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1-11 23: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100字

  《宋词三百首(作家经典文库)》是一本由[清] 上彊村民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78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宋词三百首(作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一):简评

  记得高中时候,买了一本书,唐诗、宋词和元曲各三百首。 现在想起来,书籍应该是盗版的,不过总是一种启蒙。其中的大部分唐诗记住了,一半左右的宋词有了印象,少一半的元曲有了概念。 从数据来说,结果不错意想不到的,对宋词第一篇,心心念的,偶尔也改上一两个词语,自娱自乐。 这本书,内容很多,不仅仅有作者简介、词的内容 基本的注释重要的还有配套图画,这个应该是流行趋势增加一个纬度展现加深印象的重要方式。 当然制作的很精美,也是很适合收藏的。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二):宋词三百首美不过唐诗三百首

  词应歌之,歌应韵之,调之不存,词焉得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宋词不是这样,读完宋词300首,不会写词的还是不会写词。个人理解,词比诗难。所以很多词都没有传承下来,而且词牌名也非常的陌生。词整体来讲的话,都是一些悲春伤秋很伤感的居多。跳脱出五言七言的字数限制,可又不如古体诗活泼灵动。受制于词牌名,用韵,用律必得小心,没有曲调,不如明清小说通俗,所以流传人口的都是经典。字数的限制也使词不如同朝散文抒怀尽兴。嗯,好多物、意、指代、借喻用词一样,读完稍乏味。所以,宋词不必读三百首,读经典的,读喜欢的作者的。门外汉说错轻拍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三):以理科眼光看宋词

  高中为了六分的诗词填空,狂背了六本语文课本,现在想来,当时也不是真的要跟一分两分死磕,而是真的极了韵律美感诗句抑扬顿挫的从口中倾泻而出。

宋词三百首

  正文:以理科眼光看宋词 大概文艺青年都会经历写诗的矫情。在上课的间隙,上班的空当,看着外面的微风细雨春光乍泄想想自己的愁思情爱万分纠结,然后情不自禁的笔涂鸦几句小诗。 一、开头热热身 这本宋词我看了很多遍。虽然境界不够,弱到每次苦读都需要对照翻译,但在不对照翻译的时候,多多少少也能体会到作者的一丝意境。 诗么。无非感情。 欲还还休,轻纱遮面,素手掩眸,若影若现。 比如把清风明月山林放到一起,就是孤凉的美。把垂柳堤,湖泊放到一起,就是闲适的美。把阑干,幽月,蜡烛放到一起,就是自怜的美。把荒山,野渡,老翁放到一起,就是寂静的美。当然,这是表象,除此外,大部分还是要看作者的感情。 二、宋词简介 诗词很美,在陶冶情操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反应了当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 宋词远在梁代便有了雏形,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晚唐时,花间派温庭筠,还有以李煜、冯延巳代表的南唐词人的文体,开始成熟定型。 进入宋朝后,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盛世淤积到位,词坛气象鼎盛,盛美并臻。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宋祁、张先、苏轼黄庭坚秦观贺铸岳飞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等一系列优秀的词人相继而出,缔造了中国最美的词文学殿堂

  三、理科梗 文科生:叶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理科生回答:是脱落酸 了在哪看过一句话,说当今诗界,写诗的人比读诗的还多。虽然有些夸张,但肯定也反应了一部分真实情况。 我是理科出身,拼命学习理科的时间中,也有一段时间头脑短路。 比如看到轿车过桥,下意识的受力分析。出门晒太阳,就想起光合作用。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立马想到自由落体,看到铁块,立马想起来钠镁铝硅磷。 前段时间转锦鲤火爆,看到朋友圈里一条动态独树一帜:以后别再转锦鲤了,不知道么,能转运的只有tRNA。 四、以理科眼光看宋词 关于宋词。赞美之词太多,在这就不再多说了。 剑走偏锋,以理科生的思维分析一下宋词。 先说,我个是非常喜欢宋词的,以下纯属换位观点,如有不当,一笑置之,毕竟我也不是全信自己写下的话。 宋词虽然写的很多,但题材很少,总结一下。 主旨:伤春悲秋 关键字:伤春,相思失意,离愁,送别,仿旧,愁恨,念远,羁旅,思归,香闺,怨妇。 春景图:青山,湖泊,水鸭,绿柳,微风,,双燕,烟树,春风拂面,乍暖还寒,莺飞草长,春光漏泄。 秋景图:碧云黄叶、寒波、翠烟、绿草、红日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叠翠流金,层林尽染。 一般情况下:上阕由景入情,下阕直抒愁怀。 主要题材: 春日怀人,伤春怀人,念远怀人。 临老伤春,伤春惜时,初秋哀愁,暮春闲愁,别情相思,思归之怨,香闺恋情故地重游,伤别念远,闺中念远,托物寓怀,伤春怀旧,青春恋情,离别相思,访旧感怀,留别所欢,忠贞不渝,怀才不遇,睹物思人,春日感怀,怨别伤春思妇,羁旅失意思家,怀古悲秋闲适,惜时感怀念远。 至于什么景色开启什么境,除了约定俗成的那几个景色,其他大部分还是要看作者的心情开心了,青山湖泊碧云黄叶就是开心难过了,青山湖泊碧云黄叶就是难过。 托物言意,全凭心情。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四):自恋颓废的美感

  这本宋词装帧的很精美,拿到手上的时候,看到精美的书页,都有点不忍翻开,不忍打扰局促

  而且这本宋词的内容排列本身就有一种美感。

宋词三百首

  正文:自恋和废的美感 一、自古书生多误国 南唐李后主,几乎都知道,他是战争失败者,没错。但他同时又是文化上的战胜者。 那一天,城破国丧。他贵为国君,却成为了宋太祖阶下囚,被俘至都城汴京。 也是在那一天之后,他的词迅速征服了汴京,使得整个汴京的文人都开始填词。 作为国君,他是失败的,因为他没有负到任何一个国君应负的责任,但作为一个文人,他是不朽的,因为是他使“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从而使宋词登上了历史舞台。 但他也是可怜的。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作为国君的南唐后主李煜,从小就是在女人堆长大的,在宫墙院阁之中长大的,所以,他自然不懂得什么叫男儿气魄,什么叫黎明百姓。他只知道看些燕环肥瘦的宫娥,然后写些风花雪月的诗词。 比如: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他只会浪漫过日子。 即使后来他成了阶下囚,也没有抹杀掉他的浪漫纯真,因为那就是他的性格底色,就如王国维对他的欣赏,也是因为他的一派天真,他完全不知道什么叫亡国,什么叫战争,什么叫侮辱命运好像对李后主有一种错置,一个一点儿政治细胞都没有的人,却被放到了最残酷的政治格局当中。不过这好像也是一种宿命,好像就是注定要让一个文人亡一次国,然后他才会写出分量那么重的句子。然后才有了绝美的宋词。 二、唐诗宋词 唐诗常常要查典故,可宋词就不那么需要。词更讲究唱的过程的每一个句子往往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上一个句子和下一个句子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必然性。 词与诗之间,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词是高度口语化的形式,没有多高的门槛,完全就是从生活中取句,通俗到我们现在还经常用。 当一种文学形式繁复专业性那么高的时候,它可能达到巅峰,可同时一定是下坡的开始。 唐朝。诗在经过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强化之后,天花板已经高到了一个层次,因为后面的人,写诗再想超过这些人,已经很难了,他们已经成了一座座不可逾越大山。 所以,文化想要继续发展,就只能另辟蹊径。 词很大的特征是它不再叙事了,经过诗的叙事过程以后,词把情感直接抓出来变成了画面。它的视觉转移的,有点像我们今天的电影镜头自由度非常高。 比如落花,微雨红烛,断桥,半夜蝉鸣花前月下,雨打芭蕉,潇潇雨停。 对比的话就是:宋词像一种织锦,把很多不同颜色的线编织在一起,而唐诗像是单一的线的串连。用编织、彩绘形容词,我想是因为它常常会有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感官效果显露出来。 简而言之就是,宋词把美感用在了表面,字词之间尽展。而唐诗则把美感用在了深处,只有爬的足够深,才能够触碰到那种美感。 三、自恋和颓废的美感 诗有征服性,向外观察,因为唐朝就是一个征服的时代精力旺盛。而词却是征服背面的绵延,向内自省事物总有两面性,诗和词,就是那个时代的两面性。 经过“澶渊之盟”的宋朝,内在的安定达到了顶峰。 经济的富有和政治的安定,有时会构成人生命里更大的内在的感伤惆怅所谓的惆怅,就是“闲愁”或者“闲情”,至于为什么用“闲”这个字? 因为你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买一杯咖啡坐在那儿一个下午,看着窗外街头的阳光,却说不出自己的落寞,那其实是心里的感觉。如果一个人致力于外在的追求,致力于向外征服,它反而不会有这种内在的感伤。 这跟唐代不一样,唐代的愁是不会被自闭到个人化的、绝对孤独体验当中去的。可是再看李煜等诗人的词,总是晚上一个人睡不着觉,在绝对的孤独当中和自己进行对话。 这其实也是一种颓废,但恰恰是这种颓废带来了美感。 虽然很多正统拒绝颓废的,但是,你可以看到,在西方的文化当中,颓废有着特殊美学上的意义:是指经过巨大繁华之后,人开始转向对于繁华的内在幻灭感受,这叫作“颓废”。 所以你看,这点上,咱们还是可以骄傲的,因为咱们更早发现了颓废的美学。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五):沉香千年,燎燃宋词之美

  伴着马蹄声,我曾遥想向远方奔腾而去。远方的道路,“道阻且长”,可我总期盼可以高歌于途。在这其中的路途,最幸福的是与宋词的邂逅,如置身青石小径,缓步款行,没有太复杂想法,只是风帆一叶渡过海洋振翅一飞翱翔天宇,然后就赢得那个“烟波浩淼鱼鸟情”的宋代的款款风致。

  没有料想可以和这么美的书相逢呢,原以为三百首宋词无非薄薄数十页纸张罢了,未料到可以与这么美好的书籍相逢呢,这本《宋词三百首》带来的真的满满都是惊喜单纯捧在手里的那份沉甸甸和轻缓缓就已经撩拨了心弦了。在面对遥远时空时,我们采取的始终只能是怀想,而纸质书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将那缥缈思绪用最真实的情感给点燃,然后让你感知,什么才是美丽。试翻其中几页插图,可谓美轮美奂

  于是,这次与书的邂逅带来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体验。沉浸《宋词三百首》带来的这个全新的世界里,我只愿意对名利缰锁放声高歌。绿水本无忧,只是因为清风皱眉,荡起的涟漪会在此刻泛于心头。青山原不老,因白头。假如可以沉浸在一本书之中,便可以熏得如麝兰气,然后独思山水之间,生在红尘却不染得尘俗之气,守得灵台清明心灵清净。这宁和让我瞬间想来也曾浸润过浓浓书香海子所说的话:“我要做远方的忠诚儿子,和物质短暂情人”。守得住此刻这宁静的徜徉,我们才可以摆脱物欲困扰。生而为人,自然不能免俗,悄然读书,就可以静静抽离。

  宋代词人中有两个特别喜欢的,一是欧阳修,二是周邦彦

  缘何?

  因为他们的词纯粹,对于填词写诗,有自己独到坚持,“足不强则迹不远,锋不括则割不深”,欧阳修乃当时的文坛领袖,却少了那豪右风气,只是愿意自己读书,“三上”的读书与刻苦让世人敬佩,周邦彦则是韵律一道的高手自制的长调曼妙,都是传世佳作。在他们这一代人中,填词写诗更多的是让心灵充实,修得一身精气,所以所写的词总是清欢却安然,多一份读书人优雅,这就是后世人所不及之处了。可以带着这不变的执念去盘山涉水的人,才得以在宋词的这天地间赢得赞誉。宋词中,有另一个大家——苏东坡。在独坐江心之心,他曾豪言大江东去浪淘尽”,虽然一生扬,自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不过留下的名篇颇多,即使多次被贬,还是包邮宽广胸襟,无需让人介怀太多,所以江中之月常映于杯中,两岸漆黑,却又明亮双眸波涛汹涌,却浇不灭满腔热情,所以“左牵黄,右擎苍”,所以可以豪言“西北望,射天狼”,人生处境并不能左右他,却带给了他更多的感悟

  宋词之美,就美在可以入午后漫步伊甸园时突兀而来的一阵花香,可以释放千年来文化的积淀诗意,往往来源生活,又丰富了生活。美丽总是不经意才可以感知的,愿你阅读《宋词三百首》的时候,也可以收获到你自己不同的感悟,然后,在某个安然的下午,获得恬然的诗意。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六):宋词独特韵味

  一、宋词独特的韵味

  唐诗宋词元曲,在中国文学史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在各自的时代熠熠生辉,经久传颂,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达形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宋词的兴起与繁荣,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繁荣离不开。宋代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欣欣向荣。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在唐诗兴盛三百年的压力下,宋词别开生面。唐诗追求规整,宋词则追求长短句的抑扬顿挫。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可以融入更多的情感,便于描绘细致的场景,是其更具有画面感。文人们争相发挥其才华,即使同一词牌,也可以展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豪放与婉约并存,既有阳刚之美又有阴柔之美。宋人通过词既表达个人喜怒又关注国家兴衰。就这样,宋词呈现出独特的韵味,传颂百年,不可不读。

  二、关于《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是由上疆村民选录的。上疆村民,是清代词学大师。本名朱孝臧,后名朱祖谋,字藿生,又字古微,号沤尹,又号疆村。出身官宦世家,喜好文学,厌倦官场,寄心词学。倡导词学风气,卓有成就,指导提携后辈,诲人不倦。为指导子侄之辈掌握宋词精髓,耗费10多年心血,精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柳永、陆游等81位大师的283首经典之作,编成风行海内外的《宋词三百首》。世人誉之:“进为国直臣,退为世词总”。 中信出版社这个版本的《宋词三百首》装帧精美。每一首词配一题解,注释,译文,图画。每一幅配图均为国画大家所作,清丽典雅,意境悠远。值得文学爱好者入手珍藏。

  三、品大家之作 永遇乐 辛弃疾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层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起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这首词为登高怀古之作,寄托个人功业之愿、家国河山之望、英雄迟暮之悲。此词有追古讽今之意。全词雄浑豪壮,沉郁悲凉 ,是稼轩词艺术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素来是豪放派的代表。但这首怀念亡妻的作品感人至深,潸然泪下。从词中可以感受到夫妻二人感情深厚,亡妻早逝,令苏轼悲痛不已,难以忘怀。唐圭璋评论此词:“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生生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作为一名女词人,描写细腻,描写出无尽的愁思。此篇为易安悲秋言愁的名篇,写尽国破家亡之后的孤苦飘零只恨。 宋词清丽、忧郁皆有,国仇家恨,个人恩怨兼而有之,或豪放或婉约,从中可以读出不一样的情思。一本清茶,一本书卷,慢慢品宋词独特的韵味。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七):阅读宋词,体会生活之美

  高中的时候非常喜欢古典文学,各种诗词也背了很多,为了兴趣,同样也为了考试。

  相对来说,那时候还是喜欢唐诗多一些。个人感觉唐诗比较规整,也比较纯净。每首诗都有诗人的不同情感在里面,往往描写不多,但是意境非常深远。当时非常喜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点中二了。

  后来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经历的事情多了,心情也比较复杂,这时候感觉宋词比较符合当时的心境。但是说实话,那时候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对于词句的了解还是停留在“愁”“爱”本身,且读的婉约词偏多,因此,更像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现在人近中年,工作上该什么样就什么样了,重心都已经转移到家庭上,对于生老病死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心境已经沉淀下来,再重新读宋词,发现很多宋词名篇充满了真情实感,发自肺腑,且词句平和,无论是悲伤、哀愁、慷慨、激越,都用温婉、优美的语调写出来,像是苏轼的这首《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真是越琢磨越有味道。

  或许现在已经进入了“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境界吧。

  最近《诗词大会》热播,孩子对诗词的兴趣也是大增。去书店给孩子选诗词类的书,看到中信的这本《宋词三百首》,爱不释手,立刻就喜欢上了,回到家以后也是天天在翻。

  《宋词三百首》是由清朝的上彊村民编著的。上彊村民(1857—1931),本名朱孝臧,清代词人,字古微,历任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侍讲学士,擢礼部侍郎。他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目前同类作品中较具代表性、较精到的选本。

  对于上彊村民编著的这本《宋词三百首》,正如唐圭璋先生所言,这本宋词选集

“量既较多,而内容主旨以浑成为归,亦较精辟。大抵宋词专家及其代表作品俱已入录……亦广泛采集,不弃遗珠”。

  可以说评价是非常的高了。

  中信这个版本的《宋词三百首》,看到封面就感觉非常的淡雅、优美、朴素,一眼扫过去就仿佛能体会到宋词那悠远深长的意境。烫金的文字,精美的装帧,厚实的铜版纸,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能够感受到出版社的用心,编辑的用心。书中还附赠了精美的明信片,内容也有与诗词有关系的传世名画,用来送人也是非常不错的礼物。

  书中的每首词都分为作者介绍、题解、注释、译文这几部分。

  比较有特色的是题解,针对词牌名和本首词,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将词的创作背景、想表达的思想、词人的趣闻轶事、后代文人对诗词的评价等等,都一一做了讲解,让读者在学习诗词的时候,能够从各方面增长知识。

  另外每首词都配了一幅意境深远的名画,一般都与这首词比较搭配,在阅读宋词的时候,欣赏着中国古代名画,既能增长文学素养,还能够提高审美眼光,相当不错了。

  每首词的最后都配有译文,译文通俗易懂,而且译得很贴切,反映出了词的内涵精华,父母给孩子讲译文,孩子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这么一本精美又涨知识的书,您心动了吗?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八):宋词——姹紫嫣红处,有悠悠情思(附个人词作)

  一本吸引人的古典书应该是怎样的呢?是“滚滚长江东逝水”,历史淘尽“风流”之时也洗去了文字的铅华的记录吧?那样可以将流传的美好一一沉淀。早在战国时屈原就留下了《离骚》传唱,《诗经》《楚辞》成了诗歌的源头,后来《史记》延续了文脉,直至唐宋时代,唐诗宋词大放异彩,此刻的诗词歌赋是我们历史文化的骄傲。唐诗不必多言,一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便足以,而曾被视为“诗余”的宋词在这本上彊村民 的《宋词三百首》中汇集,撷英采华,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在这里有了一个唯美的转捩点。单看这本书的封面就古色古香,以淡雅为主色调,恰好符合宋词的清秀。每一首佳作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然后在翻阅这书卷的时候,让人一一品味。或是让人领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怨,或是让人欣赏“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的繁华,或是感知次背后的凄怆悲切摇落星辰,轻歌曼舞,袅娜盛丽……

  不管深浅,情感始终是需要载体的!我们可以手捧书卷,向《宋词三百首》的意境深处漫溯。只有足够厚重和典雅才可以承载。如果你在乎伤春悲秋,可以读柳七词,吟唱“渐霜风凄紧,残照当楼”,叹息“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他一生怎不求那俗名功利,只是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断送了大好前程,只能黯然离去,自嘲“奉旨填词”。他追求的功名利禄在时代的疾风骤雨中无声消散,只能让那尘世繁华都盛放在红楼绿馆之间,柳永的词总有淡淡的忧伤,丝丝扣人心弦,却又带来无限愁怨。这些都是手捧书卷之后才可以感知的,而不是泛泛清谈,随意挥洒就可浸润其间。《宋词三百首》的经典也在此,可以让你在翻阅的同时悄然被浸染。

  诗歌的美好总是有其界限的,即使是“宋词”,翻印的时候也因了墨迹而变得浅淡,这就是纸质书的魅力!读《宋词三百首》,才明白东坡心志,其实东坡也明白,虽则豪迈如斯,依然还是会叹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小人得志的猖狂让人“才美不外现”,只能如稼轩一般叹息“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虽则无枉凝眉的哀切,只是依然会因为生命困守一隅而惆怅,这怅然若失便流淌在了掩不住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所幸东坡旷达,仍明了“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春光虽逝,然则“天涯何处无芳草”,尽显大家风度。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南宋风雨飘摇,易安居士也只能轻蹙蛾眉,学贺铸“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叹息“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望不穿的秋水在此刻都成了国仇家恨的悲切,幽怨又岂止是文字间流露出来的一二可尽显?此刻宋朝早“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只让人徒唤奈何!这幽怨,都是悲切惆怅,读着《宋词三百首》,品鉴的何尝不是百味人生,悠悠历史呢?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九):试着品读这本《宋词三百首》中的一篇宋词~

  

不得不夸的作家榜出品

绕不开的是作家榜出品的书一贯的封面设计优美,宋词三百首三个字金灿灿的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更何况封面的配图是如此的梦幻。没错,大伙可以去对比一下,凡是多个版本的经典好书,几乎大部分都是作家榜的封面设计最好,而且使用的纸质最精良,这个值是教科书级别的纸,之所以说是教科书级的纸是因为小学开学第一次收到的课本的味道:就是这个味。

  从来没有想到,一本《宋词三百首》能够配图配得这么清新淡雅,是的,基本没有乌漆墨黑的古画,而是清新淡雅的名家古画,足足有180张的名画配图也算是过足眼瘾了。

闭着眼随手翻开一篇宋词鉴赏给你看

  陈亮(1143年10月16日—1194年),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为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宋孝宗时,被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淳熙五年(1178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状元及第,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及至官而逝,年五十二。宋理宗时,追谥“文毅”。陈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风格豪迈,有《龙川文集》、《龙川词》传世。

  简单一句话:陈亮是一个52岁科考考了个状元却还没上任就去世了的词人!

  大家是不是表示惊讶,之前觉得贾宝玉考了个第七名没有去赴任,而选择脱离凡尘是挺遗憾的,然而跟陈亮的状元还没赴任就挂了,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

  接下来就来欣赏这首他的代表作:

  《水龙呤》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埃及古时候不就用莎草纸写文字么?)茸嫩,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春天就是半冷不热的,有点难受)。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这个快餐时代,确实越来越少人能静静的欣赏美景了。)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回想拔下金钗挑斗绿草,牵住青丝勒紧征马,别后已象风云飘流分散。只有丝带还飘荡着芳香,翠绿的薄绸还残留着眼泪,有多少的幽恨愁怨?)

  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金句应用场景

  今后我看到美景却没时间去欣赏,只能匆匆一瞥的时候,我就可以吟这金句: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今后我追忆起儿时和少年时的美好,却已不可重来的时候,我就可以吟这金句: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今后我追忆起我与谁互赠礼物,并挥泪告别的时候,我就可以吟这金句:

  【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自此品读完毕,我知道了陈亮的悲催科考史,

  打算记住应用场景就广的这句金句,大家跟我念三遍: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这句话提醒繁忙工作中的我们:

  没有见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

  见天地,见众生,最后才是见自己。

  河山大好,出去走走,别窝在家当懒虫。

  试想一下,像这样每天品鉴一首宋词,玩味一下,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儿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