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乔话 关注并置顶
2020.02.10 / HELLO OL
晚是世界的晚 安是有你的安
ღ
“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音乐:同根 / 李荣浩
文/乔儿 图/网络 转载请联系
-
元宵节刚刚过去,今年的汤圆,吃在嘴里好像没有那么的甜。
今年的元宵晚会,台下没有任何的观众,台上的演出,却击中了无数人的泪腺。
其中一段名为《相信》的诗朗诵,更是让我哭到失声。
今年的春节,无数人待在家中,为爆发的疫情惴惴不安。同时,又有无数人,在第一时间逆行而上,奔赴武汉,站在了抗疫的第一线。
“朋友,在中国,在你身边,在这个特殊时期,你看见了什么,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
“这是一次怎样的出征,来不及吃年夜饭。党中央下令,疫情就是命令。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奔赴疫区战场,医疗队伍中的我们在除夕夜逆行。”
武汉封了城,却依旧有无数人涌入了这个城市。他们,是来自各个省市志愿支援的医疗队。从疫情爆发之初,到如今形势依旧严峻,一批又一批医疗队伍,先后奔赴抗疫第一线。
“这是一次次怎样的请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领导批准。不约而同按下心心相印的手印,以生命高贵的鲜红,在阻挡病魔的五指峰间逆行。”
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一张张鲜活的笑脸,在临行前笑得坚决。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离家抗疫的妈妈,临行前,被儿子和女儿紧紧抓着手不肯放。孩子们哭成了泪人,而她跟他们说:“别哭,妈妈是去外面打怪兽了,很快就回来。”
17年前请战非典的医生,17年后,瞒着家人再次请战肺炎。一封现代版《与夫书》,看得人潸然泪下。
而有的人,本来已经在回家的路上,毅然调转方向,前往武汉支援。
有一位医生,本来待在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上海,却想要混进其他医疗队的飞机去武汉支援,因为被发现而失败。
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偷偷跑到了湖南,再打车去到湖南湖北的交界处,最终去到了武汉。
他说:“我要和我的同事一起战斗啊!”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们在家躲避病毒,他们却迎着病毒而上,不计报酬,无畏生死。
“不为美丽留影,只为救人方便,剪掉一头秀发的你,露出青春最真的笑容。你说,穿上防护服就是穿上使命。姑娘,春暖花开时,我想请美发师给你做最美的发型。”
有位名为单霞的90后抗疫护士,本来拥有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但这妨碍了她穿防护服进行工作。为了节约时间救助病人,她主动剪去了满头青丝。
和她一样的,还有很多女护士、女医生,她们互相为彼此剪短头发,有些甚至才做了造型,一边剪一边心疼,但没有一个人拒绝。
“这位同志,你爱人已经表态了,只要你平安回来,他保证包一年的家务。”
1月28日早上7点,四川省第二批、广元市首批派往武汉的医疗援助队伍出发。在送别现场,一位丈夫带着哭腔大喊:“赵英明,听到没有!平安回来!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的家务,我做!”
他的妻子赵英明,是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护士。她的爱人,此刻隔着车窗向她喊话,只求她能够平安回来。
“我爱你,我爱你,我是你的爱人,你爱人的大声表达,你听到了吗?我们都听到了。”
1月26日,来自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的医护人员即将驰援武汉。送别现场,一位男子对着载满医护人员的大巴车喊:“王月华,我爱你。”
第二声“我爱你”还没喊完,他已然泣不成声。他是一位医生,而他的妻子,是一名护士,此刻正坐在大巴车上,即将支援武汉。
“因为有离不开的医院,才有回不去的家,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中抢回更多的病人。”
这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独白。身患渐冻症的他,依旧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
尽管留给他的时间,至多不过5到10年。尽管如今的他,就算自己系个鞋带都很艰难,穿防护服也需要别人帮忙,可他依旧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
“我儿子也是学医的,我要用实际行动,教会他比任何专业课更重要的一课——担当与责任。”
这位父亲是一名医生,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的主治医师。在疫情爆发后,他主动申请加入抗疫支援的医疗队,说要用实际行动,为还在学医的儿子,上最重要的一课。
“非典时你们保护90后,这次换90后保护你们。”
2003年,非典时期,90后还是孩子,被全世界守护;2020年,成长起来的90后站在了抗疫的第一线,这次换我们来保护你们。
“你的岗位就在ICU病房,厚重的防护装备遮住了你的面容。24小时不间断地重复一样的动作,救人,救人,救人。”
“你每天休息仅两个小时左右,累了困了,躺在座椅上休息片刻。你躺在座椅上的样子,让人看着心疼。连身上的防护服都没空脱掉。”
疫情开始的最初,几乎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每一天都累到瘫痪。
住的地方不够,就两个人挤在一张窄窄的床上,腿都伸不开。
有些人甚至都没有床睡,只能在行军床或是椅子上将就一下。
更有甚者,直接席地而睡,连床被子都没有。而能够不受打扰地睡上一觉,对于他们而言已经奢侈非常。
令人感佩和痛心的是,很多人,都累垮在了抗击疫情的战线上。
某个医院,在除夕夜那晚,大家都忙到忘记了今夕何夕,直到有个同事提起,大家才忽然反应过来:今年的团圆饭,原来就是手中的盒饭。
“我们在过节,他们在帮我们过关。”
很多人在抱怨不想继续待下去的家,却是他们想回而回不了的地方。
“穿着成人纸尿裤争分夺秒,连续12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你怕吃了喝了一出病区,身上的防护服就浪费了。更要命的是,还要费时费力再穿一回。只好憋着,扛着,熬着,难受难忍。”
很多防护服都是一体式的,穿与脱都非常不方便,所以大部分医护人员都是一穿就是一整天。甚至在此期间不喝水、不上厕所,穿着尿不湿工作,只为不浪费每一秒钟。
数九寒天的日子里,防护服下的他们,却是个个汗流浃背。但无论多难受,他们都不能脱,甚至在休息的时候也穿着睡。
脱下防护服的医生,笑得无比灿烂,但我却看得直想掉眼泪。
“你脱下口罩和头套时,早已没了知觉。长时间戴着护目镜,会留下深深的压痕,从鼻梁和面部又多了一些红肿与疼痛。你笑着对镜子说:这是最美的战绩。”
一天的工作下来,摘下口罩、护目镜的他们,脸上早已布满了血痕。
一双双本该做上漂亮指甲的手,早已褶皱不堪。
而随着疫情的不断升级,多家医院物资告竭。前线的医务人员们,只好能省则省,不要命地省。
坚持不喝水、不去厕所,只为了省下防护服。
明明比谁都清楚口罩只能用四个小时,但没办法,不够用啊!只能咬着牙,一戴就是好几天。
甚至用尽各种方法自制鞋套、护目镜,明知防护程度不够,但依旧站到了抗疫的前线,为一个个病人与病毒殊死搏斗。
他们不是不怕死,只是更怕对不起自己身上的白衣,更怕不能挽救本可以挽救的生命。
他们在防护服上写下各种标语,为自己打气,为同事打气,也为病人打气。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向着病毒发起进攻的不仅有顶尖的科学家,还有超乎你想象的超大规模人民战争。作战地点不分区域,参战人员不分年龄,万众一心凝聚起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
隐藏在“基建狂魔”之名下,是那一个个不分昼夜奋战的工人。是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拼命,铸就了火神山、雷神山,筑起了疫情无法逾越的千万座山。
“朋友,在中国,在你身边,在这个特殊时期,你看见了什么,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
这世上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无数个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想起上学时背过无数次的那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此生同在种花家,我们是丈夫、是妻子、是父亲、是母亲、是孩子,更是中国人,都深爱着这片神州大地。
无数人的前赴后继,无数人的拼死相博,只为守护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共同的国。
阴霾虽尚有,但不必害怕;
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
相信这场战斗,我们一定会胜利。相信春暖花开时,我们还能牵起爱人的手,再看人世繁华。
愿山河无恙 人间皆安
没有一个冬天
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
不会来临
“ 你为什么感动 又为什么彻夜难眠? ”
- END -
爱人的头颅应该高挂在城墙 总好过让他流浪在别人身旁
我的文章应该在你朋友圈浪 总好过让我独自虐你的心房
历史文章推荐
寄予厚望的2020 一开始就让我招架不住
疫情结束后 你第一时间想见的人是谁?
让我看看
有多少小可爱「在看」你乔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