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很好(并没有)。”
日期:2020-01-14 21:16:24 作者:这么远那么近 来源:这么远那么近 阅读:

“我很好(并没有)。”

  平 安 喜 乐 , 万 事 如 意

  1

  前几天,得知了我一朋友辞职的消息

  大家表示有些意外。

  在朋友们眼中,她是一个非常拼的姑娘,总是嘻嘻哈哈,工作也很出色,如果一直努力,将来会有非常好的发展

  她也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在群里她说辞职,大都没想到。

  有人问,好端端的为啥辞职?

  她说,其实也谋划很久了,想给自己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听起来也没毛病

  还有人问,这样裸辞真的没问题吗?

  她说,没啦,刚好休息一下,年后再找新工作,我没事,放心啦。

  私下里有人偷偷问我,你和她关系最好,她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还是家里出事了,感觉她最近也是怪怪的呢。

  我口是心非地说,辞职不是很正常的吗?

  实际上,我是有发现一些端倪的。

  她和我一样,是朋友圈分组大师,我恰好在她某个分组里,经常能看到一些她发的朋友圈,时间基本都在深夜,然后第二天早晨再看就已删除。

  在那些时刻,我发现,她其实远远没有看上去过得那么开

  但她却从来没有和我们任何一个朋友提及。

  她没说,我也没问。

  可能,她其实并不想让我们这些朋友知道

  她只是在大家的关心下,表现出一副我依然很好的状态

  2

  我另一个同事也这样,某段时间,我发现他的脸色明显不好,整天顶着黑眼圈

  偶尔问起,他都打马虎眼,说追剧打游戏睡得晚。

  过了几天,他渐渐好了起来,又变回以前那个开朗样子,我也没太在意

  直到后来某次,因为电梯故障,我从消防通道里急忙忙下楼。

  推开厚重的门,隐约听到有个人在楼上打电话语速又低又急,听不清说什么。

  那个人在来回踱步,过了一会儿,悄悄推开消防门走了进去。

  我好奇地向上看了一眼,原来是我那个同事,他那天穿了一件天蓝色羽绒服特别显眼

  我也走上楼,闻到了浓重烟味,地上有一堆烟头

  我这才想起,好像上午的确很久没有看到他,原来是在这里打了一个长时间的电话。

  回到办公室后,我看到他在茶水间冲咖啡,然后举着杯子发呆,我走过去,悄悄问,怎么了,是不是家里有事?

  他吓了一跳,转过头看着我,眼睛红红的,他摆摆手,没事,就是有些困,喝杯咖啡。

  我点点头不舒服就回家休息一下,不要紧的。

  他挤出一个微笑,啊没关系,我去工作了。

  他侧着身体从我旁边快步走了出去,我隐约又闻到了风油精的味道。可能是休息不好,抹一些用来提神。

  后来,我们再没有提过这件事。

  他依然照例上班下班,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尤其是身在职场,好像过度的关心和打探,会侵犯别人的隐私

  别人说很好,于是也就不多问什么了。

  3

  很多文章都曾说过,成年人就是一个喜欢说“我很好”和“我没事”的物种

  说得多了,就有些欲盖弥彰

  明明看起来状态不佳,脸色暗沉,嘴角耷拉,却偏要装出一副若无其事模样

  现在大家已经越来越心知肚明

  我们好像都觉得,身在这个社会,整天和别人打交道,自己的情绪已经越来越不能彰显,甚至越来越不重要

  我们会有一些意识

  不能把坏情绪传染给别人。

  不能把情绪带到工作中。

  人应该变得更加成熟一点。

  社会不是一个人任性地方

  好像变成熟这件事,就是喜怒不形于色。

  别人也会用审视目光看待自己:

  就这么点事,值得哭吗?

  有什么好难过的,这年头谁不难?

  你啊,就是抗压能力太差,经不住事儿

  没什么大不了的啊,忍忍也就过去了吧。

  好像变成熟这件事,就是不把事儿当事儿。

  人们善于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我们也善于用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不能难过,别人会看笑话。不能说心事,别人会过度揣测。不能说不开心,别人也会不开心。

  在想要表现自己糟糕情绪之前,第一个意识就是,别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于是,下意识地就想要隐藏情绪。

  曾经网上有一个票选,成年人最大的谎言是什么。

  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前三名分别是:我没事,我爱你,我很好。

  当一个人的情绪在别人眼中变成是一件“小题大做”的事情时,那么说出来就显得更加不合时宜。

  那我们无处安放的情绪,就更没有光明正大理由被别人知晓了。

  就像是一个人最隐晦秘密,最终烂在了心里。

  4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成年人都活得很辛苦

  回答有近千条,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是:因为成年人的情绪已经不是简单的情绪,而是只能自己吞咽的苦果,像最苦的中药

  或许就是人们说多了那句“没人能感同身受”的话,才让我们学会沉默和闭嘴。

  尤其是想到反正说出口也没什么用,要说还要从头说起,说了一堆,别人也无法真正帮忙,只有几句不不淡的安慰

  那么,也着实没有说的必要,远不如一句“我很好”来的简单和直接。

  当一个人的情绪被各种各样原因堵塞时,想要开口就越来越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

  之前我看到一个陌生人发的微博,她说自己从小内向,不善交际,以前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工作后发现自己办法融入职场,非常难过,觉得自己有病,问该怎么改正

  底下有人回复说,亲爱的,内向不是错。

  一时间我有些唏嘘

  我也经常收到过许多读者发来的类似问题。

  太内向怎么办?有些孤僻怎么办?不说话怎么办?不懂交际怎么办?

  大家都觉得活泼开朗游刃有余人才更受欢迎,更吃得开,而一个人若表现得唯唯诺诺,就是不够成熟和体面略显幼稚

  甚至是一种错误

  人们觉得只有那些八面玲珑的人才更适合在这个社会生存,其他人的一些不被接受认可个性就会冠以怪癖偏见

  当合理成为了一个成年人的标签。于是,包括情绪在内的诸多个人因素,就开始学会了自我隐藏。

  有时,我也不喜欢一些安慰的话(当然他们是处于善意)。

  我们在安慰别人时说,快点好起来哦。

  好像是在督促,难过的人要赶紧正常起来,做一个合理的人。

  5

  当我们都在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合理的社会人时,内心感受却会更加五味杂陈

  每隔几天,我都会公号后台收到不同的读者发来不同的长长的留言。

  他们需要一个树洞,需要倾诉

  那里面,有关学业困扰,有关于感情的问题,有关于工作生活的种种麻烦

  有时我会微微有些吃惊,小小年纪的朋友,却遇到了一大堆无法与别人倾诉必须自己独自消化难事

  有些事,放在我的身上都未必能够顺利解决,可他们却要自己面对。

  还有一些人在留言后,会加一句,远近请不要精选留言,也不需要你回复我,我就是想找个地方倾诉一下,你就当没看见吧,说出来我就好受一些了。

  我默默看着他们一段段发来的文字,觉得大家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而这些烦恼,有90%都不能被外人知道,尤其是不能被熟悉的人知道。

  它们只能停留在某个公号后台,三天后就无法被看到,也无法回复,永远成为了树洞中最隐秘的一部分

  它们很安全,但也很无助,没有回音,也没有去路,就只是被倾诉出来,然后自己心里稍微感觉好了一些。

  那些平时里笑得没心没肺的人,可能已经在背地里偷偷难过很久了。

  

  6

  大概,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成长必经过程吧。

  让自己变得更理智,更成熟,更波澜不惊,更情绪稳定,做一个合理的成年人。

  笑的时候都要注重表情管理,哭的时候也不敢发出声音

  可能,生活留给我们每个人的时间不够多,就连难过我们都要抓紧时间。

  没过多久,我们又要投入到滚滚洪流当中,去历练,去变化,甚至都来不及感受,就要接受世界给予我们的新的难题考验

  当难过都变成了一件必须偷偷摸摸匆忙完成的事情,我们才会觉得自己过得有些辛苦

  当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已经不再能够自然而然接受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活得不够随心所欲了。

  或许,难过的确不能解决问题,身为成年人,我们更渴望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只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被情绪淹没的时候,它就像大海,或许我们都要溺水,甚至在潮水淹没头顶的那刻,我们都没有机会发出求救的声音。

  但我依然希望,你能在那些“我很好”的背后,留给自己处理那些“我其实没有很好”的时间和机会。

  给自己一些时间和余地吧。留给那个没那么开心,也没那么快好起来的自己。

  毕竟,那也是好好爱自己的一种方式啊。

  希望你真的很好(哪怕它只是一个祝愿)。

  希望你平安喜乐万事如意(哪怕它也只是一个祝愿)。

  END

  ♠

  · 你 或 许 会 喜 欢 ·

  “在「不值得」的世界里「值得」的活。”

  “每月三天,生无可恋。”

  “我已经看不懂热搜了。”

  “不看账单都不知道自己这么有钱。”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山海皆可平,难平是人心

  ♫ / Cavatina —— 传奇乐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很好(并没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