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一会儿李少红执导的新版《红楼梦》,真正感叹——经典很难超越,87年的红楼梦已经深入骨髓的欣赏,且不说先入为主,单说新版的影评色调、人物形象具体到服饰、语言、神态,还有背景音乐……眼前一篇晦暗,原先对新版的期待,跌入低谷,一扫而光。
色调:老照片的泛黄,没有走出李导演几年前的《橘子红了》中,那种压抑的老旧。
服饰:黑白的头饰,将如花的少女装扮成了怨妇,宝钗和黛玉的服饰,某些场合,貌似电影《青蛇》中的素贞和小青。
人物:中年人太衰老,少男少女又太嫩,这里的“嫩”是指新版的少男少女们演技太嫩,倘若像87版的欧阳奋强和陈晓旭一样本真表演倒也罢了,可惜,弄巧成拙,矫情得很。87版剧中人物的灵秀消失殆尽。
宝玉:混沌不堪,偏偏又作出一副不谙世事的纯真样——真是“混世魔王”了。
花袭人:花大姐,哪有袭人的细致和心计,愁闷苦脸的,倒是可以尝试拍摄琼瑶的苦情剧。
最喜爱的黛玉——成了一只呆鹅。我悲!无语。
王夫人和贾政可以做宝玉的爷爷奶奶了。虽说老来得子,也不至于老得那么夸张吧,归亚蕾女士在《橘子红了》已经够哀怨的了,如今还要去扮演一个暮气沉沉的王夫人,也真是为难归女士了,更何况演员扮演谁,好像也由不得自己。大家都是女人,我也就不多说了。
看了“宝玉挨打”这个片段,气氛渲染得热烈,最欣赏的要算薛蟠的表演了,手持一根棍子为自己讨回公道的表演,还算本真。
很失望,尽管收视率和咱关系不大,可是还是感叹,剧中人物的木然,是李导演执导剧目中的一贯风格吗?
对白:倒是显示了新版各类演员的优点——能注意“倾听”。较少存在抢词现象,大多循规蹈矩,典型的中国式的顺从。好在原著语言锤炼到家,演员们只需照着背台词就好了,感觉啊,不像电视剧,很像舞台剧。
背景音乐:李少红导演为什么不沿用87版的“枉凝眉”做背景音乐呢?多可惜啊!难道是怕额外开支么?新版《红楼梦》中呜呜咽咽的背景音乐,貌似《大明宫词》中的背景音乐,几年前听到并不见怪,其时恰好看到太平公主初遇薛绍,增加了梦幻般的感觉,而在新版《红楼梦》中,再听这样的音乐,直觉很诡异,阴森森的,不欣赏。
总体感觉,新版《红楼梦》想要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难于上青天。人物是灵魂,而新版剧中的绝大多数人物给人感觉就是——木。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咱不懂门道,只是直觉,新版真的很搞,很雷人,很累人——像坚守在表演岗位上的大大小小的演员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