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雷而位置也是空荡荡,难道也是被传染了?过了很久,他终于来了,差不多半节课已经过去了。
给孩子们读报纸,关于鸟巢,关于自己给公交卡充值的文章,都是来自第一手的生活材料。
今天学习《咏柳》,孩子们对于这首诗内容本身不陌生。碧玉妆成一树高,孩子们重点抓住“碧玉”的颜色,从字面理解就是碧绿的颜色,当然应该是远远看见。因为近处大柳树的颜色可能就没有那么绿,根据生活经验来理解相对好点。
但是当我们走近时才发现,原来是一条条细长的碧如丝绦的柳丝构成了这 碧玉一样的高柳。由远及近,层次很清楚。因为这棵柳树只是春天的一个窗户,透过大柳树,我们发现窗外一个烂漫无比的春天,那你们透过大柳树这扇窗户可以看见些什么呢?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起来,当然还不外乎自己的平时积累……
作者的感觉却飘荡到另外一个地方——是什么人这样巧手把如此烂漫的春天给一一剪裁设计出来呢?谁呢?只有二月的春风才能呀!
因为 她温暖,因为她柔和……这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孩子们齐声回答着。这其实也是作者的感觉,诗歌因为有了自己独特的感觉才能写出自己的印象,区别于其他人。最有独特的东西才能有生命力。此是咏柳受人喜爱流传不衰的原因吧。
古诗的朗读,读出自己的感觉,带着想象,带着感觉……才能走进诗歌的春天。
透过一扇窗户,看那春天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