我们也更加客观地看待死亡。
而且我们越来越意识到,
于是,
比如 网上追思。
我们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将想要说的话展示在大屏幕上,以此抒发情感。
(图源:网络)
云祭扫更是被提倡起来。
自然对纸钱的情感淡了几分。
这项传统文化似乎也必然逐渐没落。
但是无论是何种祭祀方式,
逝去的亲人都将是我们永久的牵挂。
那些我们不曾说出口的话,
那些我们没有做到的事,
那些我们希望从逝者那里得到的答案,
都在这一沓纸钱中燃烧。
看纸钱焚尽成灰,随风散去,
仿佛强烈的诉求会到达幽冥世界,
让我们的情感也得以倾诉。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过: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失,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
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此后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所以,最好的祭奠方式是 记得。
只要我们心中永远留存着曾经的美好,
亲人就不会真正的离开,
也许在另一个世界,他们会感受到我们的心意。
文献参考
[1]张崇依.纸钱新探——以唐宋社会礼俗互动的视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11):188-192.
协助创作:广白/歪森/敛光
特别鸣谢:子研/阿瑶
点个「在看」
用酷的方式记得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